随着人们对家居环境品位日益提升,家居饰品成为装修装潢时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说硬装为骨,软装为肉,那家居饰品就是让居室这个“美女”婷婷袅袅,倾国倾城的“眉梢眼角的万种风情,耳鬓厮磨的莺歌燕语”。但家饰在我国仍然是一个新兴的市场需求领域。
就目前市场情况看,国内家居饰品行业正处于发展中的初级阶段,生产、流通、消费者引导等各大体系均不完善。未来如何发展,没有任何即成轨迹可循,无论是业界还是消费者都充满了浓厚的观望情绪。就目前状态来看,家饰产品仍然停留在专业市场中,对于“平民市场”仍然显得长路漫漫,究其原因,主要是关键的“三枪”还没有打响。
第1枪:打破观念桎梏
大部分消费者都会在购房到装修这个过程中消耗大量资金,但是如果要求他们批量购置家饰产品,很多人仍然觉得不值,更多人倾向于这一部分尽量压缩投入,对最终效果,自然也并没有太高的要求。
全工商联装饰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晓霞表示:“家居饰品是可以体现主人品位的东西,这就需要生活美学的教育,国外有很多这方面的栏目,我相信国内也会很快出现的,因为人们对美的向往是不会停止的。刚才说到对消费者的消费认知阶段的引导,其实我觉得家居饰品涵盖的领域太广了,但是是有层次的,首先家纺、画、花,再往后面走,装饰性特别强的雕塑也好、花瓶也好,包括花艺也好,这应该是随着这个步伐走的,因为前面的一部分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后面的实用功能比较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享受。”
业内人士马宏铃也对此深有感触,她说:“我觉得现在消费者较盲目,尤其普通消费者,他们来到我们这里会觉得什么都好漂亮,但是就不知道什么是适合他的,我觉得这和老百姓兜里的钱和欣赏品位相关,比如说很有钱的人,可能愿意把几十万元的家具整套搬回家,但是对配饰这方面,不一定有这样的理念,这种东西不是短期之内能马上改变,需要一种引导。”
第2枪:打碎知识屏障
消费者在装修伊始,会对装修项目和家具选择有一个较具体的概念,这是因为装修和家具承载的是具象化的生活需要,正如水电改造和床,任何人都知道是需要的,因为这部分工作满足的是消费者切实的功能性需求。但是反观家饰产品,很多品类并没有实际的功能,而是承载了更多装饰的作用,这些产品对于消费者的美学修养,空间概念都有一定的要求。就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方面的知识并不充分,这也影响了大家对家饰产品的认知,从而使购买热情大打折扣。
业内人士吕志红说:“对家饰产品说,需要引导老百姓,先让他们来逛,看到展厅里这些漂亮的组合搭配,包括各个商户的展厅里都有家居的摆放,可能是配的一个柜子,可能是在柜子上放的一个烛台,这样引导这些老百姓过去转转,让他知道这个东西可以如何摆在自己家里。”
张晓霞认为家饰产品的装置性,决定这些产品暂时无法被普通消费者广泛接受。这种对于美学等多方面的修养,还需要对消费者再普及,这就需要业内和媒体多方努力,时间上来说也不会是一个短的过程。
第3枪:打通销售渠道
对现阶段家饰产品,大多跟家具产品配套展示,然后在装修公司、设计师等专业渠道内流通,面向消费者市场的销售网络还没有成型。事实上,在以前走访卖场的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家饰产品往往会在转角或者楼梯口等位置,选择相对节约的铺位布局。消费者对于这一类产品没有一个规模性、统一性的认知。一方面,这是家饰供应公司的相对规模小,很难承担大规模铺设网点,甚至树立形象店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长久以来对家饰产品的不重视也导致之前成规模的专业卖场的稀少。
吕志红认为:“家具城不会拒绝这些家饰产品,但形成不了规模,而且它只做终端销售,很多品牌面临的问题是没有精力再去看店。这些就由专业卖场辅助实现。无论专业客是批发零售,我们做的实际上就是价格的问题,设计师来了,那么我们会给他一个折扣价,采购商来了我们会给采购价,就是零售我肯定不会低于批发的价格,这样自然而然价格就区分出来,其他的点也建起来了,那么整个消费模式就出来了。”
对目前家饰行业,“曲高和寡”情况仍然存在,如何从行业市场转变到消费者市场,还需要诸多工作的落实。但鉴于现在的市场环境和生产商的体量问题,短期内仍然无法走出专业市场的限制进入消费者市场。至于品牌转型和未来行业的腾飞,也都需要对消费者和市场的双向培养。同很多的新兴行业一样,这需要很多厂商乃至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家饰“突围”现状,依然任重道远。
相关知识
家饰行业仍需“三枪” 开路突围之路任重道远
王以钧:家饰行业要重视设计 营造整体氛围
家纺行业拓展 需改变百货业经营模式
业之峰创家装行业先河 目标百亿寻求未来之路
家饰行业硬装遇冷 软配升温
绿色环保风暴来袭 木门企业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势已至,未来已来 丽维家解密家居领域突围之路
2010家纺行业盘点 通胀压力下的上升之路
探突围之路 照明行业须取得集权和分权的平衡
借30年家装生活变迁,看飞雕品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