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实力企业杀入地板行业小品牌将无米下锅

实力企业杀入地板行业小品牌将无米下锅

https://m.biud.com.cn 2011年04月26日16:24 家居装修知识网  

近两年,地板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品牌厂商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实力强大的上市公司纷纷杀入地板业,以及行业对规范有序竞争机制的更深引入,加上因技术换代带来的产品研发、生产能力的差距,中小型企业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危机。

  危机是怎样产生的


  木地板行业为资源性行业,市场竞争将不可避免地引发生产原料的资源竞争。2004年,原材料短缺的资源矛盾已经突显,与2003年同期相比,我国最大的原木进口基地深圳和上海原木进口量大幅下降,实木地板原材料面临的全球性的短缺危机已在眼前。专家呼吁,目前我国实木地板厂家远远多于复合、竹木生产厂家,如不及时对设备和技术进行改造,许多厂家将面临无米之炊、难于为继的窘境。2004年以来,木地板产品,尤其是实木地板产品投诉骤然增多,据业内专家分析,其很大因素是由于原木材料涨价,一些中小企业转向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取材手段,将虽同属同科但不同种类的树种鱼目混珠。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下降,同时也打击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业界“三分天下”之说


  尽管存在诸多发展中的困难,总体而言,中国木地板总体市场将继续扩大,木地板市场发展迅速,将逐渐在大中城市,乃至小城市取代瓷砖,成为家庭客卧室地面铺设的主材料。而在此期间,强化木地板又将发展成为木地板的主要品种,在市场保持领先。在欧美国家,强化木地板占据着80%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强化木地板已与实木地板份额不相上下,并很快将赶超实木地板,跃升至市场头名。


  专家分析认为,强化木地板发展迅猛主要有五大原因:规模生产的低成本优势;使用人造速生林的环保资源优势;新技术的研发优势;费用节省易装易洁的应用优势;实力型企业集团经营的品牌推广优势和全国性网络的大批量合理配送优势。


  尽管实木地板更自然,更具价值,但是由于实木地板过多耗费森林资源以及容易变形等原因,目前市场上强化木地板逐步受到更多消费者追捧。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和强化木地板“三分天下”的木地板市场的格局中,强化木地板势力越来越大,三者的市场产销量分别为7000万平方米、2200万平方米和1.2亿平方米。


  上市大鳄纷纷杀入


  2004年以来,虽然原材料、运输等不断涨价,但木地板的价格却没有跟着上涨,虽然实木地板原材料的价格普遍上涨10%左右,但实木地板的价格却未见增幅。尽管如此,也未能阻挡民间资本进入木地板行业的热情,价格危机正好成为木地板行业重新洗牌的良机,在不少中小企业纷纷停产之时,资本雄厚的企业便趁机瞄准了这个行业。


  由于木地板原材料的价格普遍上涨,其中最高的涨幅竟达到20%,但木地板行业却由于行业竞争惨烈难以提高零售价格。与此同时,销售量还呈现下降趋势。


  有业内人士指出,影响原材料价格和市场销量的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有根本性的改变,这将促使木地板行业加快整合的步伐。由于地板行业入行门槛较低,一些不具备合格生产能力的企业也能在市场生存,造成实木地板产品良莠不齐,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而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将有利于品牌企业、规模企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大企业也能加快开发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以获取合理的利润,木地板行业内的大整合将不可避免。而首当其冲的即为资本市场的介入。


  尽管目前木地板行业市场份额有减少的趋势,但更多的木地板业外人士更看好其增长的潜力,尤其是以林木企业为主。木地板行业作为林业的下游产业,对于完善其产业链是极其关键的一步。这些有意进入木地板行业的企业除了传统的如吉林森工(600189)、宜华木业(600978)等企业外,更有新疆屯河(600737)、北亚集团(600705)等上市公司。


  在中小木地板企业陷入行业整合的困局之时,上市公司正是凭借其企业品牌与资金实力通过并购、直接投资等手段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市场占领先机。据分析,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和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中小木地板生产企业将逐渐从市场上消失,而一些实力较强的大企业将牢牢占据市场地位。

相关知识

实力企业杀入地板行业小品牌将无米下锅
红木家具企业即将无米下锅
衣柜中小企业将面临无米下锅 红木原材料成关键
地板行业发展或将遇阻 企业需积极改进谋突破
地板行业“渠道品牌化”意识崛起
地板行业引入品牌消费理念 突出竞争优势
国产地板行业亟待品牌化发展
无补贴时代家电企业需提前备战 小品牌遭洗牌
卫浴大品牌争夺市场 小品牌将逐渐消亡
楼市刚需大量积压 地板行业2012或将回暖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实力企业杀入地板行业小品牌将无米下锅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10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