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不论是国外的洋建材超市,还是外地建材连锁超市都在强势进京、积极扩张。今年内,英国百安居在京连开两家店,德国最大的欧倍德和法国乐华梅兰等洋超市也先后开起了连锁店。天津的家世界、上海的好美家、东方家园等外埠建材超市也不甘示弱,在京相继开起了分店。一时之间“狼来了”的喊声不绝于耳。国外、外埠建材巨头的冲击,促使京城原有的很多摊位制销售形式从现有市场中游离出来,越来越多的建材、家具生产厂家选择单独设立展示店、专卖店、连锁店等。“狼来了”给本土建材企业带来了压力的同时,也推动了国内建材企业向专业化、国际化发展的进程。
过去,北京的摊位制建材城多,可难免千篇一律。每一个建材市场都集中了从涂料、地板、瓷砖到马桶、浴盆、五金件再到窗帘、布艺、灯饰等几乎所有的材料,长期的千店一面让消费者感觉缺乏特色,再加上“外来和尚”的内外夹击,最终导致了市场的细分。以闽龙陶瓷市场、朝龙五金、十里河灯城、圣火暖气城为代表的专业市场突破了传统的综合性市场和洋建材超市的竞争瓶颈,避开二者锋芒,成为补充其不足而走出的另一条“捷径”。如在和平里建材经贸大厦西有一条颇具规模的整体厨房专卖街,从北到南不过两公里距离却集中了近20家知名品牌的整体厨房专卖店;南城著名的闽龙陶瓷市场,集中了全国近百个知名品牌,上千平方米的展厅不下20个,继东鹏瓷砖旗舰店今年6月份进驻后,马可波罗亚洲最大的概念店11月也已成功登陆闽龙,经营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诺贝尔旗舰店也将于近期开业,这里正在成为集中展示的瓷砖集散地;圣火暖气城集中了北京森德、佛罗伦萨、北新建材、金泰格等多家成熟的散热器企业,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与此同时,众多洋建材超市纷至沓来,他们依托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成熟的采购配送体系,重新改写了京城原有摊位制家居市场的格局。事实上,在英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除了少量极品建材品牌专卖店外,其余全部是连锁超市的市场份额。超市适合大众消费,而要购买个性化产品还得到展示店、专卖店等,因为这样的店铺通常很明确地界定了自己的顾客群,让消费者的购物不盲目、有针对性。而现在北京一些新开业的家具建材市场也出现了这种更加细分的趋势,如近日开张的北京首家经营纯进口家具的达·芬奇家具超市中,3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经营的40种家具品牌,全部是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及美国的原装货,一套沙发标价30万元,一套意大利矮柜其标价高达68万元,即使是那些“便宜货”也在万元以上。又如“宜家”,它简洁实用、价格便宜,目标客户定位明确,主要是年轻人。
可以说,随着建材一条街的形成,给消费者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由于产品品牌集中,可选择余地大,高中低档一应俱全。同时,大量的厂家采取的是前店后库的经营模式,从而节省了储存和运输成本,使所售的建材产品具有价格竞争力。消费者不用多跑路就能以低廉的价格一次性买齐所有的相关产品。而专业市场的细分,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强调个性化服务的营销理念,能让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有目的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场所,而不需要逛遍所有的市场后才能有所得。
当然,这种专业化市场是受综合性建材市场激烈拼杀、改建扩军的影响,而游离出来的。它的出现加剧了行业内的白热化竞争,但其自身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病。如管理、服务一直是其软肋,缺乏像洋建材超市那种雄厚的财力作后盾,也没有先进的管理模式,有些仍属于规模小且无质量保证的,这样很容易就会与消费者产生纠纷,有时出了问题还难以解决,让人感到不放心。因此,要想在新的市场分割中站稳脚跟,专业化市场还需率先自我调整,提高自己的综合优势,扬长避短。
相关知识
外来户冲击建材市场2004北京建材市场主打专业
劣质建材冲击管材市场
地板行业优势 竹地板冲击主流市场
新型纳米陶化建材亮相2004北京奥运建材博览会
年终家居市场主打家庭牌 借“温情”营销
进口家具冲击国内市场 橱柜企业需重品牌价值
巴媒体报道中国小型家具冲击巴基斯坦市场
新兴卫浴企业冲击传统市场 老品牌何去何从
竹地板冲击主流市场: 提升品牌认知度是关键
上半年空调市场:专业渠道销售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