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国际家具展—全球家具业的“奥林匹克”,作为世界家具与家居设计的顶尖展会的米兰国际家具展与“米兰设计周”,是全世界家具、家居、建筑、服装、配饰、灯具、设计专业人士每年一度“朝圣”的设计圣地。2012年的这场设计盛宴中,中国企业、媒体人,他们去看什么?他们有着什么样的行动?2012年米兰国际家具展会有怎样的期待!
3月23日14:00 搜狐家居特邀参加米兰展的企业、设计师、传媒一起谈谈米兰展那些事儿。
活动现场
现场实录
主持人戴蓓:今天就是一个很轻松的聊天的小交流,为什么要做这个?我想所有的做家居的人都会关注米兰展,米兰展是我们设计界的一次盛宴,今年应该是51届了,这51届当中,应该说越来越多中国人走出国门去参观这样一个盛宴。今年有一个特别大的不一样,除了我们走出去之外,我们还有一些别的不一样的东西。今天特别容幸的请到了家居行业里头今年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动作,不一样的思考的人来做客搜狐直播间,来讲一讲关于米兰展,2012年我们去米兰展我们看什么,我们会做什么。介绍一下嘉宾吧:
北京国际设计周筹备办公室副主任 孙群
生活家集团董事长 刘硕真
锐驰家具总裁 傅海君 品牌总监 王燕宁
北京荣麟世佳总裁 戚麟
《妍玲设计行》节目主持策划 段妍玲
“50把椅子”邀请展主持策划人 李永玲
非常容幸请到各位,先聊一聊大家对于米兰展自己的一些看法,因为有一些设计师是第一次去,也有一部分业内人士也是第一次去。对这样一些人,你们有什么推荐的?去米兰你们会看什么,你们有什么推荐给他们的?
刘硕真:去米兰设计周我还真是第一次去,以前去是旅游,是为了去旅游。米兰设计周,对于想要做好自己产业的人,它是一个原创的发源地。刚刚戚麟先生说的,他们有他们自己的血统,很纯正,有他的思考。对于生活家参与这件事,我们的传统产业是属于不太可爱的,很需要,可是不太可爱。所以我们也在思考怎么做一些变化。所以到米拉,包括我们跟意大利亚历山德罗.门迪尼合作,都是为了给我们这个产业做一些改变,找到一些新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长期是有好处的,这次赞助的包括一些作品都是在米兰设计的,这是我们主要去想要吸收一些养分。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儿,我们这一次去的人比较多,几十个人。因为每年会花一些投资在广告片,后来我发觉我们在国内拍的广告片,都是属于“伪欧”,都是找几个演员、模特等等,然后到一个场景去做,我觉得这么做不行,这么做五六年了。这次去一个大的团队去,包括在当地聘请当地的模特、导演等等,要拍出一个生活家的国际化的感觉,因为这个东西不是我们这边可以演绎出来的东西,我们也在思考“国际化”的概念是什么?不是说的,他的行为应该怎么办,思维应该怎么办,包括里面这一台戏跟演员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来做,而不是找一个临时演员拼拼凑凑。这是我们这次去米兰跟往年不太一样的地方。
主持人戴蓓:刚才讲到“国际化”,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跟别的国家国际化有一点不一样,您在未来品牌传播当中怎么演绎中国的和国际这两个概念在您的品牌上。
刘硕真:世界现在就是一个地球村,整个彼此都在交换一些不同的经验。中国的国际化,我们能做的一些东西是保有我们自己一些特点,去把它放大,而没有办法完全复制人家的一些东西。像我常常在旅行过程里面,包括前段时间去北欧,他们的思考,跟他的逻辑,跟我们就不是一件事。所谓的“国际化”是你站在哪个角落看国际化,看的视野不一样,这个没有办法同步。
主持人戴蓓:请李老师讲讲您的经验,对于去看米兰的人,去看米兰展的人有什么推荐的东西?
李永玲:刚才说了第一次去旅游,我也是很早很早以前去旅游,而且因为当时几个城市都在转,到米兰那一天是周末,也不知道有米兰展这个事儿。在欧洲待了三个月但是不知道那件事情,结果到了周六日没有看到米兰展设计盛况,但是特别感觉这个城市一种特点。因为没有那个盛况的时候,那个城市特别安静,在周末发现隔了窗户看到很多商店跟欧洲其他城市,当然跟中国的特别不一样,他们有很多的设计产品,很多时尚的产品在里面,很多家居,很多日用品,因为在中国没有这样的商店,这个城市那么奇怪,那么吸引人,如果不是在周六日的情况下不怎么回事,后来知道米兰展才知道是怎么回事,能感觉到为什么米兰展一直存在在这个城市。
主持人戴蓓: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米兰的味道就是设计的味道。
刘硕真:他们的思维很特别,年前的时候去丹麦,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儿。那个城市将近一百多头大象,是政府做的大象,很多艺术家自己在大象身上开始涂鸦,各式各样的。我过去拍了一千多张照片回来,他们把他们认为可以表达的东西可以画上去,做上去,那些原创,不是我们在短期的积累可以去复制回来的,抄袭回来这个是比较困难的。我们要有自己表达的东西,属于我们的国际化的一些东西。
主持人戴蓓:我也是非常认同,昨天参加了生活家新闻发布会,光说品牌三分之一是商品,这个是可以很快被人复制的,三分之二是精髓的理念传播的东西,这个是不能被超越的。我想原创这些东西应该属于三分之二这样的东西,品牌某些程度上来讲,它是在于商品本身这个领域的东西。有时候也会安慰被抄袭者说,不要太悲伤了,别人永远跟在你屁股后面追着你跑的感觉,那种感觉远远大于你被别人抄袭的那种悲伤感,我觉得这样的品牌是值得尊敬的。请王燕宁讲讲你的经验是什么?
王燕宁:我们有一个参观团,有的时候人多,有的时候人少,都会去米兰展看一看。我曾经看过一个设计师的米兰日记,他回来写了一句话其实米兰对于很多设计人员来说,是一个大行业,有一点朝圣的感觉,每一年春季这些人从世界各个角落飞到米兰,带着期待的心情想看看这些东西。所以你问我到底去看什么到了米兰,我觉得首先去看创意,再去看文化,然后再看设计,最后看能把设计实现的这些东西,在米兰应该看的这几样东西。讲到文化不用说了,米兰本身就是这样一个城市,是一个有味道的地方。米兰展今年51年了,设计周这个名字并不长,今年也就是十多年的历史,它最主要的活动,有人把它叫做米兰国际家具展,有人叫做家具沙龙,无外乎怎么去命名它,它本身就是这样一个家具沙龙。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多姿多彩的场外展,有人叫做展会外的家具沙龙聚会。
我看过一个评论,挺有意思,其实很多人看,两种人,一种人看大牌,大牌今年有什么动作,做什么活动,有什么发布,这是一种。还有一种人说经过人们精心计算,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新品发布,已经有一点索然无味了。那么散落在米兰的城市各个角落,充满了新鲜的血液这样一些年轻设计师,一些不太知名的设计师,甚至是一些设计学系里面出来的专业学生的作品,反而让很多人眼前一亮。如果你要去米兰看什么?我觉得是看文化,看创意,看设计,除了看大牌大动作,还要看一些设计理念和精神那种新鲜感那些新鲜的东西,
主持人戴蓓:我在米兰展待了一周时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卫星展,这样一个展会当中能够给一些新兴的设计师看出一些新的东西,新的希望,新的萌芽东西,或者连萌芽都不是就是给你提供一种思考世界,或者思考你自己生活的一种途径,而且这个展会,不是离你很远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就像设计一样不是高高在上,是离你很近很近的可以参与的。比如做了一个装置,我当时记得有一辆自行车,设置的装置,可以在那儿跟它一起互动,你会觉得设计给你自身带来的快乐跟参与感,可能确实包括国内的很多展览,包括去年做的双年展之类的,往往把展会放在离我们生活很远的地方,其实跟我的生活是非常脱节的。我希望享受这样的东西,但是实际上它的这种建筑本身这个场所就已经给大众会有一种心里的距离感。我真的非常希望能够看到在中国我们什么时候真正的设计能够到我们老百姓,就像逛街一样,逛服装店,或者去餐馆吃饭一样,很近距离的接触,这是非常令我开心的。很期待今年去展会的时候,留一点时间我建议刘总这一队人一定看看卫星展里面很多小的展览。去年看到同济在卫星展里面有一个展览。
戚麟:刚才几位讲了米兰对于设计的这种联想,我是一个虽然有设计,但是我不能妄想,我是一个制造企业。这里面很多人看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我刚开始做工厂的时候,开始做一些设计的东西,别人觉得不错,荣麟推的槟榔挺好。我之前没有去过米兰,我去了以后确实感觉比较震撼,比如在设计方面文化的底蕴,但是我还是想当时像我这样的人很多,中国制造企业有很多层面去看,有些人在看他自己的未来,有些人看自己逝去的可能,有些人看财富的近路,如何抄袭一个近路,当然有些人在真正的欣赏,真正的膜拜也好,至少给自己一个未来的方向的规划。为什么说米兰51届了拒绝中国人,我的大陆企业进入它的主展馆,我觉得其中有很多原因,不光说是参展,经常看着门口挂着不让我们看的牌子都有,经常拿着相机人家跟着你的这种感觉,但是确实有这种人抱着这种目的来的。我们一个同行,拿了人家一个完整的资料,就在外面抽烟,我说你这么快看完了,我说没看完不看了,他说我等一会再看,如果让别人看到不好。换而言之,米兰不仅让我们做这个行业,所谓家具制造行业,或者设计行业的人去看,其实可以接触很多的东西,为什么今天看到这些东西还不能做得完全一样。其实我们产业包括政府部门,我们工业如何看待它的五金,看它的配件,核材料,他是怎么做到的。在中国我们再好的设计无法实现这种可能,并不是因为我们做不到,首先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吹炊。现在米兰很多地方,尤其在展会期间也是人头颤动,很古老,但是不陈旧。即使教堂那么长的历史,每次去面貌给你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不是去瞻仰一个祖先,而是揭示一个今天的感觉。它的城市规划都应该去看,不只是看米兰室内设计,真正家居人看还是很片面的,应该整个产业链都应该去看,城市规划部门也应该去看,我认为米兰是真正的国际化,这种国际化是我们去了感觉很清闲,没有感觉异乡作为一个异客的感受,他允许我们在那里交流,发挥我们自己充分空间的想象,那个城市是包容的。所以真正是国际化的,主旨的国际化。真正米兰展给我们企业带来很多可以思考的东西。
还有一点,看我们未来世界的竞争对手,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今天没做到的,和他们做不到的,我们以后能做到的东西都是我们要看的,因为我们毕竟要走向国际去,这是早晚一件事情。中国在历史舞台这个配重已经明显摆在这儿,对东方文化复兴已经是一个明显趋势了,我们要看世界的未来竞争对手,这是我们要更多要看的东西。
李永玲:很有责任的企业家。
戚麟:但是我们材料什么都跟不上人家这个环节。
主持人戴蓓:你们看完之后真正的心理状态是什么?
刘硕真:不能太厚颜无耻的抄袭,能够找到一些去表达自己的东西,连乔布斯都这么做,我们发现一些东西,组合一些新的元素,看看有没有一些新的改变。
主持人戴蓓:老板首先从自身来讲,他对产品的兴趣度,热情,这是一个好现象。我们往往也会看到一部分人去米兰展,他的目的不是那么纯粹的,可能也不是为了去看一个东西,抄当然是一种目的,可能还有其他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有一个自律吧,中国的企业家,不管是什么样的身份,我觉得你到了一个国家,或者到一个城市去,应该去参观当地的文化,应该遵守当地的规则,这是一个起码最核心、最基础的道德问题。所以我也特别想通过媒体来呼吁,中国去的那些中国人们,大家要遵守规则,确实去年发现了不太好的一些现象,我觉得当你的烙印是一个中国人标签的时候,你会觉得有限制感。我特别想听王燕宁和孙老师两位,米兰展肯定很多届都参观过。你们能不能聊一下,你们对于米兰展这几年变化的认识?第二个,大家去米兰,你们有什么推荐的可以看的点?
孙群:我看了16年的米兰展,刚开始作为家具行业从业人员,刚开始看的热闹,十年以后才看出门道,大家看热闹觉得不可思议,2000年以前看米兰展不可思议,这么大城市,大家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的企业、媒体、行业协会,然后商店,院校的学生,大家就像过节一样。但是那个时候我觉得就是热闹,后来慢慢看出一些门道来,展馆看到背后哪些行业,哪些品牌分什么档次,现代的、古典的,专门用来做出口的,展馆怎么做分配的,哪些行业在展馆里占什么样的位置,原来背后有一些游戏规则是你看不到的。慢慢看到场外展和场内展很精准体现了,像意大利和法国这种文化上比较偏左的国家,有商业的场地还有社会文化丰富多彩一面,有要钱的一部分,有不要钱的一部分,有免费的一部分。这两年要说米兰展的变化,我觉得米兰展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元素,无论是它的销售,希望中国的代理商能够去,还是说它对于中国的制造业的堤防。我想十几年去米兰展,真的得出来不超过一百个人,而现在不夸张的说,现在可以问意大利统计一下,有三万中国人看米兰展,这个数量非常大了。三万中国人怀着各自目的看米兰展,这里面会发生的情况非常多。你刚才说到米兰展最大的变化,游客里面三分之一是中国人的时候,说明中国的元素越来越多。我们老是说米兰展很保守,不给中国企业空间,不给中国企业展位,但是我们有三万个人在里面。米兰展包括展内的一些企业,实际对来访者堤防程度,有些时候并不会比广州展和深圳展更高。因为这次去广州和深圳,看到中国企业对于照相、不让进入,实际上堤防的心理非常高的,对于米兰展来讲,这些企业至少在待人接物,99%企业比我们大方一些,说不能照相,很多还是可以照相,只要你不做得太过分,人家也不会怎么着。
刘硕真:三万台相机过去。
孙群:在这里面刘总说到一个问题,我们说到米兰展,说到我们要做的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去米兰,我们一定程度上也代表每个人自己。你在那个地方任何的你觉得到此一游的心态,一定要有所变化,因为你到此一游给大家带来很多包袱,给中国参观者带来巨大的麻烦。我经常看到一些进去以后到处都摸,还有一些看展览,看得蛮头大汗的人,坐在人家沙发上,还把拉链打开,把脑袋钻进去,我在想为什么这样?有些时候,有些身价上亿的企业家,因为一些行为的不检点,腰里别一个摄象头,别人家发现,很难看的事情。我们08年过去,希望我们能做一些弥补,但是我们能做的努力太少了,但是心平气和去看展览,无论是制造业学习,还是艺术设计师去,一定知道那真的是过节一样的,不要为那个节日带来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我觉得这是我们最大要去呼吁的一个地方,我特别赞成你刚开始提出的一个想法。也许这个是我们这次对于去米兰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媒体们特别去值得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呼吁大家不要给自己的同胞添麻烦,不要给设计的节日添上一些不愉快的回忆。
主持人戴蓓:您能不能推荐一下,米兰展除了展馆的主体展览之外,这个节日包含城市各个角落,有很多不一样的展览。比如说有一些设计的博物馆之类的,两位有没有推荐给大家?
段妍玲:首先还是特别想祝贺戴蓓做的打击山寨的微博,我都不经常看微博,还是得到好多人的关心,@了一下。我觉得这是媒体应该做的事情,因为我们受着广告的压迫,很难有这个底气说一些不适合品牌的话,能够做出这一点,我觉得是媒体挺值得庆贺的一件事。看米兰展,首先以观者看,后来又做媒体人,做倡议生活,《妍玲设计行》,接着做旅游卫视的节目,整个过程都是在学习。就像最近跟旅游卫视同事沟通,什么是一个设计周,中国大众、读者、他们对于服装周非常有概念,他们觉得服装周是时尚人群,光鲜的生活,梦想生活、奢侈品一个集结的舞台,所以我们的明星,我们的读者,我们观众都要去关注,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实际上名牌的任何展览都是封闭的,都是在VIP请柬中三百个人看这个展,得到前排座位的公关席,然后再做一些真正的背后大生意的交易。其实对于我们观众来说,实际没太大关系,我们白热闹了一场。但是设计周是不一样,米兰每年设计周三四十万人,全球从世界各地跑到这么小一个城市,真的是很大的节日,而且很国际化的,很多活动都在公众场地进行的,完全对外开放的。你可以说想体验设计,而且设计的人本身是很时尚的,在街头已经有非常精彩纷呈的呈现。另外米兰商业、时尚、生活三个层次来看,第一个对于米兰设计周感兴趣的人,知道米兰设计周是真正的生意,全球一级品牌他们做大的B2B的生意,的确这么两天,CEO对CEO实打实几百万,几千万生意在做。我去过北京、深圳也好,我们达不到真正做生意的,我们在做平台最基础的时候。米兰的价值在于它的确是大事,先有生意。然后就是时尚这一点,媒体对于时尚的关注,过于的单一化。真正的单一化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街头时尚是一个城市时尚,如果一个城市有80%的人值得你停下来看一眼,这个城市才是时尚的城市。不是这个城市两个明星他们着装奇奇怪怪,这是不是表示米兰明年的时尚,这个时尚观有一点幼稚的。如果看米兰设计周,四十多万人,他们是知识分子,有时尚气息,有个性特色,有真正的设计感的时尚,我认为他是蛮有趣的街头时尚秀,有足够素材去看。最后回到生活,我们去一个地方到底应不应该大声说话,这是很基本的生活观,这个事情在米兰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应该真真正正去了罗马应该像罗马人。你既然在这个地方,可能很基本的做人的道理,讲一个礼节就好了,讲一个做人基本的准则。其实这三万人中,我相信两万九千人还是能做到的。但是这一千人很显眼的,就像媒体人一样,知道这么多年去沙龙展,很多人告诉我。我甚至很少的设计师给我说,印一个媒体名片就进去了。因为我发现真行,我说OK,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资本主义国家的基础不是说利己,而是信用制,所以才有信用卡,我要有信用,至少有一个起码的诚实,我是一个设计师,我就是设计师,我是媒体人就是媒体人,不能因为别人戳不穿就想干嘛干嘛,这些大道理先不说。我自己也离开孙老师做自己的事情,其实设计周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都在做推动的作用。中国今天需要一些人从非常细节、微观的角度,从非常感性的角度,非常真诚的声音,做一点自己的事情,告诉别人这是OK的,也是有可能的,不是所有人觉得世界就是这样子的,那我们看大形势好,大形势好我就跟着走。设计最后就是一个个性化的声音,必须有一些人有自己思路,才会有这种色彩纷呈的设计,设计周最重要对很多有个性的人来讲,找到同类,找到同种动物一个很好的地方。也许现在正在学习设计的,或者正在想在设计界上占一席之地的人,他们为什么要去朝圣,不一定看那些产品,实际上每年那点产品差的有多少,大家还是相信同类的人在一个地方,我帮联想做过:我想过,我在的展览,在美国是一个自由国度,中国是一个变化国度,中国是纯的无序,非常迷茫,非常快速,跟不上,设计有一个市场,大家意识到这个节奏有一点问题,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进入有一点点缓慢下来的节奏,但有节奏的变化,但是也许可能是一种我们想追求的东西。互动展希望用高科技的手段介入AR技术,能够在增强现实的理念,能看到的东西,能想到的东西能见到,这种信心也是我想去用科技来展现的。这跟设计的观念在哪里?因为它是无中生有。设计给今天中国很迷茫的中国人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告诉你想得到,可以做得到,如果有积极的心态,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我是理想主义者,所以我会这么想,大家看看这个展览,大家可以了解一下,给大家一点点启示。
主持人戴蓓:我相信很多年前,大家也在关注到一个事情,作为媒体人来讲,我们确实应该有自己本应该的行动,而且我觉得我希望不是说因为做一个选题给搜狐家居带来更多的曝光率,我的想法希望有更多人跟我同行,有一些力所能及的东西,能够改变你自己身边的人。
刘硕真:学习,以前在旅游还是停留在看热闹,没有很深入去了解一些事儿。刚刚我听到什么叫做真正的时尚,应该不是在神殿之上,应该是在街头,应该是在每个角落。这次带团队几十人去,希望去分享,让大家能够理解。我算是中国的一部分,海外人,受到文化比较复杂。很传统的生活家的一些东西,又有日本传下来的,为了企业贸易和发达,又跟西方有一些接触,比较多元化的一些东西。让我有机会起码可以走过很多地方,我的困扰就是当我同我的团队在沟通的时候,没有办法去同步说一些事情,因为他们没有见过,这不是他们的问题。希望这次通过去米兰,让他们能够发现心里头的世界里面,还有一些他们可以丰满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是我们米兰最注重的一个事,让大家打开他心里头更多的可能。我们去了很多组不同的事业部,有木门组,有地板事业部,企划部等等,不一样的部门,去那边就是去学习。在旅游中学习。
主持人戴蓓:能不能讲一讲这次去展览详细一点的资讯给大家分享?
刘硕真:初期的部分的思考,是比较简单的。做地板这个产业,是属于无趣、传统,又被人需要,可是又不是特别重要。这个产业跟创新等等一些东西距离很远,可是我这种人又是不安分的一种人,让我生活得太平淡,活得就太不自在,对自己就对不起。总是想去挖空心思做一些事情。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跟门迪尼的合作,希望在地板这个行业里面,我们能够有一个在米兰,大家认为的设计的盛典,能够有一个中国行业里面的品牌设计出的作品在那个地方,事实上就是一个展示。一开始想法比较简单的,我们有一个东西,让别人看到我们上海周,在意大利米兰,在纽约等等,有很多故事可以去丰满它,都是品牌的故事。
后来筹备过程中,我们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因为以前去旅游,不用花心思导游带着走。但是真正做这件事的时候,怎么让我的团队不只是米兰,而是整个意大利,欧洲一些不同的文化,能够有更多学习的时间。因为团队出去花这么多钱成本不是很高,希望他们有一个结果定义能够拿回来。因为这样以后,才发觉说需要做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我想我们去米兰的时候,除了作品之外,我们更希望说能够把整个团队,当然可能有一点夸张,几乎叫浸过圣水一样。回来以后,语言的沟通可以思考得更多一些。
主持人戴蓓:真正从事这个行业的每一部分都能够洗礼到。
刘硕真:这位才貌双全的女士说的先脱贫,才能脱俗,没有去过五星级酒店,没有看过什么是服务你说得再多,他想象不出来,也不觉得应该这样做的。所以必须让他在那个地方,去一段时间之后,他才能理解这个事情。
李永玲:我想就那个话题再多说两句,因为米兰展肯定有特别多的,我在美院毕业,艺术本身在这里氛围特别浓厚,看艺术也好,看设计产品也好,任何一件产品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去米兰看展的时候,背后的故事,整个的链条这是很重要的。任何一个产品,你觉得他特别棒,只是一件产品,你表明是看不出来的,作为企业也是这样的,作为设计师来说,作为任何人来说,你了解它,应该了解它背后的故事,这个可能对于你自己发展,对于企业的发展,对于所有爱好者,都是有用处的。包括我上一次给媒体写过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个东西这个链条特别重要,中国的设计师也好,企业也好,闷着头自己干,认为自己能够完成。我就发现国外设计师设计团队,他的品牌每一个人负责的项目,负责一部分,整个咬合得特别好,契合得特别完美。这个团队合作精神,对于中国来说,对设计行业,对设计师也好,这一步非常重要。应该了解这件产品背后许多的东西,包括任何一个东西展示,和它的产品的关系,都不是偶然的。它们之间的关系都非常的重要,可能学习不只是看家居个体,一个个例。因为我是美院毕业的,受到这个影响,你改一件画,改一个东西,不可能说看这个鼻子不舒服,就单改这个鼻子,看这个眼睛单改一个眼睛。有可能这个问题出在鼻子看得不舒服,有可能出现在眼睛的位置不合理。包括任何调整一个东西,都需要一条线索去调整,并不是局部一个问题可以解决整个你发现的问题。可能需要你检查,学东西,做东西是一条线索,整个你要通关的,整个反复再找一遍,这种关系很重要。
主持人戴蓓:我深有体会看展有机会可以深入到工厂看一看,去年参观卫浴的企业,在企业看到他的产品只能看到外观的东西,很多细节的东西是看不到的。但是到一个工厂里面去参观,看到生产线,看到跟工作人员交流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产品本身背后很多东西你是没有办法感受到的。特别印象深刻当时那个陶瓷做的卫浴这个企业,应该算是意大利顶级品牌,是给皇室提供卫浴产品的,当时看到流水线,为什么感觉你的流水线很多机器真的不如中国工厂,我们看到很多中国工厂机器是非常先进的。大家也会觉得你的机器先进,我的产品也会非常好。但是不是,人家一套东西可能是我们几十倍的价格,就是一个品牌,人家很自豪的告诉我说,我们的机器确实非常的落后,比你们很多中国工厂都要落后,但是我品牌价值很高,我不需要像中国企业生产那么多的量,我只需要保持自己品牌本性就OK了。这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有机会应该深入到他们链上,看看到底为什么前端是这个样子,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提示。
戚麟:其实不是我们不想去看,是我们真的在那个链条上找不到更多的合作伙伴,这是现实。意大利这些国家,我们并不比他们缺乏能力,我们比他们缺乏水平。我们能力可以是个人的,我们个人不缺乏能力,我们自己很多层面上并不比他差,但是我们整体水平上不去,整个一条链条需要所有人聚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水平。意大利从设计某一个单件产品,某一个专项来讲,中国甚至很多能力超越它,但是我们整体水平相差很远。我们很多供应商,甚至政府官员他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如何引导产业链发展,行业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而且靠某一个企业,靠一个队伍靠自己能力单打独斗,这个结果造成了我们看到了星星点点的,或者相关的型类,看到星星点点无外乎三五个人,三万人里面有多少人是真正抱着这种愿望去做的,有几个人能够实现?或者这个人即使实现了,是不是同一个步骤上实现的,没有规划,纯民间的、纯自我的,还不是一个整体的行为,永远成为不了水平,只能成为能力。
刘硕真:野蛮生长。
主持人戴蓓:最低的一根苗长得差不多高齐的时候,我们水平才能上去。
戚麟:人家是理想丰满。意大利是一片森林,我们是一片苦草。
段妍玲:他们说北京城市非常之繁华,但是周边的郊区非常之贫穷,这个问题导致了北京有很多问题。江浙为什么你可以看到生活状态相对平和,因为他的城市和城乡差距很小,可能每个人本身自体也是在今天的生活教育状态下,可能都是有一个特长,整体人素质够不够达到一个基本文明状态里,能够有诚实,能够有能力,能够有社交水平,能够思考,能够进取,能够合作,这样的人很少,其实这样的人是很基本的人。一个很好的教育出来应该达到一个基本的状态,但是的确在今天现实中很少碰到,这就是为什么整体水平达不到。个体发展当然是瘸子带将军的事情,我们整个链条也是一样的道理,可以一个人一枝独秀,但是一枝独秀是很难全体繁荣的。从这一点上我是很相信社会主义的,如果你只知道奢侈品,其他人没有办法脱贫的时候,这个城市景象没有办法祥和的,所以我们水平还需要慢慢来,能力可以自己去努力。
孙群:设计周是51届我们去年是第二届,设计元年,我们是一岁孩子,跟51岁老人打交道,两个城市签了一个协议,姐妹设计周,这个姐妹差别年龄还挺大的,这个姐妹差了50岁,很宽容的给我们做了一个协议,我们就有了这么一个身份。为什么做这个工作,希望设计周在国际交往上有一个很好的对书,另外希望在这样一个大帽子底下,我能够带一些希望看到的中国面孔过去。这次段妍玲给联想做的展览是姐妹设计周互访活动的一部分,还有中国当代椅子设计展也做了一些赞助,还有设计周招待晚会4月18号晚上,在4月18号还会给我们带出来十个最好代理商,在意大利代理商做一个见面会,当然在米兰设计周最高礼遇,米兰国际家具展主席跟他们见面,这是他们所期待的一些面孔,这个是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要做的事情,当然也会邀请米兰,因为今年2012年主宾国是米兰,所以希望把他们一些想法尽早带到北京国际设计周中来。
她有一个很强烈的所谓民族情结,对我来讲那么多年的工作,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当时我们做椅子的展览,做下来希望让中国快速发展的国家能够慢慢的静下心来想一想,包括一些制造业对自然造成的伤害,引起很深层的思考,就是这么出来的一个题目。侯晨光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背对的熊猫,也不错,也非常好。一切交给策展人,一切由策展人最好的来表现。
主持人戴蓓:戚总,你想带什么样的产品到展会上?
戚麟:我们有机会去那边,首先感谢北京国际设计周,不管是跟姐妹如何签下来的,毕竟是姐妹关系,所以允许像我们这些妹夫允许进入这个领域里去,否则的话很难有这样的机会。确实孙老师策划这个工作,孙老师他就特别强烈的这种民族情结,他一直在讲一句话,意大利人也不够宽容,因为好多年前我们好东西也被你们抢走了,现在刚看看学了一点东西,你们觉得我们不应该来。孙老师讲的我们是一个在不断奔跑,但是找不到方向的一个感受。这次坐下来安安静静真正去思考,为什么侯老师做的背对着我们的熊猫,熊猫来了,确实是我们的象征。还有熊猫本身体态很大,但是并不熊猫,我们有很大的体量,不管经济体量,还是国家人口体量,但是我们不是攻击性的动物,我们相反很温和的,但是我们很稀缺,这个是唯一不可或缺的,一旦熊猫灭绝了就种族消亡了,我们稀缺性很明显,但是并不具备攻击性。为什么是背对的熊猫,因为你一直看到正面的东西,整个社会状态,和整个国家表现的这种表现,但是国家有很多背面的东西是不被你们所了解的。虽然他们知道我们有渊源历史,很多文化的传承,但是真正了解的并不多。这一次参展过程中,拿的全部带有东方色彩的东西,我们荣麟开始做设计的时候,要做东方的。我有一个理念,弹钢琴弹得再好,永远弹不过巴赫,拉二胡我估计没人拉得过阿比,如果真的有一天跟国际人比拼的时候,自己所谓骨子里所谓民族就是世界的。真正明白自己的时候,我们是值得世界去羡慕的。现在国际顶级博物馆都有中国的家具存在,包括我们去俄罗斯看,所有皇宫里面一间房大部分呈现中国的东西,都是抢走的,没有拿照片拍走,直接搬走的,比照片还可怕。如果没有这个,第一品位不够,第二不够奢华,不要说时尚奢华,都谈不上,只要有了一件东方的东西展示房间,说明自己到了一定水平线。我们可以这么讲我们是在在他们心目中也是奢侈品,这次去的东西,我感觉第一个是敦煌的东西,我们民族的东西。在这个设计领域我们一定优于意大利人,这是我们骨子里的东西。第二点,我们为什么坐具去,其实在设计界,设计领域最容易出现自己创意和想法的东西,而且难度比较大。我们完全设计的,也有企业型的,已经在市场上推广的,得到消费者认可的产品,在这个里面至少说孙老师带着我们打开了一条通道,这条通道曾经是永远看到的,但是找不到门在哪。现在这道门推开了,现在无法界定未来,但是一定比以前更光明。
王燕宁:作为一个家具企业,我本人是做品牌的,给我们企业定了一个性,是一个个性有企业,有精神的企业,无论是传统的东西,还是中国的民族情结,作为一个中国企业或多或少都会有。要问这一次今年去米兰设计展我们做什么,以前我们可能是一个坎坷,今年想做设计盛宴中的一员。米兰设计周经过五十年了,去年也算是口号,叫花样年华五十岁,说白了,像米兰设计周经过五十年依然很年轻想打造传统跟创新的平衡,这是他的理念,对于锐驰来说参与这样的活动,这样一个盛宴想有自己一席之地,如果他的理念跟我的是不一样的,我们没有必要参与。其实这种创新活动对我们来说也是有共鸣的。尤其这一次我们想做的一件事情,当然这一次没有真正的实体家具产品去参展,但是这一次做了一个艺术性的概念装置,是一个大型的艺术装置。我们参加了这个展览,它本身就是米兰设计周当中很重要的场外展之一。这个展有一个主题:给未来的消息,希望通过隐喻抽象的表达方式,把现在所有人的心声给到未来这个消息,引发人去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呢?可持续性。这又回到什么样的设计,什么样的企业是有生命力的?可持续性的,只有一个可持续性的东西,它才能够是有生命力的。就像设计如果完全为了刻意出位就不是设计,设计应该是在生活当中的。其实时尚是什么?时尚是要无处不在,设计也是一样,只有深入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才是设计。这种精神和理念是跟锐驰家具想表达的精神和理念是有共鸣的,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装置展艺术展把品牌精神很好的延展。去年的时候,我们在上海做了锐驰全球首个概念展,当时也在上海家居展当中,在业内也是引起不小的轰动,今年延续概念展的精神,我们把这种精神叫做前沿的精神。不是自诩是第一,只是我们在不断的自我超越,这种不断自我超越精神,希望从去年东方之珠,今年在世界设计之都再次崭露头角,让别人看到中国的企业,中国的品牌在认真做这件事情,而不仅仅是做一些短势短利的事情,而是把眼光放得很长远。
相关知识
现场直播:2012,我要去米兰 主题论坛
康耐登创意家亮相广州设计周,我要去米兰总决赛开启!
“我要去米兰”梦想续航,康耐登再助青年设计师走出国门!
我要去米兰 | 广美宣讲会落幕 彭亮何潇宁为原创设计打call
现场直播:L&D陶瓷设计之“玄”成都论坛
对不起,我要去见郑恺了,请别再找我了
2017我要去米兰大赛铜奖 | 陆地:极简设计里挖掘“爽”元素
澳玛豪放送礼,我要去看看
让设计前行 | “我要去米兰—2017设计训练营”正式启航
让设计前行 | “我要去米兰—2017设计训练营 中国青年设计师助力计划”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