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陶瓷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正版”是噱头?

陶瓷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正版”是噱头?

https://m.biud.com.cn 2012年05月07日12:46 家居装修知识网  

  行业内曾有人戏言,意大利官方组团来华打假,有一半陶瓷企业会中招,剩下的一半是西班牙的。也有人说,中国陶瓷行业无所谓知识产权。戏言并非全无来由,半真半假中,多少表现出了整个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力道的薄弱。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增多,部分陶瓷企业已经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并逐步加强对陶瓷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于企业自主创新研发的产品及时地申请专利保护,而且,部分陶瓷企业还聘请了专利技术保护的法律人才。但是,大多数陶瓷企业,特别是佛山产业升级转移之后,蓬勃发展起来的新兴产区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不够重视。

陶瓷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正版”是噱头?陶瓷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正版”是噱头?

  “金字招牌”下的行业乱象

  “除了品牌和商标的仿冒外,产品的抄袭事件以及由其引发的纠纷,近年来在行业中频频发生。建陶行业产品的更新换代频繁,有些企业想要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却吝于在研发创新方面下成本,在其他企业新产品出现之后,就买回来照抄,使得市场上产品的同质化日益严重,‘千人一面’的现象在市场上随处可见。”

  佛山陶瓷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陶瓷产区和陶瓷商贸、信息中心,全国最为集中的陶瓷人才聚集地,具有国内最为完善的产业链,国内领先的工艺技术,在国际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和知名度,是佛山重要的名片,是一块“金字招牌”。但这块“金字招牌”之下,却掩藏不住抄袭、仿冒的阴影,特别是近几年佛山产业升级转移,新兴产区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很多外地的陶瓷企业仿冒佛山陶瓷的品牌和商标以扩大市场,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侵权的形式五花八门。

  佛山陶瓷协会曾发起“佛山市陶瓷行业品牌侵权问题研讨会”,其发布的《外地企业仿冒佛山陶瓷品牌侵权调研报告》显示,BOOE仿冒BODE(博德)、EVGOO山寨EAGO(益高卫浴)、OUMAER冒充OUMER(欧美尔卫浴),而ARROW箭牌则是重灾户,被翻版抢注成ARRCW、ARRQW、ARROM等等箭牌国际、香港箭牌,有些已在香港或海外地区注册,甚至有些不法商贩公然打出代理注册商标、专利及外地品牌的广告,使正牌企业的权益受到重挫。

  除了品牌和商标的仿冒外,产品的抄袭事件以及由其引发的纠纷,近年来在行业中频频发生。建陶行业产品的更新换代频繁,有些企业想要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却吝于在研发创新方面下成本,在其他企业新产品出现之后,就买回来照抄,使得市场上产品的同质化日益严重,“千人一面”的现象在市场上随处可见,由于仿冒的技术高,即使是业内人士也难以辨别正牌产品与仿冒产品,消费者更是无从辨识。产品同质化之下的价格竞争,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更短。无需付出创新研发成本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利益,而创新企业反而利益受损,打击了研发和创新的积极性。

  佛山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行业的抄袭行为几近疯狂,一些企业不仅抄袭技术、抄袭产品,甚至连公司宣传画册,活动纪念品等等都全套地进行模仿和抄袭。记者曾在一个新兴产区也见过企业公然仿冒其他品牌,从品牌名的山寨,到产品花色、品类的抄袭,甚至产品所获奖项,也能子虚乌有地自行打造。企业对自己的仿冒抄袭行为毫不掩饰,甚至还骄傲地向记者和其代理商介绍:我们这个牌子是仿佛山某某品牌,他们有的产品我们几乎都有生产。不以抄袭为耻,反以自己“学习能力强”为荣的心态,让人诧异。在与行业人士的交流中,记者发现,存在这样心态的企业,并不鲜见。

  新明珠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陶瓷行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现在的市场是很大,生产的产能很大,处于双增阶段。“目前,我国陶瓷品牌的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和商标等意识仍很淡薄,多数企业由于自身缺乏过硬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力量薄弱,研发力量不足,不重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单纯地依靠抄袭,复制强企业的技术、冒用名企业的品牌商标过日子。”该负责人说,这种情况的不断发生与长期存在令人担忧,这将直接阻碍到国内陶瓷市场的规范化进程,更为中国陶瓷产业实现全球化扩张埋下隐忧。

  仿冒抄袭,对正牌企业的利益损害显而易见,近年来,陶瓷企业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加强,维权事件也更多地为大家所熟知,然而,敢于跳出来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企业毕竟还是少数,更多的企业,明知被侵犯,却懒于维护自身权益。其他案例不必多讲,就佛山陶瓷协会做的侵权调查来看,有几家企业站起来对自身权益进行维护了?人在遭受侵犯之后,本能的反应就是反抗;有法律意识的人,则会选择诉诸法律。经营企业最大的目的,即是盈利,在利益受损之后,企业正常的反应应该是对侵害利益者毫不留情地进行打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些企业忍受和姑息的背后,有怎样的难言之隐?

  多重因素导致知识产权保护难

  “被侵害企业的隐忍姑息,助长了行业内仿冒抄袭的不正之风。法律对于抄袭仿冒行为的不重视,无形中纵容了这些企业。消费者对产品知识产权的低认知度,更是让这些懒于创新的企业乐在其中。

  随着行业内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意识的提升,申请专利的企业越来越多,随便打开几个大企业的网站,浏览企业简介,就可以发现,企业简介里重要的一项,就是企业所获专利数目,这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体现。然而,专利的申请,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更多地是希望得到外界对自身的肯定,而不是通过专利来维护知识产权。拥有专利,为何不维权?

  维权的道路艰难。这是很多企业放弃维护自身权益的主要原因。据了解,企业维权的法律程序冗长而复杂,企业除了要聘请专门的法律人才外,还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来配合维权工作。众所周知,陶瓷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创新营销方式,抢占市场这一块已经耗费了巨大的精力,艰难的维权之路,很多企业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走。

  法律对抄袭仿冒企业的处罚力度过轻。这是企业不愿意将精力从其他地方抽出来,用于维权的重要原因。企业明知自身利益受损,然而,为维权所付出的人力财力,远远高过于维权所得,维权本身对于被侵害的企业来讲,可能就是利益的二次伤害。权衡之后,多数企业选择隐忍。

  被侵害企业的隐忍姑息,助长了行业内仿冒抄袭的不正之风。法律对于抄袭仿冒行为的不重视,无形中纵容了这些企业。消费者对产品知识产权的低认知度,更是让这些懒于创新的企业乐在其中。

  外因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巨大,然而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外因。

  鹰牌相关负责人认为,除了法律和管理的问题,企业在知识产权的维权上也存在问题。知识产权先期投入大、具有知识产权管理意识和知识产权信息收集的人才缺乏,专利知识、法律知识和技术能力三者结合的人才更是难得,需要在企业内部进行挖掘和培养。企业挖掘和培养这类专业人才所要付出的成本,以及人才的稳定性也是企业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内容来自陶城网

  此外,行业内对知识产权保护也未能达成共识。一个行业发展成熟了,就能意识到,知识产权对于企业来讲,不仅是一种财富,也是市场运作的一件利器。模仿和抄袭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的阶段,但最终,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都将被发展的潮流所淘汰。稍有远见的企业,都应该意识到这一问题。

  现在的陶瓷行业,大多数企业没有做事业的雄心,而是秉着粗放式的发展原则,赚快钱,快赚钱,没有长远的规划和发展战略。而部分有做事业理想的企业,却未够实力成为行业的龙头,强势地引领整个行业发展方向。

  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即使今天看起来作用不明显,十年,二十年之后再回望,必定影响深远。陶瓷行业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但可以鼓励企业不断研发创新,规范行业发展,抵制恶性竞争,让行业更良性、健康、有序地发展。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道路上,陶瓷行业走了多远?

相关知识

陶瓷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正版”是噱头?
陶瓷业知识产权获贴身保护
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衣柜品牌同名乱象频现
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木门品牌多同名乱象
灯具业抄袭猖狂 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ULED电视是噱头?
儿童漆是“噱头”?暂无标准难界定
是炒作还是噱头?家装界“装修提速”初现端倪
灯具行业抄袭现象猖狂 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提升知识产权意识:地板企业规避同质化的有力武器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陶瓷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正版”是噱头?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124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