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7日―22日,第51届米兰国际家具展及“米兰设计周”在意大利米兰市新米兰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
中国最大的家居装饰集团,中国家居行业领军企业东易日盛派出强大的设计师团队,亲赴米兰家居盛宴,感知国际家具潮流,领略国际设计风范。
每一次东易日盛发布的米兰风尚,也是中国家居装饰行业的一件大事。此次,东易日盛原创国际首席设计专家毕达宁亲率多位优秀设计师,范轶、吴巍、青格乐、刘圣权等,将米兰国际家具展中最潮流的家居设计元素带回中国。新浪家居记者采访了东易日盛设计师团队,为网友传递新一季的米兰家居最新潮流。
访谈时间:5月4日(周五)
访谈地点:朝阳区东大桥路8号尚都国际中心20层(东易日盛集团总部)
访谈对象:东易日盛原创国际首席外籍设计师:达尼罗・毕达宁
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毕达宁先生您好,很高兴与您见面。我们知道您刚从米兰回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今年米兰展的情况吧。
毕达宁:米兰每一年都会有一个设计周的这么一个活动,在4月中旬世界各个国家的设计师都会来到米兰城里面,他们过来或者是看最新的展览,或者是讨论最新的一些创意,在这个一周的时间之内,不光是一个家居展,包括很多时尚行业,包括其他行业,都会有最新鲜的东西在这一周里面被展示出来。
所以在米兰展会这一周里面,米兰这个城市基本上像换了一个样子一样,有非常非常多的人,米兰这个城市跟之前就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很难打出租车,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才能找到吃饭的地方,到处都是人来人往。
在米兰展这一周里面,不光是米兰家具展,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展览馆之外,很多其他的展馆也是分布在这个城市的各个地方,整个盛会不光是家居展的情况,还有很多像刚才所说的时尚的产品等各个行业,都会在这个周里面有很大的展出。
记者:像您每年都出去参观,今年有没有跟去年有什么差异?我听很多设计师都说,今年回来的反馈是,今年的米兰家具展没有去年的好。
毕达宁:因为去年我没有参加这个展会,但是我看了很多关于去年的展会的报道。很难说,今年的展会较去年来讲是好还是坏,因为整个展会也是在不断的发展的,就像一条河流一样,不可能停在其中一个阶段,来讨论这个阶段或者某一个点是好是坏。我还是在今年展会上看到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在欧洲经历了比较长时间的经济危机,一些制造商不得不调整他们的市场战略,来以不同的方式满足现在的欧洲人们生活居住的一些要求,所以他们只是换了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有一点值得提的是,参观米兰展首先之前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因为在这几天的时间里面,如此多的展会的内容,很难去满足你原先不做任何准备就想看到新东西的期待,因为东西太多了。因为在今年的展会有多于2700个参展的商品和参展人员加入这次展会,我参展之前也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收集了大量的信息,来计划自己整个的路线。如果要是不做任何计划出行,可以想像在一周五天的时间里面,看2700多个参展的商品,五天的时间每天只能看八小时,所以平均下来看每个商品的时间也就在一分钟左右,所以这个事情如果没有计划的话,是看不到想要的东西的。
记者:关于功能性跟设计之间的矛盾,每年都会有人在谈,今年我看到的报道是,纽约时报曾经报道说,今年好像大的一些设计的厂家他们更加浮华了一些,反而是一些小的设计商会脱颖而出,您在观展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种情况?如果您也觉得的话,请您评价一下这些现象?
毕达宁:你这个问题太大概了,你告诉我是哪个比较大的品牌,稍微过于华丽了一些,哪些小的公司又比较出彩,因为大公司有大公司的特点,资金是比较雄厚的,所以他们可能会花更多的钱在一些作品上面,不管大公司、小公司他们都有自己创意的展示。但是总的来讲,今年大家关注的特点是如何来改变自己的一些产品,来适应客户的需求的变化。因为现在我们的这种交流的手段,包括国外的twitter或者facebook的应用,包括国内微博和博客的应用,改变了我们社交的圈子,所以这个圈子这样的方式也是改变了人们在谈论家居或者是改变了人们的一些生活方式,这些媒体的或者人们沟通方式的改变也是影响到了整个家居行业的发展。这种社交的改变不光是刚才说的,甚至其他领域,它们改变了人们购买的方式,人们现在买东西不是直接去商店,而是在网络上跟朋友交谈,或者跟一些在线的厂家进行沟通,再决定买什么,整个过程也是在今年有比较大的影响。社交的或者社会的这种媒体,来引导着或者改变了人们的购买方式,不光是在国外,在国内这种社会的媒体,包括社会新的数字化的渠道的应用,也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会影响着我们的购买和生活方式。可能对于你刚才的问题,我不是非常直接正面的回答。
可能这次展会没有凸显出来很多设计上的明星,但是那些很知名的设计师还是跟很大的公司来合作,创造出、设计出产品,满足当今社会或者当今欧洲经济危机条件下的社会的需求。现在很多米兰展会展出的产品是非常简洁的,更关心人们人性化的使用,非常简单、非常聪明,不是非常华而不实,也不是非常繁复,可能也是跟现在人们快速节奏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因为我们现在每天都要更新我们获得的信息,每天都要交流很多新的资讯,是不是以后生活节奏也是如此快速,所以我们使用的家居产品也是满足我们这种生活节奏的需要的。
记者:刚才您说到了米兰展会的印象,包括一些亮点,我也想知道在您观展之后,您会不会把其中的一些设计元素、最新的设计潮流,应用到您自身的那些设计当中呢?您打算怎样融入进去?
毕达宁:我经常每个月都会去很多地方,米兰这次观展只是我每个月旅行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很难说只是米兰展会上的一些元素会被应用。参观米兰展就像把控设计的脉搏一样,你一定要去看最新的家居的趋势走到哪里了,也要看他们最新展示的商品跟我们如今的生活方式是如何来进行对接和匹配的,因为现在人们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一个东西都是发展和变化非常迅速。所以以这种方式来观看米兰的展会,也发现他们的产品确实也是根据我们现有的状况来进行调整和展出的。不光像刚才所说的比较人性化、简洁的展出,因为这个盛会有很多信息和很多展示在里面,也依然会有比较奢华的一些产品或者奢华的生活方式的展览,或者是非常具有某些意义的代表性的展出,所有这些信息汇集到一起来组成了今年米兰展会这么庞大的一个展览。所以对你刚才的问题进行简短的总结就是基本上我看到的所有东西都会成为我创作的一部分的元素。
记者:在这一届米兰展会上,您觉得哪一些精髓或者理念是我们国内、中国的家居设计师最应该学习,或者换个说法,是最容易能够达到的?
毕达宁:每次我到国内都会打开中国日报,因为是英文版的就会看到广州的污染、黑龙江被污染了,这个东西不能吃了,那个东西不能用了,所以如果真的中国设计师要从米兰展学会的,首先是对环境的保护。还有就是我们对这种环境的保护的态度,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是有保护的责任在里面的,如果只是考虑不断的来使用,最后只会剩下污染。所以如何来节约能源呢?如何来使用这些很好的材料,不至于有很大的污染?如何从风格上谈,因为刚才谈到的是不要考虑风格问题。如果从风格角度上来看,还是如何能更简洁的去应用很多的线条和很多的风格,会比较容易一些。更多的是关注人们这种精神或者能够获得快乐的精神上的享受。
记者:在您的设计中,对处理这种实用性和艺术性是怎么处理得特别好呢?
毕达宁:首先好的设计是一定能够工作,就是能够使用的,因为你本身设计就是为了使用和解决问题。这个本子就是比较好的一个设计,它后面的袋子可以装东西,中间你写到哪一页有一个便签,也有一个绳子可以把这个本子给合上,让你使用的更好,所以一个好的设计本身就是让你生活和使用更方便。如果首先第一步做好了以后,第二步我们再考虑是不是用很好的装饰的面或者花型来装饰这个本子,但是如果相比较另外一个外表非常华丽或者非常好看,可能是金子做的,但是你每次打开它很多便签页都会掉下来,完全用不了,总的来讲,它就是一个非常无用的、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是很好看的一个东西,没有任何价值。更好一点的设计就是它有一个非常好的材质,使整个作品有它自己独特的特点,只是有很少数的一部分人们可以来做这种非常独特的,只为特殊人们服务的这种设计的话,那么就是更高一个级别的。所以我不是关注一些古典的风格,新古典或者传统的欧式或者新中式或旧中式的特点,而是关注于所在的这个客户他独特的性格,如果给你设计或者给那位小姐设计,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更关注的是你本人的特点。这是我做设计的一个方法。
记者:现在中国的原创设计可能还是刚刚起步,您是怎样看待中国的原创设计?与国外有些什么样的差距?
毕达宁:过去可能总的来讲是东西方制作方法不一样,或者想法不一样,可能之前有一些中国的展方或者怎么样去那边拷贝和抄袭,但后来发现我们中国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做事方法,所以我们不再抄袭国外的一些设计,我们用自己中国的这种方式来做设计,同时我们做出的成果其实也被国外很多人所欣赏和赞同的,但是我觉得整个这个过程还是我们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上个月也看了泰国和韩国的一些家居展,在韩国家居展上也看到韩国的生活方式,他们如何来制作和使用东西,以韩国人独特的特性的方式。当我到泰国的时候也是能感受到泰国传统和比较典型的文化,和在美国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也是非常以自己的文化而骄傲的。因为可能在米兰看的这两个中国的展览只是我们参与的一个刚刚开始的阶段,所以可能过于羞涩或者是含蓄,但是因为我在中国时间比较长,也对中国比较了解,我知道在中国有大批设计师,有大批的公司,他们有很多很创新的东西和理念,是非常复杂和非常丰富的阶段。我们可能现在在米兰只是刚开始,所以一点一点的会带过去的越来越多。
记者:您在中国许多年,而且您也是在意大利是建筑师的资格,我想对于中西两方的文化融合,应该是把握最好的一个人,在您的设计作品当中,是否可以给我们介绍,以一套案例为分析的点,来跟我们说说结合的最好的,中方和西方两种文化的结合。
毕达宁:有一个案子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但是我不是在国内的,我是在澳大利亚做的,因为我情况比较特殊,每年在中国待一段时间,在澳大利亚待一段时间,也会去意大利,所以我会有一个俯视的角度,看很多国家不同的文化。我的观点就是基本上大多数人们还是想我们生活的很幸福和愉快的,所以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家庭、父母、朋友和孩子都能够照顾得很好,有些人还是比较关注自己的工作,关注自己的发展,但是人们来达到这种幸福的目标,在每个地方也是有不一样的方法的,所以这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另外一个地方的很大的区别点。给你讲一个例子,在去年澳大利亚有一个中国人要开一家餐厅,我希望在澳大利亚的人们能在这个餐厅里看到很多中国不同方面的一些文化,让他们知道中国文化其实不光是这一部分,还有其他的部分,我的工作就是如何来展现中国其他的文化的方面给澳大利亚的这些人们。
记者:有具体一点的,设计的哪些东西让人觉得原来中国设计和中国文化不是我们原来看到的那样,能给我们具体举一到两个设计的细节吗?
毕达宁:因为客户是一个来自宁波,一个来自上海,我是根据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演绎,来做的设计,做出一个结果。在沟通的过程当中,我们会有很多共识,因为都对中国比较了解,所以整个案子到最后结束,客户都是比较满意的。整个这个餐厅展现出来的是对上海的回忆,就是把上海在这五六十年之内它的一个发展的感觉和它的一个变化,能够代表这个案子,并且体现出来。这个餐厅主要是做小笼包的,但是澳大利亚人可能对做小笼包这个东西是不熟悉的。因为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小笼包制作不熟悉,就想让他们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整个过程,所以设计的是外面是透明的玻璃,因为设计餐厅有些区域的设计理念就像舞台一样,要突出展示的东西,也是在里面有两个导台,在一个角落里面,人们从里面过去的时候,从旁边走过的时候,能够看到制作过程,也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同样也能让他看见这个餐厅的食材是新鲜的,而且整个的制作全是手工的,不是从哪儿买过来的。
记者:您在许多年的设计当中,肯定会跟中国的设计师有很多交流,您认为中国设计师在培养模式上跟西方设计师的培养模式有什么不同吗?
毕达宁:我不知道如何评论,因为我没有在中国学习过。可能国外的一些设计师他们不会被这种风格或者是非常表面的东西所驱动,或者不是很在意这些东西,更多的是对一些设计理念的展示,所以不是对风格的迷恋,国外的话。
记者:就是在思想上比较接近西方。
毕达宁:不是像中国设计师一样被风格所带动,就是我们会着重于某个风格,更多的是新的创意或者设计理念本身的表达,更多的是关注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关注表面所谓的欧式或者其他的风格。但是现在也看到很多中国设计师更加关注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关注我们看到的这种其他的风格,也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居住都有特定的方法,而不是我们眼界看到的非常华丽的风格。
做设计的话不是把一些东西拼在一起,颜色拼在一起,造型拼在一起,做设计不能这样做,这不是风格的东西,好的设计是关注于细节的,所以如何来关注细节呢?就是你知道两个东西拼在一起所产生的问题,而且你知道如何使工人来解决这种两个材质的搭配或者两个材质的拼接,让这个东西看起来很好。好的设计师要能够在空间里面有一种感情,你是感到紧张还是感到放松等等,所以好的设计也是能让客户感觉到设计师对客户的关心和在意,自然的一个好的设计就是一个讲述故事的过程,我们交流的话,比如设计房子要用图纸,图纸其实是我们表达的一个方式,一个好的设计就是跟空间很好的交互的过程,所以如果一个房间可以讲述一个故事的话,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设计。
谢谢。
记者: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也感谢您第一时间将米兰最新潮流带给我们。
相关知识
毕达宁专访:大师米兰归来 中国家居新风
东易日盛2012国际家居潮流发布会 毕达宁莅临沈城
以舒适和谐呼应室内情感 设计师毕达宁
难得一见《国际设计大师毕达宁媒体见面会》:透过“大师之眼”看懂2019米兰国际家居新趋势
透过设计大师毕达宁之眼 看懂2019米兰国际家居新趋势
毕达宁:环境保护是中国设计师首要命题
视频:达尼罗•毕达宁 将设计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红创奖 | 毕达宁:好设计最重要的是满足需要
福布斯亚洲封面人物《车建新:从木匠到中国家居业第一人》
精英对话三:网络催变中国家居商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