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建筑卫生陶瓷市场上演三国争霸

建筑卫生陶瓷市场上演三国争霸

https://m.biud.com.cn 2011年04月26日16:41 家居装修知识网  

陶瓷虽然是中国的“土特产”,但建筑卫生陶瓷却纯属舶来品,在中国的历史不过二十多年而已,虽然目前国内企业总产量业已居世界首位,但若联想到多达三千家的企业数量,这个成绩就难以说出口了。更何况,中国建陶产品由于技术、制造、设计等方面远远落后于世界建陶大国,如德国、美国及日本等等,在国际上已成为低档产品的代名词,因此,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一直处于被动应付的不利地位,只能在低端市场进行“三近四同”所导致的内部恶性竞争,很难进入被国外品牌占据的高端高利润产品市场,更不必说进军国际市场了。

然而,经过2000年激烈的品牌大战,认识到品牌及文化重要性的一部分国内企业,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并凭借早期积累的资本,一方面对自己产品线进行改造,另一方面积极吸收先进技术、招募人才、开拓国际市场,为下一步更为恶化的市场进行准备。

2003年9月,当12家建陶企业被宣布成为业内首批“中国名牌”企业,更为激烈的新一轮竞争就此拉开帷幕--海外集团“守高看中”毋庸置疑,“中国名牌”卫浴企业的诞生,无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令国内企业垂涎三尺的“高端高利润”产品市场,仍然掌握在美标、科勒、TOTO、法恩莎等国际实力品牌企业手中。而对于这些外企来说,在努力坚守高端市场的同时,尽快切入随中国经济发展而愈加扩大的中档产品市场,获取更多的利润,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

因此,海外集团各主要企业一方面增强在中国的营销力度,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走下高端神坛,抢占中档产品市场份额。如美标、TOTO、伊奈、科勒、乐家、英陶等国际大鳄,不仅把产品运到国内市场销售,还在内地投资建厂,实现生产销售的本地化,以降低国内产品低生产成本对其造成的威胁。而美标更早在2002年底即已定下进军中小城市市场的战略,以培养中档产品市场用户群,并获得了一定成绩。

海外集团种种动作,势必加大国内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国内陶瓷市嘲山雨欲来风满楼”,价格大战导火索业已点燃。

国产新贵“扩中冲高”

然而,2003年,认识到品牌重要性的一些国内企业从“做大”向“做强”的转型准备工作基本完成,重庆四维、鹰牌、东鹏等国内品牌企业开始崛起,其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反证了市场的认可,在中档市场中的市场份额日益增加,并开始冲击一向由国外品牌产品占据的高端市常如卫浴业内惟一一家上市公司--重庆四维瓷业,其经过不断努力,建造了9条现代化的隧道窑和3条梭式窑,形成了年产450万件高中档卫生陶瓷,400万平方米釉面砖,3万只浴缸,90万套五金配件,30万平方米广场砖的配套生产能力。集团总产量一跃而成为国内第二,远远超过了一些国内的老前辈。而其针对中高端卫浴市场而设的细分品牌--金四维,更在短短两年内占据了国内10%的份额,并大量出口欧、美等高端产品为主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可谓成绩斐然。而东鹏、鹰牌等也通过各种手段,采取从大到强、内外开花的策略,在国内市场积极争夺国外品牌占据的中高端市场份额,同时积极扩大出口,以增强生存能力。

国产势力的快速崛起,让我们有理由相信:china--必将成为中国的国粹。

三千诸侯挣扎死亡线

中国建陶市场的第3方势力,则是近三千家各种成分的小企业,其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孝设备陈旧、产品单一、质量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等明显劣势。在弱肉强食的市场经济规则下,除了被兼并及互相合纵联横之外,可以说生存机会一般不大。

然而,如此数量的小企业无疑会造成市场的更加混乱、难以管理--当面临事关企业存亡的关键时刻,其唯一的策略只有价格战。可想而知,当今年新一轮竞争中,将会淘汰大批小企业。

相关知识

建筑卫生陶瓷市场上演三国争霸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市场已进入转型期
佛山建筑卫生陶瓷今年首次出现出口负增长
建筑卫生陶瓷7项新国标实施 陶企如何表现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年度十大排行榜人民大会堂揭晓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年度十大排行榜揭晓 箭牌上榜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年度十大排行榜人民大会堂隆重揭晓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十大”品牌排行榜即将揭晓
年度大盘点:2010年建筑卫生陶瓷行业10大新闻事件
实录: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2010年年会(组图)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建筑卫生陶瓷市场上演三国争霸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12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