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赵小姐就向记者讲述了她买精装修房的苦衷。我们从这些具体的个例出发,希望给购房者提供一些建议,能有助于购房者在与开发商的博弈中买到中意的精装修房。
为此,记者走访了一些业内人士,也浏览了不少装修论坛,把购买精装修房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大致归为以下两类。
故事一:签了合同但装修不靠谱
赵小姐签买房合同的时候房子还是毛坯房,因为开发商提供了菜单式精装修服务,而她本人也希望节省自己装修的麻烦,所以她用比毛坯房高的价格买了这套房子。但是在签订合同时,一些装修细节却没法写到合同里。例如规定了厨房、卫生间的卫浴洁具的品牌,地板使用的材料和品牌,但是壁纸的颜色,如何布线,乃至网端的位置和插座的位置等细节的约定就写不进合同。合同签了,钱也交了,但对几个月后的收房,赵小姐有点没谱了。
接下来就依赖于开发商运送材料,装修公司组织装修。但最后赵小姐才发现,壁纸的颜色定的绿色,但开发商说绿色缺货,做成了蓝色;想把办公间和卧室调动位置,却发现电路和插座根本不好改动,若改动但要不要收费又不知道跟谁交涉,如果开发商不负责的话,是否得去跟装修公司交涉。
赵小姐茫然了,以为签了合同就万事大吉,但最后仍然陷入了这样的困境。收房时又进入另一轮装修,跑好多趟装修公司去交涉进行细节的改动,还得找开发商谈如何处理。结果,想省事反又给自己找了事。
故事二:装修材料的品牌违背承诺
无独有偶,近日一地方电视台也播出了类似购房者受骗的新闻。一位业主购买了精装修房,但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业主很难正确评估装修的施工工艺水平和材料的质量。临入住才发现装修材料、材质和品牌与最初的承诺出现了很多不符的情况,质量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墙砖手一碰就掉,浴池设计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防盗门、卫生洁具、灯具都出现了品牌不符,有的品牌和材料是真的,但实际只是次品,更有伪国际品牌,生产地居然是广州某地。
相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尤其是目前的建材装修市场鱼龙混杂,不排除开发商以假充真的情况,购房人以合格产品的价格买了次品,真品和次品差价就成了开发商的不当得利。
目前精装修市场上缺乏明确和统一的认定标准,所以问题还有很多。在相关强制性标准还没有出台之前,消费者只有两个合格证可以作一些基本考量,一是《工程质量合格证》,一是《室内空气质量合格证》。
签订购房合同时:尽量细化,约定精装修各个细节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开发商之所以不愿意与业主约定过于细致的装修细节,是因为如果约定太细,开发商做不到肯定影响最后交房。
而相对空泛的合同,即使付诸法律,购房者也会处于被动地位。在装修过程中,开发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盯住装修公司一切细节达到购房者的要求,最多有时间的时候去现场看看,叮嘱一下而已,远不如装修自己的房子那么认真负责。如果装修工人也不负责的话,受害者就是购房者了。
所以这是一个购房者与开发商博弈的过程,购房者尽可能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
在签购房合同时,首先要在合同里明确工程适用的施工规范,可以参照建设部颁布的《住宅装饰装修施工规范》;明确工程验收标准,这个标准北京有地方标准《北京市家庭居室装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也有建设部适用全国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还可以明确装饰工程的监理公司,要求开发商出具合法监理公司的报告。
其次,在购房合同的合同附件中要尽量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包含在合同附件中。比如装修会涉及到的各类建材及设备,各种主要材料的品牌和型号。特别是那些品牌含金量较高的设备其品牌和型号更要明确,如卫浴洁具、灯具、厨房设备、家具五金等,有些与产地有关的设备还要明确产地。
最后,要注意精装修房的保修问题。因为精装修房在验收时很多质量问题无法表现出来,而要通过使用后才能发现问题所在。目前国家已经把住宅的装修保修期规定为两年,这也应该在合同中体现出来。
不仅要与开发商约定产品和工艺的细节,更要注意约定好如果开发商未能履行约定后如何赔偿的问题,这也是对购房者一个很大的保障。
总之,购房者在签合同的时候要尽力设想到种种可能,越详细越好,以防患于未然。但这些也只是我们的设想,开发商肯定会以种种理由来拒绝和购房者签太细化的合同,这就是考验购房者博弈本事的时候了。
精装修验收:把握关键点
后期收房就是一个验收的问题了。但大多数购房者都不具备专业的验收知识,现在中国还没有专业的代理收房的机构,所以购房者应该了解一些基本常识,把握?
相关知识
买精装期房约定细节是关键
淋浴房如何选购:选安全 材质细节是关键
选择橱柜:搞清需求是关键
精装房猫腻多购房合同是关键 专家教你怎么维权
支招:精装房猫腻多购房合同是关键
家装市场迎来“定制时代” “私人定制”中设计是关键
家装市场迎来“定制时代” 设计是关键
买精装房的注意了!师傅说验收不注意这几点?就是那钱开玩笑!
买家具货到验收是关键 进口家具价格"揭秘"
发展商做精装修实属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