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阿兹海默症的柚子”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照片,抱怨自己的耳机被猫咬断。不料,网友注意到的不是这个被咬成一节一节的耳机,而是耳机下面那条棉质的老式床单:褪色的水粉底色,深红的牡丹花,浅棕色的花瓣。
“我家也有!”“这是当年的流行款啊,还有橘黄色和蓝色的!”“质量很好,用了30年都没坏,丢掉真舍不得,就一直用着!”许多网友一眼就认出,这个几乎从上世纪70年代之后,家家必备的床单。不少70后、80后感叹,“我的童年就是睡在铺满大朵花卉图案的床单上度过的。”
网友围在一起“晒床单”的同时,谈论最多的就是“国民床单”的“耐用”,有人不免将其与现在的床单做起比较来,“除了款式旧点以外,并不比大商场里几百元的床单差”。
老成都家里有6条“国民床单”
“款式简单、大方,而且喜庆,有家的味道。”说起陪伴了自己23年的“国民床单”,成都市档案局政策法规处调研员姬勇笑着说,记得过去住院坝时,由于各家各户床单的花色都一样,有次还把晒在院子里的邻居的床单错收了回来,后来为了好区分,就在床单的一角绣上了自己的姓氏。
今年83岁的“老成都”李尚芬婆婆,至今家里还保存有6条牡丹图案的“国民床单”,虽然30年过去了,颜色、质地依旧很新。“儿女给我买得有新样式的床单,但我还是觉得老床单睡着舒服。”老人回忆说,当时床上用品都是凭票供应的。所以,要是谁结婚或搬家,送上一条这样的床单,完全称得上是一件拿得出手的礼物。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和更多家纺企业的进入,床单和床上用品更加丰富多样。床单面料从最初的粗布、棉布到现在的天鹅绒、珊瑚绒;从单一的两件套发展到现在的六件套乃至十二件套;床单风格由单一样式发展到以婚庆为主打的烂漫风格、以清新亮丽为主打的田园风格、以卡通为主打的可爱风格……
一条30年前最常用的牡丹图案的老式床单,因为一次无意的微博曝光,一夜之间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国民床单”、“床单上的中国”、“那些年,我们一起用过的床单”。
除了“国民床单”外,网友还总结出了“国民家具”、“国民毛毯”、“国民枕巾”、“国民毛巾”、“国民搪瓷盆”、“国民自行车”、“国民收音机”、“国民缝纫机”等经久耐用的国民系列产品。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的“最炫国民风”,一时间唤起了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打家具”曾是成都人的潮流
这两天,“国民床单”的意外蹿红引发了不少人的怀旧情怀和思绪,纷纷发微博和照片,晒出家里的其他老物件。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凡是准备结婚的人家,都要想方设法准备“三大件”,而且最好是名牌三大件,即凤凰牌或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和上海牌手表。还有一样几乎与“三大件”平起平坐的物件,那就是同样是名牌的三五牌台钟。
“改革开放初期,年轻人结婚还有个愿望,就是有一套新家具,于是请木匠‘打家具’成为了那个时候的潮流。”市民罗女士回忆说,30多年前没有家具市场,家具都是自己到乡下或木料市场买木料回来,有时候木料不够,就到商场里去捡废弃的包装箱,再请木匠到家里来做,最后刷一道生漆就算大功告成了。
当时的家具款式比较简单,都是做一个两开门或者三开门的衣柜,衣柜门上装一面大的穿衣镜,还有箱子、床、桌子、凳子、沙发、五抽柜。“我记得,全套家具打了一个月,总共花了60元,接近我两个月的工资。”在罗女士的记忆中,当时人们打家具选用杉木、桦木的居多,还有一种樟木也很受欢迎,因为有一种香味,做成的箱子,用来放衣服等,可以防虫蛀。在她看来,无论是“国民床单”还是老式家具,不仅仅是简单的物品,更多的是承载了人们对那个年代的特殊情感和记忆。
相关知识
那些年,我们一起用过的“国民床单”
CHIRRI: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色彩
一条让家具人值得反思的“国民床单”
一条让家具人反思的“国民床单”
国民床单:打捞沉没的家纺行业声音
国民风家居业走红能否换回好质量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乒乓球男神…结婚啦!
那些年,迪森小松鼠做过的公益
那些年,我们一起等待的好烟机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校园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