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海福乐史威尔:一个热爱中国美食和历史的冒险家

海福乐史威尔:一个热爱中国美食和历史的冒险家

https://m.biud.com.cn 2013年01月18日14:46 家居装修知识网  
海福乐五金中国区总裁兼CEO史威尔先生
海福乐五金中国区总裁兼CEO史威尔先生

  背景:海福乐五金中国区总裁兼CEO史威尔先生近日做客搜狐家居演播室,与大家分享了今年海福乐的成绩以及对近几年市场目标和对明年市场的展望,同时史威尔先生也表示了自己是一个地道的“中国迷”,对于中国的热爱,以及对如何当好一个优秀职业经理人的理解,让史威尔先生成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外资家居品牌代言人。

  嘉宾:海福乐五金(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CEO 史威尔先生

  时间:2012年12月6日

  地点:搜狐网络大厦演播室

  记者:搜狐家居 刘丽娜

  海福乐将在中国加大零售渠道建设

  【记者】首先欢迎您第一次做客搜狐家居,非常感谢。

  【史威尔】这应该是我第二次来搜狐了,我好几年前来过一次。我非常高兴今天能到搜狐来做客。

  【记者】非常感谢,我们首先想跟您聊关于市场的问题,对于中国本土家具企业来说,2012年是非常惨淡的一年。作为一个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对于今年市场的感受是不是跟他们也一样?

  【史威尔】这个可以说是又可说不是,因为我知道很多中国的企业今年的情况不是很好,这可能也是因为世界的经济环境的问题,很多公司的出口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很多家具企业做出口,因为经济环境不好,所以他的出口受到了影响。我们也感觉我们很多客户他们的订量比以前下降了,因为他们本身的生产也有所下降。我们公司没有受到特别大的影响,因为我们不只是有家具企业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另外还有很多工程项目。我们家具部分和建筑工程的部分是一个平衡,这方面不好了,另一方面会增长,总体而言是不错的。

  【记者】请您谈一谈海福乐在今年中国市场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站在年尾的时候回顾一下整个2012年海福乐做了几件比较大的事情。

  【史威尔】首先,虽然今年经济形势不是特别好,但是我们其实还是保持了我们的增长。第二点,我们今年要大力发展零售,今年我们做了很多前期的准备工作。第三点,市场营销方面,我们今年也做了很多的准备,想明年大力地做一些营销方面的活动。说到市场营销方面,具体我们做的是有一个移动展厅大巴,今年下半年开始了全国的巡游。另外,我们的网站要做一个全面的更新。

  【记者】刚刚您提到今年是加大零售业绩,可不可以谈一谈现在海福乐在中国的渠道部署是怎样的,以及如果要发展零售,在渠道这方面会不会有相当大的改进和扩展?

  【史威尔】我们大约在八十多年前只是做家具五金的部分,在中国我们加入了建筑的部分做一些项目。家具客户部分和建筑项目部分是我们非常并重的两个部分,所以他需要不一样的销售团队和销售的方式。现在我们准备加大零售方面的投入,零售方面与家具客户的渠道,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的渠道又是完全不一样的,甭管是市场还是销售,各个方面都不一样,所以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像我们家具部分占到我们销售额的45%,我们工程项目方面,建筑五金方面占到47%左右,现在零售可能只占到5%左右。我们的想法是,我们建筑、家具和零售方面,三部分达到同样的份额比重,我们现在正在向零售方面努力。

  看好中国二三线城市消费市场

  【记者】很多外籍企业可能会定位比较高端一点,瞄准中国一些大型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海福乐对中国二三线城市是不是也打算进入,或者对这部分的发展有一定的考虑?

  【史威尔】肯定是的,我们的目标是向全国各地都发展,目标是全国各地的客户。我们的策略是最先开始是大型城市,比如广州、上海、北京,前几年在成都建立了分公司,这几个分公司都有自己的仓库,会有自己的库存,这样能够很快速的向他周围一些客户发货。第二步,我们向这几个核心城市的周围扩张,在二线城市有我们的销售办公室。第三步,从二线城市向更多区域的城市辐射。我们现在已经在很多城市都有海福乐的身影了,但我们的目标是全国各个城市都能看到海福乐。

  【记者】我听您的意思北京、上海、成都应该是建立区域中心的辐射,可不可以用数据透露一下今年这些区域哪个部分增长比较快一些?

  【史威尔】首先我想说,比如这个行业很多公司把总部设在上海,而且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地方,他相当于是一个经济中心,或者家具行业、地产行业的一个中心。但是我们是总部在北京,当然其中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但是我们也很高兴在北京。所以对我们海福乐来说,上海其实他们的业绩目前是最好的,北京和广州是在一个水平线上基本相似,成都的增长是非常迅速的。

  【记者】刚刚您提到说明年开始要加大零售市场渠道的开发,对于中国很多企业来说,他们现在的感受是零售市场相当的不好,但他们会加大工程方面的投入,在那边会做一些增长点,为什么这两种类型的企业会感受如此不一样?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请您谈一谈。

  【史威尔】我们进行了一些市场的调研,通过对市场的了解或研究,我们觉得在零售市场方面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我们想与更多的消费者进行接触。目前我们在中国有32家特许零售店,在未来几年内,我们相信能增长到500家。现在我们在大力准备向零售市场发展,同时我们也不会减弱工程项目的投入。对零售方面我们会增加一些新的产品线和产品,让他们也能够向工程和家具方面同样享受非常好的产品。对于我们来说,不是说只有零售就没有工程项目了,而是说几方面会并重。

  明年中国将继续关注内销市场

  【记者】能不能给我们透露一下明年海福乐在中国市场发展计划和目标?

  【史威尔】通常我们有个长期的计划,我们会按照这个长期的计划一步步往下执行。我们不是每年都有一个新的计划,而是根据我们长期计划,逐步的深入执行。首先第一步是地域上的发展,我们要让全国更多的省份有海福乐的身影。第二步,向中国市场引入更多的产品。目前在中国市场我们销售的只有五六千种产品,但是在德国我们销售的产品有十万余种,所以其实我们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只是一个初期,一个开始。第三步,我们会三方面共同发展,家具、建筑、项目,还有零售业。第四点,在市场营销上我们做了很多的准备,我们将投入更多。说到市场营销方面具体的执行,我们可能会开设更多的设计体验馆,参加更多的展会,我们移动展厅大巴将在全国巡展。另外,更多在网络上和平面上的推广和广告。

  【记者】如果要谈明年中国市场,您觉得市场中国大概是什么样的发展?最近几年是否发现中国消费者有一些消费习惯上的改变?

  【史威尔】今年市场大家都感觉比较困难,刚才提到了有出口的问题还有政府的调控。我觉得明年大家可能会更多的关注到中国本土市场。关于五金市场,可能大家的关注点要从出口转到内销。另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倾向于刺激消费,让大家更多的本土消费。第三点,因为今年十八大高层变动现在已经完成了,大家可能更有信心,局面更加稳定,大家可能会有更多的消费。明年的中国市场会更加好,我不想用“复苏”这样的词,因为中国市场一直是比较好的。明年我觉得会更好,出口更多是关注国内的市场。

  我想说一点,有一点发生的很好。之前中国经济发展一直很迅速,太顺利了,没有任何的问题。之前他们只专注生产,销售的很好。但现在遇到了一些难题和困难,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想法在背后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中国的市场会变的更好,企业会变的更加的强大。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会倒闭、会关门,但是一些很好的公司会变的更加强大。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所有企业都是向上的发展,大家都是在不断的壮大。通过现在这点小的危机,大家更能思考企业的策略,企业产品的质量、定价,这样会变的更好。明年我非常的乐观,觉得是一个好年,对企业来说也是,对中国消费者来说也是这样。

  爱中国历史、爱美食的史威尔先生——




  爱中国历史、爱美食的史威尔先生——

  【记者】我们聊完市场聊一点轻松的话题,您在中国生活了多长时间?这里的环境和人对您最大的印象是什么?

  【史威尔】我现在在中国已经居住了近十年,但是我还没有住够。我要在中国继续生活下去,最大的问题是我不太会说中文,我必须承认我不能说中文失去了与大家直接沟通,更加融入这个文化的过程。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中国,喜欢这个文化,还会在这儿继续待下去。首先,中国这个国家非常的吸引我,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食物,美景和环境完全跟德国不一样,我对这一些非常兴奋。第二点,同样重要的是中国的人民,中国的人民非常的友好,非常的友善,这使我在中国生活非常舒服。我在亚洲已经生活了27年,在中国我觉得非常的舒适,环境感觉像在家一样。另外,我觉得德国人和中国人之间有一种联系,德国与中国人中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比如在想法上。我觉得我自己也像一个中国人一样,甭管在想法上,还是在思维上与中国人都很接近,很一致,所以我自己感觉自己也是一个中国人,只是看起来不一样。在中国感觉像在家一样,很舒心。中国人跟我一样有一些保守,思维的方式也很一样。

  【记者】您刚刚说在中国住了快十年,一直没有学过这边的语言,我想您平时也听过很的中文,听的最熟的中国的单词是什么?

  【史威尔】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说几句,我原来在日本工作过,那时候下决心要学日本。在澳大利亚工作过,要学英语,把英语变的更完美。在香港工作过,要学那边人说广东话,有在上海工作过,那边人说上海话,现在来北京他们说普通话,我的太太又是韩国人,我现在不太想学语言了。

  【记者】被各种语言折磨着。

  【史威尔】有一定的原因,所以我现在不太想学中文了。

  【记者】要打理一个从国外进入到中国的外企品牌,是不是会有很多的挫折和困难?可不可以挑其中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故事讲述一下。

  【史威尔】有一些品牌可能觉得直接把国外运作的方式嫁接到中国,但是我觉得这个方式可能不是很好。一个国外的品牌来中国他可以带来他的品牌,带来他的产品,但是他也必须要了解中国的市场,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人怎么样做生意。一些国外的公司来到中国,希望中国市场或人能够适应我们的做法,其实应该是我们适应中国的市场,做出一些调整和改变。有时候一些品牌管理者觉得很困惑,为什么中国人,或者中国市场不能这样做,不能实现他们的要求?其实应该是反过来,应该他们来调整适应中国的文化和市场。

  【记者】在工作上和生活上,分别能够给您带来成就感的是什么?

  【史威尔】在工作上我能感觉到,如果这个公司能够运作的很成功,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我能感觉到员工和所有人都能很努力的工作。海福乐对于我来说像一个家一样,我能够看到公司的同事不断的进步,他们在不断的发展,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

  在生活上,我非常高兴我的家人能跟我在一起,但是我的大女儿今年20岁了,离开了我们到澳大利亚读书。我觉得有些遗憾不能常年在一起了,但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另外,我经常能做一些旅行,在中国发现一些比较新奇的东西,这是我很喜欢的。

  【记者】人可能都会有很多面性上,基本上来讲您是比较善于挑战冒险的人,还是比较保守的人?

  【史威尔】作为我自己本身来说,我是非常乐观的一个人,非常喜欢冒险的一个人。但是从日常生活来讲,我是一个很现实,很脚踏实地的一个人,不是一个成天幻想,或者不实际的人。但是在工作中,我是一个偏向于保守的人,这可能是因为我是做财务出身的原因,只接受经过一定计算的合理风险。

  【记者】所以总体来看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

  【史威尔】总体来说我是一个乐观的,接受可控风险的人。

  【记者】我们的平台特别关注职业经理人这部分人群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家居的职业经理人,您可不可以用您很丰富的经验,给我们中国一些年轻的职业经理人一些建议?

  【史威尔】第一点,积攒更多的经验。我也是从年轻的职业经理人发展出来的,我记得在25岁的时候在不同的国家工作,积攒不同的知识,对年轻的经理人非常重要的一点,能接受更多的挑战,积累更多的经验,面对问题和难题。最容易的路,或者最捷径的路不一定是最好的路,所有人都要面对一些困难和挑战发展自己。即使犯错误也不是不好的事情,大家通过犯错误可以学到很多,能够不断的调整自己,帮助自己成长。如果一个人只想一帆风顺,这不是一件好事情。也许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一帆风顺你会觉得很舒服,很自在,但是从长远来讲这不是一件好事。只有通过你不断遇到挑战和困难解决问题,才在长远才能够更加的舒适和自如。我想给那些看到这个文章的人,有兴趣听我讲的人一个建议,寻找一些挑战,多一些变化,不要只待在自己比较舒适的区域里。如果在你现在现有工作的范围内,你觉得没有变化很自在,也许这时候需要你换工作或调整的时候。但不要为了钱换工作,而是要为了新的挑战而换工作。只有这样在你回头看的时候,你才会觉得我今后的路没有问题,任何的困难我都能接受挑战。只有这样你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遇到任何问题都不怕,能有一些收获。这个好像在你做拼图的样子,你在年轻的时候只是看到了这一小块,但是当你不断得逞长以后,你渐渐会看到整个这个图的形状,你感受到这是一个完整的画面。这就是我的建议,面对挑战做出一些改变,只要只选择最轻松,最自在的工作。

  【记者】这个经验不仅对职业经理人,对我们普通工作者也会有很多的建议。

  【史威尔】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是一样,可能你做出一些改变,或者接受挑战的时候你会觉得好像自己走入了一个低谷,遇到很多困难很多问题。当你慢慢走出这个低谷的时候你在不断的成长,在这个隧道的终端你总会看到希望和阳光。还有一条,行动力,要积极的面对生活,不能坐着等着别人给你提供什么,而是你要自己主动掌控往哪边走。

  【记者】你来中国很多年,发现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跟中国不太一样,中国员工是不是跟您的理念有冲突的地方?

  【史威尔】有一点我到现在还是有一定的想法,我觉得我自己不是很有耐心。通过这些年的沉淀和经历,我觉得比原来平静了很多,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没有耐心,容易急躁,可能大家对时间观念不太一样的。在德国时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而且和这个感觉不一样的是,在德国时间是非常宝贵,非常重要,大家都非常的准时。但是在中国我觉得时间观念完全不一样,有的时候我非常的着急,不能再等了,要非常得快。我觉得应该很快的完成的事情,可能还要一年、一个月,有很长的时间,我觉得这一点还是有一些难接受。

  【记者】在您和员工以及合作伙伴之间,这么多年比如在时间观念上是您改变他们,还是他们改变您?

  【史威尔】这是相互的作用,每天我也需要一些改变,做出一些新的东西,慢慢的做出改变。同时,我相信我身边的人也在慢慢接受我的观念,我的一些做法。我通过我的经验影响到别人,不止用这种方式做事情,还有其他的方式。这也是我觉得在中国工作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有很多的交流,我也会学到一些新的东西。我觉得中国人也非常的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且对新鲜事物很开放,如果他们很容易吸收一些新的做法和行为,挑选其中喜欢和适合自己的采用。

  【记者】刚刚提到您自己觉得是没有什么耐心的人,您会不会有一些减压的方法,比如在工作之余你会不会有一些特殊的运动和爱好?

  【史威尔】这对我来说不是很大的压力,我也经常会做一些运动。在中国工作并没有感到非常大的压力,我不会觉得有什么压抑和不愉快,工作我还是觉得很舒服。

  【记者】您有什么喜欢的运动吗?

  【史威尔】我喜欢做一些慢跑,因为我很喜欢吃。我在澳大利亚生活了很多年,我的家人也都是澳大利亚籍贯,所以我在澳大利亚做了很多(英文),在澳大利亚是一个很普遍的活动,只有澳大利亚懂这个词,因为那边很多自然风光,与自然接触,在绿色的环境中做一些活动。在我休假或回到澳大利亚的时候,我会在自然环境中做烧烤,或者与家人一起度过很多时光。

  【记者】我个人特别想知道您是否喜欢,或者最喜欢一两样地区我们中国特色的东西,比如筷子、茶叶,中国古典音乐,或者字画之类的。

  【史威尔】我比较喜欢中国的历史,因为中国与其他民族相比有着最悠久的历史,这些历史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都有沉淀和反应。另外一些习俗和传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这些传统的做法有很多很深的文化背景,从传统文化有一个原因,为什么大家会这样做。另外一点中国的食物我是特别喜欢的,每个区域都不一样,有自己的特色。如果让我选一样,我可能会选中国的食物来回答你的问题,在每一个区域的食物中,地方特色和一定的文化传承在里面。像一些国家没有那么深的历史,他们主要是吃快餐。

  【记者】您有没有最喜欢的一道菜,或者觉得最有趣的一道菜?

  【史威尔】这个很难分,因为可能有的美食我都不知道它们的名字,所以我非常喜欢与中国人一块儿出去,发现不同的食物。我很幸运在中国不同的三个区域生活过,在香港,有很多美丽的糕点和点心。在上海也是非常精致的食物,现在在北京也是北方的食物。还有四川这些辣的美食,在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的特色,不同的风格。

  【记者】我们今天访问就到此结束,谢谢史威尔先生。

  【史威尔】谢谢。

相关知识

海福乐史威尔:一个热爱中国美食和历史的冒险家
海福乐史威尔:智能化将是五金行业必然发展趋势
海福乐2016财报:集团营收提升3.1%,美国、印度市场表现突出
海福乐房小菲:品质与服务取胜 发展战略联盟
海福乐电动五金系列:化静为动 演绎美好生活
海福乐五金Mr.Bernd:坚持德国品质 拥抱“简•捷”设计
海福乐Mr.Bernd Fahner:专注“品质+服务”
海福乐Mr.Bernd Fahner:坚持德国设计 深耕人性化品质服务
史威尔:未来10年海福乐中国力争做到第一
史威尔:海福乐的思维不限于国界,只从顾客需求出发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海福乐史威尔:一个热爱中国美食和历史的冒险家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20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