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家纺流行“纺概念” 有功能夸大之嫌

家纺流行“纺概念” 有功能夸大之嫌

https://m.biud.com.cn 2013年02月25日10:57 家居装修知识网  

    美肤、磁疗、安眠,缔造睡眠新概念。”这可不是什么保健品的宣传语,而是一些家纺产品标称的“新功能”。在一些大型商场、超市发现,被子、枕头等家纺产品热衷打概念牌,虽然产品卖得很贵,但商家在解释其“神奇”的功能时常含糊其辞,有夸大宣传的嫌疑。
  
  新概念频出
  
  在北京世纪金源SHOPPINGMALL(超大规模购物中心),床上用品已不仅仅满足于保暖功能,磁疗被、美容被、远红外被等产品琳琅满目,新概念频出,让人们看得眼花缭乱。
  
  “一床标价1699元的被子说是负离子抗菌,标价1768元一床的还写着亲肤美容……现在的被子花样儿真多,价钱也够瞧的。”在商场里转了一大圈,本想买床普通七孔被的王女士愣是没敢出手。
  
  看到笔者对高端产品感兴趣,一位销售员马上推荐了一款被子,称其能“美肤、磁疗、安眠,缔造睡眠新概念”,价格高达2300元/床。至于被子为什么会有这些神奇的功能,销售员说:“我也不清楚,厂家的宣传材料上就是这样写的。”
  
  此外,该商场还有许多声称用薰衣草、木棉、决明子、野菊花等药材做成的保健枕头,每个价格从40元到1000多元不等。更有一款美容枕称其能在睡眠中调整女性身体机能,通过控制激素分泌,能够滋润营养皮肤、促进血液循环……
  
  有功能夸大之嫌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只有关于发射远红外线、产生磁场的保健功能纺织品的相关生产标准,而对于宣称有其他功效的家纺用品,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生产标准,多数是忽悠。即使是远红外被子,也没有商家宣传的那么神奇。
  
  一位销售远红外被子的工作人员说,他们的被子采用的是远红外聚酯纤维,可以促进人体血液的微循环,增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更重要的是,远红外线能和空气中的水分子产生共振,让其变成独立的水分子,从而提高人体的含氧量,提升细胞的活力。虽然其说得很玄乎,但是在该产品的包装上只有“远红外”三个字,却没有看到对这些功能的表述。
  
  调查发现,很多购买远红外被子的消费者都是冲着保健功能去的。北京消费者贺先生说:“平时工作忙也没时间去健身,都说远红外的东西有保健作用,晚上盖这种被子,希望能有点儿效果。”另一位消费者表示,自己买远红外被子是送给父母的。“一般的被子家里都有,之所以买这种被子,就是看中它的保健功能,想让老人家开心一下。”
  
  那么,远红外被子是否像商家宣传的那样神奇呢?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乔得径表示,远红外的功能其实是被夸大了。因为从理论上来说,任何物体都能产生远红外辐射,只是激发的温度不同。通常情况下,远红外保暖被都是依靠织进被子里的陶瓷纤维发射远红外线,而陶瓷纤维只有在40℃~50℃的温度下才能被激发出大量的远红外线。也就是说,若想让被子产生远红外辐射,所需温度至少要到40℃以上,而人体温度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么高。
  
  购买勿盲目跟风
  
  也有一些消费者对这种功能性家纺品表示质疑。北京通州赵先生认为:“这些宣传得天花乱坠的产品太花哨,不实在,效果也没有保证,还是选择普通的产品让人放心,免得多花冤枉钱!”
  
  正在家乐福超市购买七孔被的王阿姨表示,她还是习惯用普通被子。她说:“上了年纪睡眠质量就不太好,儿媳妇专门给我买了一床安眠被,但是我闻不惯那个味儿,觉得还是用普通的被子舒服。”
  
  业内专家指出,对于这些炒作各种概念的家纺用品,消费者一定要理性购买,切勿盲目跟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表示,市场上的被子大体上可分为3类:一类是利用动物纤维做的羊绒被、羽绒被等;一类是蚕丝被;还有一类是以九孔被、七孔被等命名的中空纤维被。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尝试将更多的科技成分加入到产品中,以增加产品的性价比。但是,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那些噱头十足的“大豆纤维”“纤丝鹅绒”等在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对提升产品性能起到的作用也缺乏认定。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被子时,一定不要被花哨的名称所迷惑,看成分表才是最佳的选择。一般来讲,每床300元左右的化纤被、棉被是比较适中的选择。

相关知识

家纺流行“纺概念” 有功能夸大之嫌
家纺流行“纺概念” 有功能夸大之嫌
家纺流行“纺概念” 神奇功效有夸大宣传嫌疑
概念风吹晕消费者 功能性家纺品爱忽悠
概念风吹晕消费者 功能性家纺品爱忽悠
概念风吹晕消费者 “功能性”家纺品爱忽悠
功能性家纺产品爱忽悠
地板伴侣全能功效有夸大之嫌
地板伴侣号称“全能” 专家提示有夸大之嫌
合理选择保健家纺 温馨呵护舒适睡眠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家纺流行“纺概念” 有功能夸大之嫌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217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