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传承德国品质 凯迪仕用智能科技守护家门

传承德国品质 凯迪仕用智能科技守护家门

https://m.biud.com.cn 2013年02月27日16:09 家居装修知识网  

  德国人对机械产品仿佛有着天生的爱好和追求,他们不仅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而且他们把看似普通的门锁也当变成了精密的机械设备,引领着世界制锁业的潮流。凯迪仕(Kaadas)品牌就诞生于1972年的德国锁具之都费尔贝特市(Velbert),2009年WaSu公司将这一德国高端智能锁具品牌带到了中国。正如德国汽车以良好的性能赢得中国人的信赖一样,凯迪仕智能锁一进引入,便在中国高端智能锁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目前凯迪仕中国在北京拥有智能研发中心,在上海拥有营销中心,在深圳和温州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公司严格按照德国原厂的标准执行其品质管理,让中国消费者体会到了原汁原味的德国智能锁第一品牌”KAADAS”的品质。

  那么凯迪仕智能锁到底用什么“杀手锏”快速占领中国高端智能锁市场呢?本文将为你揭开凯迪仕的成功秘诀。

  秘诀一:拥有六大核心技术的产品

  据了解,中国自2002年以来,指纹识别技术产品就占据了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市场超过80%的份额。到了2005年中国指纹识别市场就达到了50亿人民币,其中指纹锁产品的市场份额超过其中的30%。但是一把合格的、含有指纹识别技术的智能锁,须采用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芯片和高标准的安装材料,这就决定了要想占领高端智能锁市场,制锁企业必须拥有核心技术。凯迪仕智能锁因为因为源自德国,所以其产品就具备了该品牌的6大核心技术,即四合一通用专利锁体、生物识别技术、触点技术、k+k安全验证技术、虚位密码和自定义门卡技术。这6大技术不仅让凯迪仕智能锁安全系数非常高,而且也让凯迪仕智能锁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这六大技术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受篇幅所致,在此仅举一个例子。即四合一通用专用锁体。这个锁体针对国内防盗门特点进行研发改进,完全符合国内甲级防盗门13点防盗要求。拥有两大独特部件:防锯锁舌和防盗门天地杆连接轴。防锯锁舌具有一键锁死功能,屋内反锁,屋外任何方式均不能开启,更加保障安全。而防盗门的天地杆是国内防盗门的特有部件,凯迪仕进入国内后,专门研发的天地杆连接轴,则能把防盗门上此功能完美实现。把手上提,天地杆即可伸出,它让凯迪仕智能锁能够配套国内95 %以上的品牌防盗门。该锁体拥有全锁五防、多点闭锁、防锯套专利,没有无右外开、右内开、左外开、左内开之分,真正实现了一锁通用。

  这一融智慧、安全于一体的锁体,配合凯迪仕智能锁电容式触屏、钻化玻璃面板等其它产品亮点,让凯迪仕成为了安全智能锁的代名词。

  秘诀二:国内唯一的国家级产品检测实验室

  虽然拥有核心技术,但是凯迪仕却秉承了德国人严谨的作风,对产品质量始终一严格把关,凯迪仕在国内建造了唯一的国家级产品检测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被挑选出来的样品会经过电子仪器、多功能、抗静电、斜舌寿命、抗冲击等多项测试。技术人员会对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为提升锁具的品质提供依据。

  正因为有了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凯迪仕在中国的旗下所有产品通过了欧洲CE、德国GS、VDE、美国UL认证和国内质检部门的超常检测。企业每年申请各类专利达100多余项。

  秘诀三:完善的服务体系

  好的产品要有好的服务保驾护航,进行市场推广。据介绍,安装凯迪仕智能锁的安装人员都进过凯迪仕企业专业培训。进入客户家安装门锁时都会穿统一制服,自备鞋套,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安装服务。正因为有了规范的管理体系,所以凯迪仕智能锁承接北京中信国安大厦、北京中国工商银行、上海预防中心、南京奥体中心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东外滩一号、铂金湾等高档楼盘里,畅销不衰。

  尾声:相对于传统的门禁锁具,科技含量高的智能锁应用优势极其明显。随着消费者对智能锁认知的提升,市场对智能锁的认可,以及销售网络的建立,指纹锁必然会对传统锁具市场产生革命性的冲击。具有德国品质的凯迪仕智能锁,其核心技术、品质保障和服务体系,让其在市场上独树一帜,为消费者演绎出了充满德国精工品质的“金锁记”,它势必会为中国制锁业带来一股新风潮。

相关知识

传承德国品质 凯迪仕用智能科技守护家门
Kaadas凯迪仕智能锁荣获六项行业权威大奖 上榜行业白皮书
技术闪耀.创享全球——凯迪仕引领智能安防展
惊呆了!阿里巴巴联合凯迪仕热销智能锁10万套
众志成城再谱新篇章 2013凯迪仕经销商大会圆满成功
凯迪仕江珊:用互联网思维做智能门锁
以旧换新 凯迪仕指纹锁开启智能新生活
凯迪仕智能锁 创新科技改变生活
凯迪仕指纹锁 提升家居安全感
喜迎国庆 凯迪仕指纹锁以旧换新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传承德国品质 凯迪仕用智能科技守护家门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217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