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飞利浦照明与气候组织携手构筑中国式"宜居城市"

飞利浦照明与气候组织携手构筑中国式"宜居城市"

https://m.biud.com.cn 2011年07月05日16:13 家居装修知识网  

  5月13日,由气候组织主办、飞利浦照明协办的“城市.灯光.居民 - LED全球城市峰会苏州论坛”在苏州举行。会上,众多国内外政府官员和代表汇聚一堂,交流城市未来的照明理念,并分享中外城市在LED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在室外照明中的应用实例。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电力电信处耿波副处长、气候组织全球照明项目总监 Philip Jessup、飞利浦灯具事业部亚太区副总裁VAIDYANATHAN Chandra、伦敦市政府顾问Philip Thress等均出席了会议。

  气候组织是一家独立的国际非政府、非赢利组织,专注于推动全球清洁革命与低碳发展,旗下的半导体照明项目- Global LED Lightsavers Partnership,旨在搭建伙伴城市间针对 进行长时间的实地监测、并协助加强全球伙伴城市对于城市照明规划和智能控制技术的深入了解。项目二期将通过对应用模式的研究和政策工具箱的开发与推广,促进全球伙伴城市LED照明的规模化应用。

  “LED 全球城市代表峰会”由气候组织发起并组织,第一届于2010年在美国举办,此次苏州论坛是2011年上海峰会的主题论坛之一。会上来自美国纽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加拿大多伦多市等国际城市主管室外照明的政府代表,来自甘肃、深圳、石家庄、苏州、洛阳等省市的国内城市代表,以及飞利浦照明的代表等,就LED在城市照明中应用的具体案例,和与会者分享在应用LED技术及智能控制在室外照明的经验,以及照明在建设宜居城市中所起的作用。

  如何推动城市化健康快速发展,构建和谐宜居城市,正成为各个城市发展的主要课题。城市化建设,不仅要以经济水平作为衡量指标,更要重视以人为本、为居民提供舒适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理念。对于城市照明来说,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明亮舒适的照明环境,更塑造了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城市形象。而LED照明技术不仅在促进城市节能减排、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在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上因为其智能化的先天优势,而受到更多城市规划和建设者的青睐。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在积极制定城市照明规划,在建设发展可持续宜居典范上获得了很多宝贵经验。苏州作为气候组织Global LED Lightsavers Partnership 项目的伙伴城市之一,在2009年即制定了《苏州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规定苏州古城区夜景主要以素色光为主,高新区、工业园区等以白、黄光为主,完整表现中国传统江南水乡建筑的同时,还可展示苏州市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创造具有苏州特色的宜居城市。

  作为世界照明行业的领跑者,飞利浦坚持“灯光轻松提升生活”的理念,一直以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加快绿色节能产品的开发推广,更是将LED在灵活性、智能化和高效上的优越性能与创意完美结合,提出了“城市·居民·灯光”白皮书计划,突出了创意性绿色宜居城市的理念。

  在本次苏州论坛上,飞利浦照明用实例向与会者展现了灯光在提升城市形象、建设宜居城市中的战略性作用,勾勒了LED如何构建出流光溢彩的城市形象。苏州目前最大的综合性文化场馆——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整个建筑外立面的照明均采用了近两万套飞利浦LED灯具,构筑了艺术中心最独具一格的夜间景观。昆山企业科技园道路,安装了飞利浦Clearline LED路灯,具备出色的节能性,不但实现了道路的绿色换装,还能使人们能更加安全的享受夜晚城市的精彩,成为昆山市节能减排的新形象。

  飞利浦照明大中华区总经理梁汉峰表示:“借助此次与气候组织的合作,飞利浦照明很高兴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共同探讨照明在宜居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实施的方案。飞利浦一直以来致力于将先进的照明科技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构建符合中国城市真正所需的解决方案,来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幸福感。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们愿意与中国更多的城市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相关知识

飞利浦照明与气候组织携手构筑中国式"宜居城市"
飞利浦照明出席“气候变化商界首脑峰会
飞利浦照明与山西省长治市签署LED战略合作意向书
  飞利浦照明与京东旗下“叮咚音箱”签署合作 正式成为“Hue之友”合作伙伴
飞利浦照明助力贵阳低碳生态发展之路
飞利浦出售飞利浦照明12%股份 进帐逾5亿欧元
飞利浦照明携手气候组织构筑中国"宜居城市"
飞利浦携手顶级设计师 探寻家居照明绿色未来
飞利浦照明携手CUMULUS打造青年创意平台
飞利浦照明亮相广州国际照明展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飞利浦照明与气候组织携手构筑中国式"宜居城市"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24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