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节能灯选购常识揭秘 勿让次货充好货

节能灯选购常识揭秘 勿让次货充好货

https://m.biud.com.cn 2013年07月19日18:17 家居装修知识网  

    节能灯的亮度、寿命比一般的白炽灯泡优越,尤其是在省电上口碑极佳。节能灯有U型、螺旋型、花瓣型等,功率从3瓦到40瓦不等。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不同产地的节能灯价格相差很大。筒灯、吊灯、吸顶灯等灯具中一般都能安装节能灯。节能灯一般不适合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使用,浴室和厨房应尽量避免使用节能灯。

节能灯选购常识揭秘勿让次货充好货

    买节能灯要到有保证的灯饰市场,要首选知名品牌,并确认产品包装完整,标志齐全。外包装上通常对节能灯的寿命、显色性、正确安装位置做出说明。节能灯分卤粉和三基色粉两种,三基色粉比卤粉的综合性能优越,有的商家把卤粉的当成三基色粉的卖,欺骗消费。如何在灯具店琳琅满目的节能灯中选购自己满意的产品呢?通过“七看”可鉴别节能灯的优劣,介绍如下。

    一看包装和商标

    国家强制要求节能灯产品在外包装上标出以下内容:来源标志、额定电压、电压范围、额定功率、额定频率。在灯上、包装上,或在使用说明书上标注关于灯的电流、以及其他与安全使用有关的补充说明。一般说来,优质产品的商标印刷质量好,字体清晰,不易脱落,用软湿布擦拭,标志清晰可辨,不易擦掉,有生产厂家的商标及相关认证标志。伪劣产品印刷质量差,字体模糊,易擦除,无生产厂家的商标及相关认证标志。

    二看塑料件质量

    节能灯的塑料外壳必须用阻燃型工程塑料制成,优点是:耐热阻燃、电绝缘性好,硬度高、刚性好、耐开裂、容易印刷、洁白不变色。缺点是:成本稍贵。普通塑料禁止用于节能灯的生产。而伪劣产品采用中低档塑料,其耐热性、阻燃性等不符合标准要求,质脆易开裂、易变黄褪色,存在安全隐患。

    三看灯管外观

    把多只灯管放在一起比较,灯管形状和尺寸一致性较好的多是大规模生产的产品,质量有保证。同时外壳不能有裂缝、松动,封口处不应有被撬过的痕迹,在安装、拆卸过程中,灯头不应有松动,歪头现象。

    四看灯管荧光粉

    优质产品采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涂层,它发光效率高,显色指数高,热稳定性好,抗185nm紫外线引起的光衰,寿命长。一盏优质节能灯相当于3到8个劣质节能灯的使用时间,但价格高。伪劣产品采用卤粉或稀土三基色荧光粉掺卤粉的混合粉涂层,其发光效率比稀土三基色荧光粉低30%,显色指数低,热稳定性差,光衰严重,寿命短,尤其不适宜用在细管荧光灯中。

    辨别方法如下:

    1、灯光照手心法:让节能灯的灯光照在手心上,如果手心显得红润有血气,则是三基色节能灯;如果显得发青、无血色,则是卤粉节能灯。

    2、看点亮时间法:如果点亮几分钟后,才能达到正常亮度、既明亮又柔和,则是三基色节能灯;如果一经通电,亮度就达到峰值,亮度低、光色发青,显得苍白无力,则是卤粉灯。

节能灯选购常识揭秘勿让次货充好货

    五看电子镇流器的质量

    优质产品经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并选用优质电子元件生产,工作时发热量小、功率因数高、装有滤波器件,谐波含量低,对用电设备基本无电磁干扰,设计的工作频率高,基本达到无频闪光源水平,保护了消费者的视力及身体健康。伪劣产品为节省生产成本,通过外购劣质电子镇流器进行组装生产,质量无法保证,故障率高,严重的可能会引发火灾等安全性问题。

    六看工作时的温度

    节能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其温升应很低。否则,节能灯寿命很短。同时,节能灯点亮时,灯管两端发黑,灯丝发红或闪亮,都说明该节能灯存在质量问题。

    七看启动性能

    购买时若有调压器,在断电状态下先把调压器调至150V或调至说明书上的最低启动电压值,装上一只自然放置的节能灯,手和身体远离灯,接通电源最好能一次点燃。因为节能灯启动有两个特性:一是温度越高启动越容易;二是在人体感应的情况下容易启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节能灯一开即亮,这对灯泡寿命不利,节能灯应在其内部设有灯丝预热电路,启动时间0.4秒左右的延时时间。

 更多家庭装修装修知识知识,请参阅装修知识!
(本文由我爱我家小编整理撰写,转载请注明转自我爱我家网!)

相关知识

节能灯选购常识揭秘 勿让次货充好货
毛巾清洁与选购常识
防盗门选购常识 并非越贵越好
识别绿色家具 勿让健康潜藏隐患
勿让美丽的背后潜藏危机 家装灯饰注意健康
装修辅材成隐蔽污染源 勿让其“不定时炸弹”
家装辅材含大量甲醛 勿让成“不定时炸弹”
家居灯具选购常识 打造出温馨浪漫
空净新国标宣贯活动走进青岛海尔普及选购常识
买新不买旧 投影机选购常识解读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节能灯选购常识揭秘 勿让次货充好货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264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