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空气净化,需优先考虑时间维度

空气净化,需优先考虑时间维度

https://m.biud.com.cn 2013年08月21日14:03 家居装修知识网  
   关键词:空气净  北欧净石    

如今,随着空气污染加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空气净化产品已经逐渐从少数人提高生活质量的附加品变为多数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了。但很多人在选择和使用空气净化产品时,往往会产生很多误区。其中,对于净化时间这个因素的忽视和误解,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众所周知,现在空气净化产品分空气净化器和空气净化剂两大类,最简单的区别就是前者需要消耗能源,后者不需要。在空气净化器领域,要求在单位时间(1小时)及匹配面积内进行不低于5次以上的空气循环,即每12分钟内要将所标称的整个室内空间的空气循环过滤一次,如果达不到这个时间标准,就是不合格的。空气净化剂虽然所用原理不同,但净化单位空间所需要的时间也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达到同样净化效果所用时间越短,则功效越高越实用。

有些人并不在乎净化时间这个因素,恰恰源自一种误解,那就是净化产品使用时间越长,净化效果越好,有的人家里24小时开着空气净化器,连吃饭睡觉都不关,有的人时时刻刻都在车里放活性炭,从来不取出来,其实这是一种对净化产品的迷信。

空气净化产品能不能代替通风换气?很多人在使用空气净化产品时,喜欢严格对环境密封,关闭门窗(门窗装修效果图),将小环境与大环境隔绝起来,但空气长期无法对流,对人体绝对有害无利。其实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最快速、经济、环保的方法就是自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速空气污染物的挥发,只不过室外空气质量差的渲染让人们宁愿相信净化产品。且不说长期使用空气净化器的能耗、噪音以及长期使用活性炭的安全隐患等等具体问题,长期使用任何空气净化产品,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致命问题,就是二次污染几率升高。

空气净化剂方面,比如甲醛捕捉剂、装修除味剂等产品需要入住前使用,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化学物质,会对人体有影响, 光触媒材料使用时需要高温的紫外光激活,但强烈的紫外光对人体有害,使用时人应位于室外。

编辑:沙鸥

 
   关键词:空气净  北欧净石    

空气净化器也一样,比如臭氧净化器释放的臭氧虽然可以吸附有害物质,但是臭氧也对人体产生危害,橡胶制品、电线、密封条接触臭氧后会加剧老化。空气净化器忽视清洁反而会变成“污染源”,给空气造成污染,因此要定期清洗除尘器、风机,定期更换过滤网。一旦长时间使用后关闭空气净化器,其内部的病毒、细菌以及微粒粉尘就可能反向释出。所以使用空气净化器依然需定时开窗透风,不能因为空气质量不佳就放弃自然换风。

真的有纯天然完全无害的净化产品吗?肯定没有,只是害处大小的区别,不管用什么净化模式,都不可能完全没有副作用,所以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清洁空气,再配合自然通风和绿色植物,才能将二次污染几率降到最低。

比如国美在线正在热销的北欧净石,作为一种新型空气净化剂,以低廉的价格,良好的吸附效果,赢得了市场青睐。其实北欧净石在同类产品中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净化时间短。北欧净石是一种材料纯天然的稀有矿物晶石,融合瑞士Sanitized技术,能够迅速吸附甲醛、TVOC、氨气、苯等有害气体,使用北欧净石4小时后,普遍存在于鞋柜(鞋柜装修效果图)、衣柜、厨房(厨房装修效果图)中苯,去除率达到88%;藏匿在装修材料、香烟和汽车尾气中的甲醛去除率能达到90%;油烟、冰箱、宠物等会散发的TVOC去除率高达92%;地毯(地毯装修效果图)、地板持续性挥发毒素中含量较高的氨气去除率为95%。与大家此前普遍比较看好的活性炭相比,北欧净石的吸附效率提升了6倍,同样体积的空气净化,使用北欧净石4小时相当于使用活性炭24小时。

24小时连续使用活性炭,有非常大的防火压力,而且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活性炭,质量令人堪忧,吸附能力一般,长期使用反而有可能将吸附的有害物质再次释放,重复污染,而使用北欧净石4小时后,经过自然通风,可以有效避免二次污染。

消费者在选择和使用空气净化产品时,优先考虑时间维度,才能真正实现净化空气的目的,忽视时间,任意延长时间,都可能适得其反。

编辑:沙鸥

相关知识

空气净化,需优先考虑时间维度
空气净化 需优先考虑时间维度
地暖地板市场混乱 安全环保需优先考虑
地暖地板选购慎重 需优先考虑安全环保
WAFATEC入驻盒马鲜生开启净水,空气净化,燃气净化服务
思博润空气净化,践行中国优质制造
雾霾季倒计时,新风空气净化品牌哪个好?
70-100㎡彻底清新|“9大法宝”的塔式结构智能缤森空气净化器,突进行业明星席位
呼呼门,从门外引来新风实现空气净化新篇章
LG推出透明可视净化器:空气净化,眼见为实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空气净化,需优先考虑时间维度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274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