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得高记录:比利时QuickStep在中国

得高记录:比利时QuickStep在中国

https://m.biud.com.cn 2013年09月16日14:20 家居装修知识网  

  来自欧洲的进口地板在中国市场赢得越来越多订单,尤其是比利时的几个很实有力的进口地板品牌,占了非常显眼的市场份额,而QuickStep绝对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品牌。

  在很多已经购买这种地板的消费者眼中,它无疑是浑身都是优点,曾经有媒体总结出它的八项优势,包括了超过十倍的防刮擦性、适用于地热系统、抗打击撞击、易打理清洁、优越的防潮性能、可承受烟头炙烫、抵抗紫外线、配套解决方案等。

  从欧洲到中国

  欧洲有几个国家在地板生产上都有独到的技术和工艺,在木材方面也比较讲究,这些国家以比利时、葡萄牙、德国、芬兰为主,QuickStep就是比利时著名厂家UNILIN公司的主打品牌,这家公司成立于1960年,是欧洲复合木地板协会(EPLF)的创始成员。

  在进入中国之前,它已经在欧洲市场上拿下了最好的行业排名,多次获得欧洲地板工业协会的最佳地板奖、最佳工程地板奖。这种品牌基因对它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发挥了相当明显的推动作用。

  得高比利时QUICK-STEP艺术木地板“风采”系列白色凡尔赛

  在国人眼中,欧洲一向与高品质能够划上等号,汽车、时尚、家居建材领域,都诞生了数量众多的世界型公司,比如汽车领域的奔驰、奥迪、宝马、保时捷等,时尚领域的香奈儿、LV、PRADA等等,而QuickStep在地板行业相应地扮演了这样的“领袖型”角色。

  进入中国市场时,与其它一些高端地板一样,并未选择直接开设销售店面,而是采用了总代理商的形式,在国内选择一家有实力的公司进行授权,委托负责市场运营与售后,在这种市场战略下,QuickStep选择了得高。

  而据记者掌握的资料,得高目前是国内最大的进口地板运营商,旗下的进口地板涉及葡萄牙、德国、加拿大、芬兰、比利时等几个国家,代理品牌近十家。

  “得高选择进入中国的时机非常好,在他们进入中国之前,高端消费并未爆发,家居装修与地板品质仅仅在相对少数的消费群体中受到重视,之后,多种经济因素的作用,包括进口地板在内的高端产品进入新的时期,令人瞩目的增长开始。”一位市场分析人士透露。

  在得高的官网上,QuickStep有复合木地板、三层实木地板两大品类,复合木地板包括广板、田园、风采、窈窕、精英、风尚、舒适、乡村、海神、方砖、远景等系列;三层实木地板包括皇宫至尊、都市雅韵、别墅休闲、名爵典雅等系列。

  消费者说

  就整个消费市场来看,消费者对进口地板的认识类同于汽车、奢侈品等,在2、300元及以下的价格区间,很少有消费者考虑到购买进口地板,而在400元及以上的价格区间,基本都会首选进口地板,但能接受这样价位的消费者占比还不是很高,故此,QuickStep地板所面临的属于收入比较高、生活要求高的阶层。

  得高比利时QUICK-STEP艺术木地板“舒适”系列古风橡木

  调研显示,在进口地板的品类中,强化地板仍占据主流地位,即使一些中产阶层,也可能购买QuickStep地板。实木地板、三层实木复合地板扮演了比较高端的角色,基本上占领了绝大部分金字塔尖的地板市场,比如葡萄牙WICANDERS软木地板、芬兰KARELIA三层实木地板等。

  一位北京地区消费者的意见或许有广泛的代表性,他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位盲目崇外的人,之所以买进口地板,主要还是看品质和服务,QuickStep地板之所以能够吸引自己,主要是它的综合性能非常优秀,比如抗撞击、耐磨、防潮、适用于地热等,而且款式非常多,新的潮流与传统的经典,可以营造多种不同的氛围,很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那种。

  事实上,QuickStep® 的设计部门确实把精力放在未来流行趋势上,创造永不过时的产品。这些产品与现代室内装饰流行趋势相适应,忠实地诠释设计师对室内空间的理解,满足业主最内心的需求和愿望表达。

  “质感非常好,我感觉这个品牌不仅仅是在做一款好的地板产品,而是在精心打造一种艺术品,勾勒对理想生活的图画。”一位上海的业主同样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关知识

得高记录:比利时QuickStep在中国
得高比利时QuickStep木地板:欧洲品质
解码得高:进口地板在中国的故事
高文安:通过设计把中国文化融入到生活细节里面
得高比利时QuickStep木地板:来自欧洲的卓越品质
得高比利时PAR-KY地板产品故事
快讯:得高地板于宁荣获2019中国家居百强经理人
业内点评家得宝关店:建材洋超市在中国已失败
家居聚焦:进口家具在中国市场面临“新”挑战
赫拉:意大利房产在中国拉开大幕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得高记录:比利时QuickStep在中国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283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