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继海黄之后大叶黄花梨 点燃收藏市场的新爆点

继海黄之后大叶黄花梨 点燃收藏市场的新爆点

https://m.biud.com.cn 2013年10月14日20:05 家居装修知识网  

  海南黄花梨价格10年涨了400倍,涨幅超过了黄金。黄花梨明式家具早已价值连城,传世的黄花梨明式家具绝大多数都成了巨富的藏品和投资品,李嘉诚曾用上亿元购得一套明式黄花梨中堂,此外,一些平民藏家也借助对黄花梨的持续不断投资,成为崛起的新富豪的也大有人在。不久前,媒体又爆出一位浙江大学的老师,因为十年存积海南黄花梨而成为亿万富翁的新闻。他本属于平民百姓却不知不觉地挣了大钱,靠的就是投资眼光和策略。

  近几年,一种纹理和性能与海南黄花梨媲美,而硬度又在海南黄花梨之上,名为大叶黄花梨的名贵用材出现在家具和收藏的市场上,引来市场的追捧。据了解,这种神奇的木材学名叫——长叶鹊肾,又称金星黄花梨、印尼黄花梨、黄金黄花梨,主产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等地区,生长的环境极为特殊,温度落差大,气候多变。大叶黄花梨之所以精美绝伦,除了具有特殊的气候条件外,最主要的是生长于金矿与铜矿的矿脉上,而它生长的非常缓慢,需要500年至800年才能成材,因其在漫长的生长的过程中,汲取了金矿与铜矿的元素,致使木料中呈现出明显的金丝纹理,漂亮至极,硬度堪比金属。

  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检测定,发现它有四大特点:(一)木材具光泽,无特殊气味和滋味;(二)结构较细腻,均匀,油质感强,刨光、打磨后表面细致、光滑;(三)木质硬重,气干密度为1.1-1.41g/cm3;(四)木材纹理清晰,木纹中夹有深褐色或紫褐色条纹,如行云流水,可见“鬼脸”花纹,而且看不到任何综眼,这是任何名贵木材也达不到的细腻程度,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正因为此,近二、三年来,大叶黄花梨日渐被业内人士所追捧而走俏市场,原材价格也由二、三年前的2万元一吨而涨至目前的25万元一吨,与此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用紫油木、毒漆木、黑毒漆木等材料冒充大叶黄花梨的现象。

  随着大叶黄花梨的身价在家具和收藏市场上的不断攀升,目前,这种独一无二的神奇木材越来越受到更多人士的关注,尤其是用大叶黄花梨制作的家具,更是在高档红木家具中脱颖而出,不论是它的制作工艺,还是雕刻纹饰,无一不蕴藏和传承着中国古典红木家具的精髓。

  大叶黄花梨能飘洋过海来到中国,离不开其发现者——泉州市蔚林木业有限公司。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年份, 蔚林木业的海外矿业公司人员在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地区进行商务考察时,偶然在一座金矿的矿脉上发现一片神奇的原始树木,经向当地人打听,才知道这种树木当地人称之为“比铁还坚硬的木头”,以至于用普通电锯根本无法锯开它。

  在历史上,“大叶黄花梨”曾被指定为印尼皇室贵族大婚专用。

插图
插图

  价格偏低 质地优良 投资正当时

  历史上宫廷家具的主要原材是紫檀、花梨(海南黄花梨)和老红木。喜欢明式家具的人,深知黄花梨之名贵。最近20年里,黄花梨、紫檀等硬木家具的价格升了50至100倍,其中以黄花梨的涨幅最为惊人,越南黄花梨达到500-800万/吨,海南黄花梨达到2000万/顿,如今直径40至60公分的大叶黄花梨价格是每吨25万元人民币,相对于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价格,非常具有投资潜力。钟爱花梨的玩家多钟情于它的色泽、纹理、鬼脸、琥珀纹等,而在大叶黄花梨身上,那些浑然天成的纹理如国画墨迹般飘逸唯美,浓淡于挥洒之间。

  有消费者形象地概括出大叶黄花梨的特点是”具备小叶紫檀的密度、黄花梨漂亮的纹理、金丝楠的琥珀纹”。

  当下,不少人把“大叶黄花梨”视为中国古典家具用材的瑰宝,大叶黄花梨能否成为海南黄花梨的替代品呢?作为一种新材料,以大叶黄花梨目前的价位来说,还是普通百姓和收藏爱好者可以够得着的名品。也正因为它独有的特色优势,终将登上“天价”舞台的潜力,“大叶黄花梨”正在成为投资的新宠。虽然部分消费者对大叶黄花梨家具的消费还有不少观望,但是思想前卫、现代、开放一点的人,凡是接触过大叶黄花梨家具的人都普遍对这种新材料制作的家具喜爱有加,已经渐渐形成一个不可小觑的大叶黄花梨粉丝群,更有人大胆出手淘宝。

相关知识

继海黄之后大叶黄花梨 点燃收藏市场的新爆点
继海黄之后大叶黄花梨 点燃收藏市场新爆点
大叶黄花梨露脸圆国人的 “黄花梨”梦
大叶黄花梨露脸 圆国人的 “黄花梨”梦
“大叶黄花梨”——流淌着历史的血液
大叶黄花梨小凳卖数千 专家称非国标红木范畴
大叶黄花梨家具身价看涨 专家提示投资须谨慎
大叶黄花梨家具身价看涨 投资须谨慎
大叶黄花梨:精致主义的中式生活
大叶黄花梨原木好料每吨已涨到每吨22万元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继海黄之后大叶黄花梨 点燃收藏市场的新爆点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292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