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绿色低碳的新城镇营造”沙龙成功举办

“绿色低碳的新城镇营造”沙龙成功举办

https://m.biud.com.cn 2014年01月10日18:00 家居装修知识网  

2014年1月8日,由CBC(ChinaBuilding Centre 中国建筑中心)主办,《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北京规划建设》杂志社、中国建筑报道网、《安家》杂志社共同协办的“绿色低碳的新城镇营造”沙龙在CBC成功举办。沙龙由《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编、CBC主任彭礼孝先生作开场主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研究所所长、绿色建筑研究室室主任焦舰女士担任特邀学术主持。此次沙龙特别邀请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主任王有为先生,清华大学建筑与技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晔皓先生,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所所长栗铁先生,中国建筑设计咨询公司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郝军先生,北京斯维克可持续发展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珂先生,北京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总裁、设计总监赖军先生,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建筑师、天津市新金融低碳城市设计研究院核心专家任军先生,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所城市规划师张雪松先生,《北京规划建设》副主编周雪梅女士,《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执行主编柳青女士,《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绿色联盟秘书长魏嘉先生以及到场的一百余位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嘉宾。

绿色低碳的新城镇营造沙龙

彭礼孝先生首先做了简短的致辞并宣布本次沙龙正式开始。此后,特邀学术主持人焦舰女士正式拉开帷幕,演讲嘉宾围绕“绿色低碳的新城镇营造” 依次发言。

焦舰女士引用了去年年底中央举行的城镇化工作会议中的“把城市融入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来描述生态城市未来发展的理想,同时,也感谢主办方对于时下热门话题的关注并为大家提供聚在一起讨论的机会,希望主办方今后能提供更多这样的机会及平台,召集绿色政策规范制定、绿色建筑设计、绿色节能技术、暖通、电气、生态城镇规划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探索中国绿色、低碳新城镇发展的新方向。

合影留念

嘉宾合影留念

王有为先生以“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为题,为大家报告了中国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喜人进展,并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国现行的强有力政策。他说标准体系对一个国家的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并表示我国的绿色标准评价体系发展的非常迅速。他认为,评价标准能够迅速出台,与市场对于绿色认可的强烈需求是分不开的。他认为生态城区的建设一定要考虑产业配置,这样才能避免“千城一面”和“产业同质同构”等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他还提到我国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在制定中的一个重要创新,就是在制定不同城市的碳排放标准时,对于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交通比例、建筑类型比重不同所带来的碳排放差异进行全面考量的同时,将排放因子也列入考量范畴,综合地运用单位GDP排放、人均排放、单位地域面积排放这三种碳排量的表征方法进行综合衡量。同时,王有为先生提到,国家领导人非常关注中国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因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方面,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间的差距还很大,并以美国为例,介绍了他们科学性的、有计划的、有目标的以转换能源性质为目的的分区规划,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宋晔皓先生的演讲题目为“现代乡土再认识-夏热冬冷地区农宅测试与思考”。他的发言灵感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江苏省张家港做生态农宅调查研究时的感思。调研团队的研究对象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主,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区域体系人口密集、经济最为发达,农宅建设活动中相对活跃,另一方面是因为建筑师在这个地区进行建筑实践时,往往重视解决夏热问题而忽视冬冷。由此开展了选点研究,对那些普遍存在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沉默的大多数”——朴实的农村自建宅,就住宅的舒适度等方面进行调研。他提到希望更多人能够抛开当地农宅好似文物、艺术品等的看法,切实了解农宅使用者以及农宅运用的现状。在他的研究过程中,依次进行了既有农宅物理性能测试与综合评价、农宅物理性能横向比较与评价、绿色农宅建筑设计策略的梳理与提炼、绿色农宅建筑设计策略的适用性验证与测评。而在谈到对舒适度的评价时,他认为不能忽视人的地域性差别和生活习惯,因此在进行建筑的设计时,对建筑使用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建筑的主观认识和使用感受也是同样重要的。

栗铁先生的发言题目是“走向实用的绿色建筑创作”。他用“由试验到实践,由探索到成熟,由分散到整合”形容了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道路,并认为建筑师在进行绿色建筑创作时应该“因地制宜、创意设计、被动优先、主动优化、超越技术、协同整合”,让绿色成为最初的指导思想,而不只是停留在部分建筑表达上,应将更多的关注度放在乡土建筑、非高科技建筑上,寻求更多有创意的建筑表达。并以设计团队近年来完成的清华大学节能中心、南方绿色建筑技术展示中心、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青岛天人环境集团生态办公楼以及中新生态城天和园一期项目等绿建项目进行具体阐述。

张雪松先生阐述了北京第一个规划实施的生态新区——丰台长辛店生态城的规划和实践,解读了该规划在生态规划理念、方法、技术、政策等方面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分享了创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和方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指标体系和控规的控制引导指标产生背景。长辛店生态城规划的出台迎合了北京市急需政府控制引导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的区域的大背景,因此产业布局伴随着规划产生而产生。长辛店的规划采取了创新的生态规划技术的手段,解决了宏观的生态城市总体目标向中观的用地控规指标转化的问题,并结合城市的控规编制与建设的要求,创新性的提出法定的规划体系和低碳指标,保证把一些绿色低碳的理念和原则纳入到政府的行政许可文件和管理审批流程中。长辛店生态城主要的探索是在于创新规划技术、完善规划制度,制定可实施、可操作、可管理的生态控规,规划深入完整地落实于以生态为目标的控规指标,解决了宏观目标在城市难的问题。长辛店生态新区规划中的理念和手段,在后续北京市规划设计管理的标准中间被采纳,发挥了其首都示范新区的带头作用。

任军先生就新城镇低碳营造中的规划设计、绿色与低碳的量化、新城镇低碳营造中的创新几个方面发表对于绿色低碳新城镇营造的随想。新城镇低碳营造中的规划设计,包括新城镇低碳规划、新城镇产业规划和既有绿色建筑改造三个方面。新城镇低碳规划分别以超高建筑密度而急需进行能效提升的余家堡金融区,以及需要与周边地区进行产业、能源、环境和旅游上互动的上海六灶低碳小镇为例;新城镇产业规划以第四产业的大兴生态产业园的都市农业为例分述生态规划模式创新和绿色建筑创新;既有绿色建筑改造以超高能耗、低成本天友绿色设计中心为例进行介绍。

郝军先生以“造城,还是造市?”为题,探讨了城市规划领域的圈地(造城)和打造产业(造市)之间的关系,分别从以往、变化、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对适合我国的绿色城镇发展之道的思考。在对“以往”的阐述中,主要概括了中国过去的绿色低碳城镇建设项目,“变化”中则提到近年来建设绿色低碳城镇的一些趋势,在“发展”中则是围绕产业、环境、生活方便和文化营造四个方面提出了个人的观点。他认为,在进行城镇规划时,产业也应当有专门的规划;而新型绿色产业的引入应该优先于污染治理、景观绿化和绿色交通被放入城市绿色环境营造的议程;在考虑解决交通能耗的问题时,应该把生活便利性放第一位,用地块内住宅用地和办公用地的比例平衡、完善的服务设施配套和合理的容积率来从源头上减少人们的出行时间和出行距离;在进行规划和建筑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尽力为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李珂先生所任职的北京斯维克可持续发展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属于瑞典SWECO公司。SWECO公司完成过不少国内外知名的绿色建设项目,其中包括成为世界生态城市典范的瑞典哈马碧湖城和明日之城。而从他们的规划实践中所衍生出来的“共生城市(Symbio City)”的理念则成为其他多个国家进行生态城市规划以及生态城市评价评价标准制定的借鉴。他提出,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系统整合、协调发展,生态循环、低碳发展应该是生态城市的核心特征。发言中不仅分享了国外的生态项目,还介绍了SWECO在中国的具体实践。

赖军先生为大家分享了墨臣这些年的在绿色建筑方面的探索,介绍了墨臣的绿色建筑实践项目。他认为真正的绿色建筑应该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绿色建筑建造在面临需要被解决的问题时,应该避免采用高投入、高技术,而是使用常规的材料和传统技术进行创新来解决问题。分享的两个案例分别是旧学校建筑改造的中新生态城城市管理中心和万拓零耗能会所。

会后,到场嘉宾进行拍照留念,本次“绿色低碳的新城镇营造”沙龙圆满落幕。绿色和低碳的系列沙龙在2014年还会有升级的系列版,在各大城市都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到CBC的沙龙,现场观看专家们的精彩发言,聆听来自中国最新最热的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领域实践和科研前沿的声音。请持续关注CBC绿色低碳系列沙龙,持续关注CBC的其它系列活动!



文本由搜房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知识

“绿色低碳的新城镇营造”沙龙成功举办
圣象标准门:绿色低碳的新时尚
德国威能2012"低碳中国行"在汉成功举办
支持“地球一小时” 百安居带您走向绿色低碳未来
空气能热水器乐享“绿色低碳”新生活
康泰塑胶:生态管道助力绿色低碳世界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五金展樱花呈亮点
首届“中国(杭州)绿色低碳”家装公司评选活动启幕
东鹏何新明:坚持绿色低碳 成立绿色基金
德国威能获2010中国房地产十大绿色低碳品牌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绿色低碳的新城镇营造”沙龙成功举办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328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