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邵逸夫迄今赠款额近47.5亿港币 建各类项目6013个

邵逸夫迄今赠款额近47.5亿港币 建各类项目6013个

https://m.biud.com.cn 2014年01月14日10:00 家居装修知识网  

著名的爱国人士,香港知名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于2014年1月7日在香港离世,享年107岁。

邵逸夫有一句名言:“一个企业家最高的境界是慈善家。”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先生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多年以来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迄今赠款金额近47.5亿港币,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

遍布各地的“逸夫楼”,成为多少内地学子的集体回忆。据相关统计,邵逸夫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亿港元。

“六叔,一路走好”

“刚听到这个消息,我现在正在逸夫楼里上自习呢”、“最美好的三年,都在逸夫教学楼里度过了”、“致敬,邵先生走好”……邵逸夫逝世的消息一传出,不少网友争相晒逸夫楼,不仅仅在大学,许多初高中甚至小学也有“逸夫”二字。

网友“丁道师”发布了一条微博:“用百度地图搜索邵逸夫在全国各地捐助的相关教育和医疗单位,结果非常震惊!致敬邵逸夫,这才是真正中国首善。”文字下附上了一张百度地图照片,地图上邵逸夫捐助的相关机构以红色标注,密密麻麻,尤

其以中国东半部为多。实际上地图上所显示,不只是楼,还有其他机构。记者使用地图进行搜索,全国范围内的搜索结果达2000多条。

百度贴吧一位叫“xiajiav5b”的网友称:“在中国,来自不同地域的年轻人常常可以找到共同点,他们曾就读的学校里都有一座‘逸夫楼’。无论是逸夫楼、逸夫中学,还是逸夫体育馆,很多人知道邵逸夫其人,是因为这些以他名字命名的教学楼。影视的辉煌带给他无穷无尽的财富,然而他更大的名望不是财富,而是来自于他对慈善事业的专注以及对捐资助学一掷千金。”

“从小就爱看TVB,没想到你还是一个大慈善家,你是伟大的。”“曾经在图中逸夫楼避过雨的人,为您点支蜡烛。”“给国内大学捐了不少楼,也是善事”。中山大学官方微博配发了由邵逸夫捐资400多万港元参建的中大逸夫文化艺术中心的图片,以向邵逸夫致敬,引来了中大校内近千名学子的转发和悼念,不少学子纷纷发表评论,祈愿“六叔,一路走好”。

邵逸夫的慈善

“每当内地一些地区遭受自然灾害时,邵逸夫先生都及时地向灾区慷慨捐赠,用于灾区中小学校舍的重建工作。”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另外,邵逸夫还热心捐助受自然灾害影响地区,例如在1999年捐出2500万港元,救助台湾“9·21”

大地震灾民;2005年,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2008年,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亿港元。

1990年,中国政府为了表彰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2008年,邵逸夫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了“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以赞扬他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精神。

为了推动世界各地的科学研究,邵逸夫在2002年创立邵逸夫奖。第一届颁奖礼于2004年举行,选出全世界在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各颁授100万美元奖金以作表扬,而这些领域是诺贝尔奖所未涵括的。此后每年颁奖一次。

在2012年的“邵逸夫基金教育赠款项目25年庆祝活动”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曾表示:“邵逸夫基金是当前海内外爱国人士通过教育部捐款持续的时间最长、赠款金额最大、建设项目最多的教育赠款项目,为内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邵逸夫先生去世后,教育部表示,邵逸夫先生爱国情怀和慷慨义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必将被世人永远铭记。

在香港慈善捐款是一种文化

在中山大学“英东体育馆”与“逸夫楼”齐名。“英东体育馆”由爱国商人霍英东在上世纪80年代捐资3700万港元建成,现今是中山大学南校区学生的主要运动场地。

事实上,这只是霍英东慈善事业的一小部分。1984年,他宣布出资10亿港元,成立“霍英东基金会”。有报道称,霍英东在数十年里,用作慈善的捐款超过150亿港元。

更为人所熟识的,是华人首富李嘉诚于1980年创立的“李嘉诚基金会”。“李超人”将基金会视为“第三个儿子”,并将个人1/3财富投入其中。李嘉诚基金会30周年时,已捐款超过百亿港元。当时李嘉诚说,未来10年基金会的捐款会多于前30年总和。

李嘉诚曾说过:“我对教育和医疗的支持,将超越生命的极限。”30多年来,他独立支撑建立汕头大学,到2012年,李嘉诚基金会已向汕大实现捐款约42亿港元。

更多的香港富豪或实业家,比如李兆基、曾宪梓、庄世平,以慈善家的身份名扬海内外。

有人认为,香港富豪的好善乐施,与香港慈善传统与氛围有关。香港的慈善团体有着悠久的历史。香港红十字会、东华三院和香港赛马会是三大慈善机构。其中最久远的东华三院已有近150年的历史。慈善机构已成为继特区政府、市场以外,第三股维持社会安定繁荣的强大力量。

此外,香港市民被誉为“世界上最慷慨的慈善人口之一”。“从香港街

边的卖旗活动便可见一斑。”深圳慈善会秘书长房涛表示,每到周六香港的街道上,便可以见到一群年轻的义工,甚至是儿童向途人筹款。她说,香港去年人均慈善捐款超过700港币,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相当高的水平。

前段时间,在首都机场,有位美国富豪生病需要紧急赶回美国。当富豪的秘书说明需要几位乘客转移一下座位时,全机舱的美国人集体起立为富豪让座、鼓掌。这让人很震撼。要知道,这如果在国内,如果你不说你是富豪或是官员还好,如果你说了,怕是更没有人搭理你了。这一直以来也是美国富人与中国富人给人的印象,一个是广于纳税、乐于慈善;一个是偷税漏税、为富不仁。

随着中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富人是否应该承担社会慈善的主要责任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然而,成功企业家的最终归宿必然是慈善家,这是由人的心理决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赚钱与幸福的规律是抛物线,开始是赚得越多越开心,但到达一个程度之后,通过赚钱获得幸福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此外,慈善是社会财富分配的第三种有效途径,慈善是调节两极分化的利器,缺乏正确的财富观和慈善体系,是中国富人无法变成慈善家根本原因。而邵逸夫却给中国的富豪上了关键的一课,那就是传递爱心,广施恩泽,如此,富人就变成了令人敬仰慈善家。

相关知识

邵逸夫迄今赠款额近47.5亿港币 建各类项目6013个
邵逸夫107年人生旅程谢幕 曾开劳斯莱斯接成龙
揭秘邵逸夫传奇的一生 网友争晒各地逸夫楼【组图】
揭秘邵逸夫百年情史:90岁时迎娶67岁“六婶”
104岁邵逸夫卸任了 梁乃鹏出任TVB董事局主席
香港影视巨头邵逸夫去世 享年107岁
邵逸夫离世“逸夫”建筑遍布全国 盘点各地逸夫楼
邵逸夫遗体今日火化 追思会或于16日举行
影坛巨人邵逸夫的电影王国是怎样诞生的?
多家房企竞投北京昌平地块 万科47.5亿元出价最高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邵逸夫迄今赠款额近47.5亿港币 建各类项目6013个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32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