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京津冀规划10年难出炉 河北市县主动对接不受待见

京津冀规划10年难出炉 河北市县主动对接不受待见

https://m.biud.com.cn 2014年03月31日10:11 家居装修知识网  

要素资源分配不均区域主体利益补偿缺位

“飞地”三河求解京津冀协同之难

“我们都已基本准备就绪,就看京津的态度了。”在河北省三河市政府有关人士看来,这一次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否跟以前有所不同,关键在于京、津是否愿意牺牲局部利益。实际上,早在2004年11月,国家发改委就启动了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但至今仍未出炉。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三河调研中发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难题在于各种要素资源分配的不均以及区域主体间利益补偿机制的缺位,为此,必须改变行政区划壁垒导致市场割裂和等级化管理体制的现状。应打破大城市特权,建立跨地区协调机制,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和资源要素流动市场化,更好发挥市场在产业转移中的作用。

主动对接不受待见缺乏跨区协调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当然很好,但不能‘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仅地铁通到燕郊这一项现在看起来就很难。”从去年在北京找到工作以来,王飞切身体会了每个工作日从燕郊乘坐公交车到北京市区、然后再转车到单位的痛苦。

燕郊,因春秋战国时地处燕国都城的城郊而得名,与北京通州仅隔一条潮白河,距离天安门30公里,距离首都机场25公里,由于在北京买不起房,大约有30万人在这里居住却在北京上班。

和很多居住在这座“睡城”中的人一样,王飞希望将来交通更加便利、基础教育水平提升,否则还得继续攒钱往城里搬。“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地铁能尽快通过来,上海的地铁早就通到了昆山,实现起来应该不难。”王飞同时担忧,尽管三河呼吁多年,但北京某些区县的不支持可能导致这一愿望落空。

“平谷线提了这么多年,但至今没有开工,方案中经过燕郊一条线路就遭到了平谷区人大代表们的反对。”三河市政府有关人士称,“平谷方面希望的线路所经过的功能区太少,专家也认为客流量不会很大,但在平谷看来,若该条线路经过燕郊,不能给平谷人带来任何便利,还不如直接乘坐公交车。”

“一直以来,我们都想要融入京津这个大市场,但一个巴掌拍不响。此次协同发展能否现实效也是如此。”三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道,“为对接京津,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几乎是‘热脸贴冷屁股’。”据介绍,当地出钱修的与北京、天津对接的京秦高速公路到现在都没有真正与北京、天津相连。

不仅仅是交通,位于通燕高速路口的燕达国际健康城是三河市重点打造的一个高端养老医疗项目,也遭遇类似尴尬。项目最初希望依托区位优势拓展北京市场,总投资150亿元,但由于其中的燕达国际医院不能实时进行北京医保结算,导致经营低于预期。医院有关负责人说:“硬件设施的水平足够,引进北京的医生也不难,关键是北京对我们的政策要放开。”

“由于行政级别太低,我们无法跟北京、天津对话。”三河市政府有关人士称,三河市属于河北廊坊,但又不与廊坊相连,是处在北京和天津之间的一块“飞地”,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按理说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实际上三河却成为京津之间“塌陷”下去的一块地方,要实现经济协同发展,亟需建立一种跨区域合作推进机制,尽可能消除行政区划之间的壁垒,使整个区域的发展形同一体。

行政主导资源分配利益补偿机制缺位

建材业曾经是三河市的重要产业,为奥运场馆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现在为了治理雾霾,大量产能已经关停。人们在惊讶于这里和整个京津冀一样受到大气污染影响的同时,却往往忽视当地还要额外承受的企业税收流失和工人失业之痛。

“出于环保方面的考虑,传统建材企业转型做新型建材肯定是不行了,未来到底能把什么产业做起来还不好说,关键看招商引资情况。”三河市政府人士就三河市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京津愿意疏解一些产业,还可能有发展机会,但现实情况是,北京一方面阻挠一些项目外流,另一方面还在跟三河争抢一些项目。”

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建生说,在一些项目外迁过程中,处于地方利益如税收、就业等方面的考虑,行政干预往往较多。比如一家外资企业已经在燕郊租赁厂房开始生产,但北京有关方面在相关迁出手续办理方面没有提供便利,导致该企业至今未在燕郊注册。

“在同等条件下,河北省吸引外来投资和企业入驻的机会较之京、津要小得多。事实上,除了通过优惠政策和某些措施阻止企业和项目外流,北京一些区县还可能吸引燕郊好的项目迁入,如近两年核工业二三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5所等单位和项目离开燕郊到顺义、亦庄等地。”李建生无奈地说。

在三河市政府有关人士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逆向流动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北京下属区县有政治、经济等多方面优势,享受的各种保障也更多。而三河的定位是为首都发展服务,除了要为污染埋单,还要忍受资源要素在区域间的不均等分配,比如燕郊电厂产生的污染主要影响当地,但电力则要优先保障北京,这就不免影响到当地企业的生产。

由于在支持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得不到相应补偿,在京津冀城市群中,整个河北都在“塌陷”。数据显示,2012年京津两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京津冀地区的41.7%,GDP占53.7%,财政收入占70.9%;而同期,河北的投资、GDP以及财政收入占比分别为58.3%、46.3%和29.1%。相比之下,河北省投资产出较低,财政收入不足,难以对众多中小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和财政支持。

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提升京津辐射效应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稳步推进,专家认为,要真正实现,前期应发挥好政府引导作用,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完善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后期则应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重构要素资源的共享机制、建立完善区域主体间的利益补偿机制,围绕这一核心,打破大城市特权和在资源分配方面的优先权,让京津的部分产业主动转移到河北,提升京津辐射效应。

“大树底下不长草。”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认为,京津冀三地的差异本来不应这么大,但行政区划导致经济发展各自为政,阻碍了要素资源的扩散。河北在吸纳优质资源方面较为弱势,处于边缘地位。

专家认为,特大城市功能的疏解首先应当从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开始,承接地的公共交通和城市功能布局等应做好前瞻规划。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之后,人口自然会流动,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业也会跟着过去,但前提是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整体布局、统一规划。”

“应打破大城市特权,实现一体化行政架构。”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倪鹏飞说,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地区间产业差异太大,竞争大于合作,行政壁垒的存在导致要素不能分享。要加强合作就应当建立区域合作的共赢机制,实现要素市场一体化、商品服务市场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

“协同发展最重要的是北京的产业往河北转移,而现在北京的要素使用成本更低,很多企业不愿意走,甚至河北的资源要素还往北京流动。”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说,“提升特大城市辐射效应的关键在于产业疏解,为此应更好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这需要消除体制机制对市场的扭曲,比如根据级差地租设定土地使用税。”

倪鹏飞则表示,除了承接产业转移,河北还应挖掘自身潜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旅游业、污染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他举例称,北京的蔬菜供应主要来自山东,河北距离北京更近,发展相关产业其实有优势;此外,河北的秦皇岛、承德、张家口等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现在的规划却做得不是很好。

相关知识

京津冀规划10年难出炉 河北市县主动对接不受待见
京津冀规划3.0版将落地 曾耗时十年未出台
京津冀再掀供地热:总规发酵 津冀地价分化将加剧
总规发酵 京津冀再掀供地热
总规发酵京津冀再掀供地热 津冀内部地价分化将加剧
总规影响渗透土地市场 京津冀再掀供地热
中央政治局会议点题京津冀 未来6年需投42万亿
广州救市再放大招 京津冀规划纲要已下发地方
中国经济生活10年调查:京沪房价10年上涨近400%
京津冀规划纲要对症“大城市病”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京津冀规划10年难出炉 河北市县主动对接不受待见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35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