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评论:松绑限购等救市预期不应被滋长

评论:松绑限购等救市预期不应被滋长

https://m.biud.com.cn 2014年05月06日10:27 家居装修知识网  

  作者:张燕

  房地产下行趋势明显,各界声音鱼龙混杂。前几日,网络疯传一篇署名万科执行副总裁《全国房地产将下行 搞不懂北京楼市》的发言。尽管万科发表声明称,文中信息不代表万科公司和毛大庆个人观点,网上流传的发言稿中部分内容并不属实。但这篇文章依旧引发各界震惊,让市场风声鹤唳。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日,南宁、无锡、杭州萧山区通过松绑限购、下调购房入户标准等方式救市,而天津滨海区、福州、郑州官方也已放出消息,拟分类、分地区对购房政策进行调整。“房价还没怎么跌,地方政府比我们还着急。”一位在全国多地有项目的开发商向《华夏时报》记者直言,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惯性很难改,只要明白这一点,就知道政府肯定会出手救市。(5月5日《华夏时报》)

  每逢经济低迷和看空房地产声音越来越多之时,一些地方就期待通过松绑限购等方式救市。不否认,限购这样的行政调控手段确实有很多问题。新一届政府一年多以来的施政行为表明,房地产调控去行政化的预期越来越强烈。但此前房价大幅上涨的因素非常复杂,既有货币原因,也土地垄断之弊,还有户籍制度、收入分配、保障房不给力等原因。迄今为止,这些问题无一得到解决,如果仅仅放松调控,特别是放开限购,恐怕并不合适。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房地产调控,包括限购措施,完全由所谓的市场来决定房价走势,如今的房价可能会更高。当然,理论上说,商品房价格应更多由市场说了算没错,但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还远谈不上“市场”。特别是土地供给完全被政府垄断,土地财政被绑架深重,地方债务压力很多大,这样的实际情形之下,如果不限购,意味着该市场的没市场,不该市场的过度市场,倒霉的只会是普通购房者。

  最理想的结果是,建立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各界对此期盼备至。但按照经济学家赵晓的观点,这至少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重新梳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财权关系,建立完备的地方税体系,让地方财政收入更多地依赖于存量房产而不是增量房产;二是给地方财政预算施加民主监督的硬约束,抑制地方财政支出的无限制膨胀;三是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减少贫富差距;四是尽快建立完善的房产税差别化征收体系,保障合理性住房需求的同时,给投资性和投机性购房者施加“惩罚性”成本,目前上海和重庆试点的“象征性”房产税政策肯定不行;五是构建商品房、限价房、廉租房、公租房等多层次的住房体系,该市场化的要市场化,不该市场化的千万不能市场化;六是重建土地制度,打破政府一手垄断土地的市场格局。

  显然,以上六点,我们无一条可以立即实现,甚至很多还完全没有影子。在此情形下,允许地方政府放松调控,实际是走上了过去的老路,对债务深重、被土地财政绑架的地方政府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诚然,松绑限购等措施终究有一天会退出历史舞台,但不该是今天。

  各地的救市政策一点也不新鲜,在上一轮调控中就有一些城市使用过,譬如重庆,包括后来不少城市。后果正如我们是看到的。如不加以禁止,必然给市场传递错误信号,那些目前观望中的城市也会加入救市的行列。当越来越多的城市冲破调控,必将进一步倒逼中央政府放松调控。在未对房地产调控形成长效机制,相应配套改革没有进展的情况下,贸然救市绝不是有益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好棋。(张燕)

相关知识

评论:松绑限购等救市预期不应被滋长
地方救市难解高库存压力 未来松绑限购城市或增多
南宁松绑限购打响“救市”第一枪
多地松绑限购火速救市 开发商称政府比我们还着急
评论:房地产“救市”切勿违背市场原则
评论:松绑限购或致成交更低迷
评论:松绑限购遇尴尬 长效机制是正途
评论:松绑限购不能打同城化的幌子
马光远:房地产“救市”切勿违背市场原则
评论:别用“放松限购”掩护“救市”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评论:松绑限购等救市预期不应被滋长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369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