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生命人寿投资为何偏爱地产

生命人寿投资为何偏爱地产

https://m.biud.com.cn 2014年05月14日08:51 家居装修知识网  

  今年以来,生命人寿因频频举牌增持地产大佬金地集团而备受关注,而日前公布的2013年财务报告更凸显其对地产领域的偏爱,投资总额达到128.6亿元,仅有2700万元存量资金投资理财产品,股票基金投资为零。生命人寿为何如此偏爱地产投资?这背后又隐藏了哪些秘密?

  冷对股市热衷地产

  投资性地产增长超25亿

  2013年度报告显示,生命人寿营业收入为302亿元,同比增长仅1.4%,但是其净利润高达53.6亿元,在非上市险企中居于榜首,同比大幅增长3.87倍;其中投资对其净利增长立下头等功,生命人寿投资收益为56.9亿元,同比增长46.3%。

  对于投资收益增长的原因,定期存款、债券以及营业外收入等成为收益增长的主力军,与此相比,生命人寿却减仓权益类、固定收益类投资。截至去年底,公司股票、基金、债券存量均为零,仅存理财产品2700万元,而2012年这一数字为7.37亿元。对于目前倡导分散风险、按比例投资的保险(放心保)行业而言,生命人寿的投资策略较为鲜见,而上述2700万元理财产品也是生命人寿旗下子公司的投资行为。

  与冷待股市相比,生命人寿对投资性地产表现出较高的兴趣,截至去年底,该公司投资性地产规模余额达128.6亿元(在建工程除外),较上年同期增长25.4亿元,而2012年更是追加投资66.7亿元。截至去年底,生命人寿总资产为1958.7亿元,依据监管设定投资地产的上限30%来计算,该公司地产投资最多可达到587.6亿元,生命人寿仍有459亿元投资地产的空间。

  而在同行业中,生命人寿去年投资性房地产规模仅次于中国平安的182.64亿元,另外太保、新华人寿以及中国人寿去年的投资性房地产规模分别为67.95亿元、15.94亿元、13.29亿元。

  依据年报解释,投资性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生命人寿在年度报告中表示,公司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能够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

  股权投资激增21倍

  今年频频举牌增持金地

  除了投资性地产项目外,生命人寿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血本下得更多。

  生命人寿今年吸引众多眼球还要从其频频举牌增持金地集团说起。金地集团多次发布的“关于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显示,今年以来,生命人寿进驻加速,已先后四次增持并最终坐上第一大股东的宝座。

  关于生命人寿增持股份,金地集团最近一次于4月22日发布公告称,4月21日收到生命人寿通知,其通过二级市场累计持有金地集团股份数达88574.8901万股,占金地集团总股本的比例为19.8087%。这也意味着生命人寿在多资增持后成为金地集团第一大股东。而这距离上一次增持公告仅11天之隔。

  据初步统计,生命人寿增持金地集团耗资约60亿元。此外,生命人寿还耗资830亿港元增持香港地产佳兆业集团,生命人寿表示看好该公司发展。4月9日,佳兆业联合生命人寿,以54亿元在深圳拿下土地面积高达87万平方米地块。

  除了今年频频增持金地外,生命人寿年度报告还表明,去年长期股权投资激增不免让市场猜测,生命人寿一大部分资金还可能用于未上市公司地产公司上。截至去年底,生命人寿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为345.38亿元,较上一年的15.28亿元增长超过21倍。不过,生命人寿在长期股权投资项并没有列明投资明细。据了解,生命人寿除了设有深圳市生命置地发展有限公司,另外还在长春设有生命置地(长春)有限公司。 有市场传言称进军地产生命人寿正在为集团化经营做准备。不过更多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在为进军养老地产布局。

  “一方面是与保险资金的资产负债匹配的要求,另外很可以是保险公司对于养老产业的投资与布局。因为我国养老产业在未来20-30年内发展增速将非常快。”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一些大型保险公司已经在提前布局,所以不难理解近期生命人寿、安邦保险频频增持地产股的行为,只是各家公司在方式与策略上会有所不同。

  富德系地产起家

  股东或成加速进驻动力

  如此频繁增持地产股以及对地产投资的高度热情,不免引发市场对生命人寿意图的猜测。生命人寿副总裁于文博此前表态称,增持金地集团并非在于争夺话语权,而是纯粹的财务投资。

  事实上,从生命人寿股东的背景来看,一直与地产领域有着不解之缘。从公开资料上看,2002年生命人寿设立之初,股东阵容强大,包括徐明麾下大连实德、首钢总公司、广东省国资委旗下广晟资产经营、郑裕彤家族控制企业。之后,创始股东中除徐明控制的大连实德外,其余皆陆续退出。生命人寿董事长张峻首次获得生命人寿的股权是从广东省国资委旗下的广晟资产经营公司中受让而来。随着创始股东的退出,这些股权被张峻暗中收入囊中。市场传出,具有房地产投资背景的张峻实际控制着生命人寿。

  生命人寿对此回应称,公司前几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为接近,持股比例均不超过20%,因此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目前来看,生命人寿第一大股东是张峻控制的深圳富德控股(集团)。从其注册信息来看,主要投资兴办实业,从事房地产开发;园林绿化,自有物业管理(凭资质证经营);建筑装饰工程等,富德投资主要项目涉及租赁、物业管理、商贸等多个领域,包括金融保险、资产管理、基金管理、商业地产开发与运营等。而张峻最初开始创业是做电子,上世纪90年代后转投房地产。

  地产泡沫犹存

  激进投资引担忧

  目前生命人寿的投资性房地产以及地产股投资方面的惊人增速不免让人担忧加剧公司的经营风险。面对今年以来杭州、江苏、深圳等地频频曝光房企陷入资金困局,房地产风险再度显现,有的房企已率先打折销售以尽快回笼资金。

  对于生命人寿投资性房地产规模奇高,诚壹千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道茗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尽管短期内房地产行业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但由于行业周期性等原因,目前我国房地产已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下行风险不容忽视。由于险资投资一直以稳健著称,因此不少险企对地产投资也趋于谨慎。特别是养老地产较长的经营盈利周期也将对保险公司的资金实力提出较高要求,而高价拿地也将增加公司的投资风险。

  金地集团业绩表现并不亮丽,去年营业收入348.36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同比下滑2.92%至36.09亿元,是四大龙头企业中惟一业绩下滑的。而其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大跌73.65%至4934.38万元。

  深圳宝安地块拍卖的养老地产开发公司恩歌源投资公司人士李德雄表示,按照险企拿地的成本测算,单个床位的月费可能要达到1万-1.5万元,这意味着开发后只有做高端养老这条出路。据李德雄测算,地价加上工程建设成本,收回投资就要25年,占去了使用年限的一半。

  近日,在保监会召开的第二届保险投资风险管理培训会上,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保险资金运用需要特别关注六大风险问题,其中便提到了保险资金不动产投资的周期性风险。一位保险专家分析,日前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主要是为了防范保险资金通过集合信托方式投资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风险。

相关知识

生命人寿投资为何偏爱地产
生命人寿对地产痴心不改 耗资约10亿增持金地集团
生命人寿入股金地集团幕后 隐形富豪张峻扩张地产版图
三问险资抢金地:安邦保险抢食 生命人寿亮底牌
生命人寿增持金地集团意在商业地产
生命人寿等险资野蛮圈地 加速布局养老地产
金地集团股权争夺升级:安邦保险与生命人寿争抢大股东
生命人寿拟持有金地30%股份
生命人寿上位 金地战略路线再调整?
富德系生命人寿:百亿举牌金地等上市公司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生命人寿投资为何偏爱地产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373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