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任务,三年完成”,郑州批发市场外迁任务已完成近半。
不过,如何让商户减小损失、让新批发市场真正实现集聚,业界认为,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放慢外迁速度,先建后拆。
发愁
旧批发市场拆了
新批发市场还没建好
“没有仓库,我们的货物就没处放,也就没法做生意。”郑州批发市场商户黄女士说。
她认为,除了商铺,仓储物流是生意中重要的环节,但她看过的新批发市场,要么还没有建仓库,要么建成面积太小。
虽然市场上了外迁名单,但黄女士说,在新批发市场还没有完全建成的情况下,自己只能等。
在很多商户心里,最怕的就是旧批发市场拆了,新批发市场还没有建好。
“生意经不起折腾,要是新批发市场建好,大家统一搬过去就好了,但是现在商户搬得零零散散,市场也就不行了。”商户们认为,如果能先建后拆最好。
实际上,在2012年发布的《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就明确,市场外迁坚持规划引领、先建后迁的原则。
不过,规划的十大市场集聚区进度不一。百荣世贸商城、华南城等进展相对较快;以荥阳市广武镇规划的农产品市场集聚区为代表的部分市场集聚区,进度则相对缓慢,相关人士说,土地问题是荥阳农产品市场集聚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而《意见》曾要求,各县(市、区)根据规划,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尽快确定市场开发主体,加快承接市场建设,解决外迁市场“落地难”的问题。
建议
政府部门可适当放缓外迁进度
郑州批发市场外迁为什么会面临以上问题?一直关注市场外迁的人士认为,症结在于“四年任务,三年完成”的外迁工作目标。
2012年召开的郑州市全市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会议就要求,要坚持“四年任务,三年完成”的工作目标不动摇,有关县(市、区)对确定的外迁任务要不讲条件、不打折扣,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力争提前完成。
外迁不要只看一时的招商火爆场景,在外迁的背景下,一些小的商户或者投资者去购买商铺并不一定是好现象。一位管理市场多年的人士提醒,关键要看大的商户、真正做市场的商户是不是被吸引过来,否则会存在二次招商的隐患。
“可以把速度放慢一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在配套设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可以适当放缓外迁进度,把工作做细致,以便将来更好实现市场的集聚效应。
思考
市场外迁已有经验可借鉴
四年任务,三年如何完成?
在全国,外迁的先例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其中以昆明螺蛳湾和武汉汉正街最具代表性。
这两个案例有哪些经验值得郑州学习?昨日,郑州市中心城区市场外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外迁办”)人士说,这都体现在《意见》里了,比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等。
郑州有的新批发市场承接地也考察过这两个地方,并认为,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
一组数据显示,昆明老螺蛳湾市场1989年建成,有12000个大大小小的商铺,直接从业人员5万,间接从业人员10万,每天出入购物者18万人次左右,涉及2万左右的国企改制职工及退休职工,26个大业主。
2009年2月,昆明正式决定,将螺蛳湾商业区内原有批零兼营、低端销售和仓储业态全部搬迁到三环以外不再回迁。
2009年11月30日凌晨,昆明老螺蛳湾市场正式关闭,成为全国首家实施整体关闭、整体搬迁的日用品批发市场。
尽管期间也出现上万名商户在外迁中转让费泡汤、上千商户不满外迁阻断交通等情况,不过在郑州新批发市场人士看来,从旧批发市场到新批发市场几乎是一夜间完成的,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先建后迁。
武汉汉正街与郑州批发市场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人民日报》1982年8月28日社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使汉正街闻名全国。1992年1月,纪录片《商战》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让郑州商贸业威震全国。
但这两个市场造成中心地段交通拥堵、消防存在隐患等问题,使得它们都面临外迁命运。
而武汉汉正街的搬迁,在这位人士眼中则不算是成功的案例。
因为从2009年8月出现汉正街整体搬迁工程即将全面启动的正式消息到现在,这里也没有像昆明那样顺利实现目标。
武汉所采取的措施不是不有力,据报道,武汉方面采取四大措施,坚决推进汉正街整体外迁。
比如,加强市场集中整体对接,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把汉正街整体搬迁到汉口北。另外,加大禁货与查处力度,全面加强区域内交通管制等。
总结经验、教训后,郑州批发市场外迁应该怎么做?郑州新批发市场人士说,还是那四个字:先建后迁。
相关知识
郑州批发市场外迁已近半 商户担心生意受影响
郑州市场外迁计划启动两年 仅一家承接地开业
郑州火车站服装批发市场外迁 新老市场形成互补
郑州火车站商圈批发市场外迁动向探访
2015年是郑州市场外迁计划收官之年
郑州家居市场发展重心正在向西迁移
郑州多个市场外迁承接地项目 抛“橄榄枝”求合作
郑州欲建国际商都 批发市场外迁被视为新“支点”
郑州:火车站商圈批发市场成外迁风向标
郑州3年外迁177个批发市场 给老百姓生活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