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重庆抢滩LED产业 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300亿

重庆抢滩LED产业 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300亿

https://m.biud.com.cn 2011年07月15日09:09 家居装修知识网  

  重庆市提出“2+10”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光源设备作为10大产业集群之一,将以LED和光伏产业为发展重点,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日前,四联集团在北碚蔡家同兴工业园举行蓝宝石及LED产业一期竣工投产暨二期开工典礼,它标志着一个集蓝宝石基片、芯片封装、集成应用及相关技术开发于一体的LED产业集群正式形成。

  重庆市提出“2+10”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光源设备作为10大产业集群之一,将以LED和光伏产业为发展重点,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建设全球最大蓝宝石基地

  市经信委有关人士介绍,随着新光源与新能源照明产品技术不断更新与进步,新光源与新能源照明将取代传统光源在照明行业中得到普及,这给新光源与新能源照明制造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直以来,LED蓝宝石衬底(又称“蓝宝石基片”)激光切割是LED制造工艺中的关键环节,日本、瑞士和美国设备曾占领了近八成市场份额。

  抢滩LED市场,重庆不能落后。早在2008年,四联集团就开创了市属国有重点企业“走出去”的先河,成功收购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在加拿大蓝宝石业务,由此拥有一座年产50万片蓝宝石基片的海外工厂,连通欧司朗、飞利浦等世界顶级照明器材制造商的市场渠道,还获得霍尼韦尔独有的世界一流蓝宝石生产与加工核心技术。

  同年12月,四联集团LED产业园落户两江新区,组建成立了重庆四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经过两年多努力,四联人完成了全球一流的高品质、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和加工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具备了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及衬底制备技术,成为中国批量出口蓝宝石大尺寸衬底的唯一企业。

  四联集团董事长向晓波介绍,未来四年,四联集团将积极吸引、整合上下游优势资源,争取在重庆建成全球最大的蓝宝石基地、中国一流的新型光源生产基地和国家级LED照明工程研发中心。

  预计2015年,“四联造“蓝宝石基片将形成1800万片的年生产能力。届时四联集团LED基地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占据其公司业务的半壁河山。

  不仅如此,“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充分利用建设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的有利契机,发挥亿台笔记本电脑本地化需求的牵引作用,加快发展大功率氮化镓基蓝、绿光外延片及芯片和铟镓铝磷红、黄光外延片及芯片等产品,建设国内重要的LED研发生产基地。

  投资百亿元发展光伏产业

  三峡库区,太阳能光伏产业。如果是5年前将两者放在一起,人们会感到不可思议。如今,光伏产业已成为万州新兴产业的一道靓丽风景。

  短短几年间,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8年我国光伏产能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

  2010年国内光伏组件产量达到13GW,占全球产能的47.8%。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产业链,掌握了包括太阳能电池制造、多晶硅生产等关键技术。重庆也培育出多晶硅产量全国第二的领军企业———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

  去年10月,大全新能源成功在美国上市。今年3月,大全投资13.5亿元启动了二期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明年,大全多晶硅二期项目投产后,多晶硅产能将达到6300吨。届时,大全将完成多晶硅、单晶硅生产,硅锭、硅片加工,太阳能电池和电池组件制造等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垂直整合。

  随着大全新能源多晶硅项目稳步推进,上、下游企业纷纷跟进。现在跟万州接洽的包括广州吉必盛、保定天威英利等知名企业,它们的直接投资将超过100亿元。

  据悉,在我市拟定的电子制造业“十二五”规划中,太阳能光伏产业被列入了重点扶持发展的战略产业。到2015年,我市将完成投资100亿元,实现产业年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其中出口额达到10亿美元,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总量的3%以上。我市将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名优产品和龙头骨干企业,形成硅与非硅并举的国内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

相关知识

重庆抢滩LED产业 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300亿
广东抢占LED产业高地 2015年产值突破3000亿
"电荒"刺激LED产业 各路资本豪赌万亿市场
居然之家15年扩张路 销售额超过300亿元
每年中国装饰装修工程造成浪费超过300亿元
四大专家论LED产业大规模应用春天是否来临
LED产业扩容迅猛存泡沫? 技术与成本是关键
中国大陆六大LED产业集群将加速成形
LED产业投资:一半“冰山”一半“火焰”
警惕LED产业“虚火”打开家庭成行业市场关键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重庆抢滩LED产业 力争2015年产值超过300亿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38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