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准则的核心内容可以集中体现为一点:“追求真善美,拒绝假恶丑。”东阳木雕能蜚声海内外,与其雕刻题材始终“追求真善美,拒绝假恶丑”紧密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每个时代都会以它特有的方式留下烙印,因而,在我们的生活时空里处处都能寻找到传统文化的印记。通过这些文化印记,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差异,包括思维模式、道德理念、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东阳木雕发展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0多年中,东阳木雕记录着每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反映各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追求以及文化特色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出土文物东阳木雕作品《善财童子》和《观音菩萨》是北宋建隆三年(962年)的作品,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它就是那个时代人们精神和观念的反映。《善财童子》中的“善财”,强调“财”是在“和善、善良、和合”的前提下得到,可见,“和善、善良、和合”就是那个时代人们追求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以及恪守的社会准则;《观音菩萨》则更是将人们的精神追求放在“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善良、慈悲”的精神境界中,其文化和精神的诉求,表达更为明显,直接反应着当时中国人的思想追求与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幸福、和谐和安乐。
中华文化价值观念的价值评价就是“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对立和斗争,只有认同思想理念与价值观念,才可以使自己的行为更好地符合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就是为了求“真”拒“假”、从“善”拒“恶”、扬“美”制“丑”。纵观各个时代的东阳木雕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它之所以能在各个时代都广受欢迎而且延传至今,就是因为它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用自己的雕刻素材来展现各个时代的真、善、美。
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实践,东阳木雕形成了独有的、丰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木雕作品中宣扬“真、善、美”,宣扬“平等、博爱、仁厚、和睦、宽容”的精神,倡导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思想。推崇文明行为、摒弃丑恶现象一直是东阳木雕创作的主题。因此,东阳木雕艺术正是通过不同题材的形式和手法宣扬着中国文化的精髓,用特有的方式来弘扬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进而规范人们的行为。
比如,东阳木雕作品中多借用植物的特性来咏志,“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在东阳木雕中比较常见,这些图案赞颂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竹”有“节”,寓意人应有“气节”;“梅”不畏寒冷迎雪怒放,暗喻做人的“骨气气概”;“松”耐寒,经冬不凋,寓意人应具备不畏艰难、不怕困难的品格。中华文明几千年的进程中,涌现出许多民族英雄、仁人志士,东阳木雕紧紧扣住这个主题进行创作,因此,《岳家将》、《杨家将》、《苏武牧羊》、《屈原》等一系列东阳木雕作品都用于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用独有的手法和形式宣扬真、善、美,使中华民族的美德得以传承和延续。
人只有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其思想和行为才有正确的方向和目标。东阳木雕的价值正在于此,它摘取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粹,通过雕刻的形式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下来,传播出去,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艺术的方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精神,使人们在享受、欣赏艺术中寓教于乐,受到道德力量、精神力量、思想境界的感染,进而引导大众在精神领域、行为方式上最大程度地符合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
既然东阳木雕的最大价值在于通过木雕这一传统艺术来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中真、善、美这一核心,那么,作为当代的东阳木雕创作者们,也理应紧紧抓住这一核心,始终坚持这一文化价值观念,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守护者和传承者,守住根基,挖掘底蕴,将中华文化和传统技艺发扬光大、永远传承下去。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东阳木雕工作者的使命。(施德泉_文 朱方刚_摄影)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相关知识
东阳传统木雕工艺蕴含的文化精髓真善美
东阳中国木雕城荣获金华市“文化影视时尚产业十强企业”称号
【真人秀】东阳木雕红木家具的创新+匠心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东阳中国木雕城
聚焦东阳——2014世界工艺文化节精彩纷呈
澳门神像怡然微笑到中国古代木雕工艺
卓木王红木:三个坚持,是杜承三对待红木艺术的态度
冯广洪 愿分享红日紫檀会馆的文化美
家具的文化色彩,随着时代而变化......
家具的文化色彩 随着时代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