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通风三五个月即可入住
房间中有害污染物的附着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存在于各种外表面和空气中的污染物,比如吸附在家具、墙壁、电器等外表面上的大分子污染物以及挥发到空气中的小分子污染物;另一种是存在于封闭空间中和板材深处的污染物,比如封闭在地板龙骨的空间、封闭在石膏天花板的空间,以及各种大芯板、中高密度板8到12mm左右的深层空间,甚至还包括折叠好的衣服,棉被等这些具有一定吸附能力的空间。很显然,存在于各种外表面和空气中的污染物很容易通过通风来解决,而后者是很难通过通风来吹散,却又会源源不断地挥发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晚上我们出去散步后回来,推开门窗时就闻到很多气味的原因。
在众多的有害污染物中,苯、苯系物等这些有害污染物由于大部分来源于物体外表面,所以基本上在装修后的1到3个月左右时间就可以完全挥发掉。唯独只有甲醛的完全挥发期是3到15年,根据南北气温的不同,南方在3到8年间,北方在5到15年间。即使在通风时,风速要达到正常速度的4倍以上时,效果才明显;另外也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时间段,在夏季,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是属于温度比较高的时间段,容易达到甲醛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充分挥发条件,因此这段时间段通风效果好。
由于没有解决封闭空间中和板材深处的污染物来源,所以通风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可以发现通风时检测,其甲醛的浓度低于国家标准,而关闭门窗检测又高于国家标准了。我们曾在很多入住三年左右的小区内检测时发现,其甲醛含量都是超标的,有的房间其空气中甲醛浓度都达到了0.80mg/立方米(国家标准是0.10)。
结论: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关闭门窗后,还有超标的可能。
误区二:采用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是一种含碳材料制成的,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材料,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用吸附作用时有一项很重要的指标,那就是每克活性炭的吸附表面积,可以称之为“克比表面积”。不同克比表面积的活性炭其使用范围也是有差异的,有些适合吸附固体,有些适合吸附液体,也有些适合吸附气体。作为能吸附有害气体的活性炭,当然是希望其比表面积越大越好。
除了物理吸附之外,化学反应也经常发生在活性炭的表面,那就是化学吸附作用。活性炭的表面含有少量的化学结合、功能团形式的氧和氢,这些物质可以与被吸附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与被吸附物质结合聚集到活性炭的表面,具有化学吸附作用的活性碳具有更强的吸附作用。
同上所述,活性炭只能吸附已经挥发出来的有害物质,并不能从污染源上解决,所以只能解决轻度污染问题,对于污染严重的居室,效果不明显。实际检测时会发现,活性炭很容易就吸附饱和,需要定期拿出来晾晒。对于污染严重的床头柜抽屉、橱柜来说,活性炭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从其成本上来说,100平米的房子,购买活性炭的费用就接近500元到1000元了。如果一定要使用活性炭,那可以建议购买一个防毒面具。
结论: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且活性炭很容易吸附饱和,只适用于轻度污染。
误区三:使用茶叶、菠萝、白醋、吸附甲醛的绿色植物
茶叶的用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放置干茶叶吸附,一种是使用茶叶水吸附。根据2005年04期《环境工程》《茶叶在甲醛污染治理中的实验性研究》中一文已有表述,用茶叶水与其它化学物质配制而成的溶液对富含甲醛的三合板进行试验性研究。研究表明,茶叶水可将甲醛的释放量从400.4μg降低到315.4μg,甲醛释放相对减少约21.2%,效果有限。
菠萝切开后放置在空气中,很容易让菠萝的香味掩盖住装修的气味,既不能吸附,也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此种做法缺乏科学依据。白醋属于弱酸性物质,挥发出来后,只可与微量的碱性物质“氨”发生化学反应,至于其他有害气体,是不会发生任何反应的。
采用植物吸附甲醛,其作用效果是远远不及活性炭的。大家可以做一个验证,将所有植物的叶子剪下来,铺在地面上,计算出单面的总面积,再乘以2,就是所有植物的吸附面积,显然,这个面积要达到1000平方米的规模,那就是把屋子里堆满了植物,也不见得有这么大的面积。
结论:吸附效果远远不及活性炭,而且容易滋生蚊虫。
误区四:使用试纸或甲醛检测管自测
目前市场销售的简易测量工具只能检测甲醛。常见的是试纸或甲醛检测管,他们属于吸收式检测,操作时间长(需要5小时左右),受测量环境的温度、湿度、空间大小等因素影响,再加上受其他气体干扰,这时检测结果误差大,数值不可靠。通过专用的检测仪器做实验对比可以发现,其误差在2到3倍左右,无法真正评估出室内的浓度。如果实际浓度超标而自测合格的话,居民放松警惕,等因甲醛超标而导致疾病时后悔就来不及了;反之,如果实际浓度合格而自测又超标的话则又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治理时又会浪费钱财。
目前权威的检测机构多使用进口的仪器,其价格一般在1到2万元以上,各地的计量质量部门和其他CMA机构多使用PPM400、Z300、Interscan 4160等高精确度检测仪。这些仪器直接读数,测量时间短,精确度达千万分之一或亿分之一,也是国家推荐使用的检测仪器。 这些仪器的优点是测量准确,灵敏度高,不受其他气体干扰,检测时间快。随着各检测机构仪器的相继投入使用,目前检测成本已下降很多,一般检测单项收费在200到500元之间。
结论:自测不准确,请联系权威检测机构。
误区五:直接采购甲醛清除剂自己喷涂
装修污染治理这个行业也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比较混乱。目前甲醛清除剂分为两种,一种是化学反应型,进板材后直接与游离甲醛发生,达到去除的目的;一种是封闭型,即在板材表面形成保护层,阻止甲醛的释放。所以最好是先采用化学反应型的甲醛清除剂渗透反应,然后采用封闭型的甲醛清除剂封闭形成保护层。这样治理后去除甲醛的效果明显且持久。
由于是化工产品,在使用时要考虑到环保问题和健康问题,比如产品会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人体有没有伤害?在购买前可以详细询问店家有无关于产品的权威性认证等等。经常会见到有朋友投诉购买的相关产品使用后,气味太浓,形成二次污染,甚至还腐蚀衣服。部分负责任的厂家会向消费者出示相关报告,比如“无毒害”,“无刺激性”检测报告等。
在使用这些产品时,要根据具体的污染源考虑哪些部位适合喷刷,哪些部位不适合喷刷,以及具体的用量等等,这些都需要专人进行指导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居民采购自己使用,而应由专业人员负责施工,比较安全。
结论:选购有品质认证,无二次污染,无害的产品,进行专业施工。
误区六:使用光触媒
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的氧化物(二氧化钛),由于其表面活性大,在一定的条件下(紫外灯照射)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因此,喷涂到各种家具,窗帘,墙的表面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速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无毒害的氧化物和水,而光触媒本身不发生反应,因而催化作用可以保存数十年不变。由于光触媒只有在紫外灯照射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理想的催化效果,且本身紫外线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光触媒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的效果并没有厂家所标示的那么高,打算通过光触媒来短期内大量清除空气污染物是不现实的。
在实际施工中,光触媒一般是与甲醛清除剂配合使用。通过喷洒方法,让光触媒固定在各种物体表面,由于光触媒颗粒细小,容易吸附在各表面,不仅可以杀菌,还可以进行长达数年的催化作用(需要紫外线照射条件),可氧化分解各种各种有机污染物(甲醛、苯、TVOC等)及部分无机污染物(氨、NOX等),并将最终降解为CO2、H2O等无害物质、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质,具有极强的防污、杀菌和除臭功能。
结论:光触媒作用有限,要和甲醛清除剂结合起来使用。
误区七:只要闻不到气味就表明无污染
甲醛和氨具有明显的刺鼻味,苯及苯系物具有一定的芳香味,氡是无气味的气体。不同嗅觉的人,对气味的灵敏度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当空气中的甲醛浓度达到0.40以上时,苯及苯系物达到0.50以上时,人才会感觉到明显的气味。显然在0.10到0.40这段甲醛超标的范围内,是闻不到明显气味的;而对氡而言,由于无气味,无论超标多少倍,都无法闻到气味。
闻得到气味可以马上解决,闻不到明显的气味,人最容易放松警惕,长期生活在这种超标的环境中而又没有觉察到,其后果比闻到气味还可怕。显然,以有无气味来判断是否受污染是很不科学的。
结论:闻不到气味时,其空气中的各项指标也可能是超标的。
误区八:环保装修就不会引起污染
有很多居民认为,购买的材料都是环保的,那装修出来的家不就是环保了吗?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很多所谓的环保材料或环保认证都不是正规的。细心的消费者可以发现,目前市面上的环保材料认证品种繁多,很多证书并非是国家认可的,只需要交纳几千元的认证费用就可以得到所谓的环保证书了,其环保性自然就是虚伪的了。目前建材行业唯一的一种环保认证就是国家环境标志认证(又称十环认证),其他认证都是无效的。
其二,即使是有国家的十环认证,装修后也会存在着大量的超标现象,这主要是国家的建材认证的标准和国家的室内空气标准不一样所导致的。以甲醛为例,木家具的甲醛释放量国家标准为1.5mg/L,兑换成立方米的话就是1500mg/立方米;而国家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10mg/立方米,显然这个差异是巨大的。装修完毕后,再加上各种材料的累积效应,最终造成空气各项指标超标,那就不难理解了。
结论:由于环保标准的差异,环保装修也不能保证空气质量是环保的。
误区九:只有装修才会引起污染
很多居民会认为,只有装修才会引起污染。其实,外购的家具也是重要的污染源。根据我们的实例检测发现,橱柜、棕毛床垫、床头柜等这些外购家具超标非常严重,主要原因是使用了大量的大芯板和各种中高密度板,这些板材是甲醛释放严重,仪器检测时严重时会报警。
为了避免购买甲醛过量释放的家具,建议顾客在购买前,和厂家签定书面协议,对于甲醛超标的家具,可以换货或退款。一旦发生纠纷,可以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如果没有这样的保障协议,发生纠纷时要么厂家会以各种理由不退货或退款,或扣押部分款项。
结论:外购家具也是重要污染源,购买前要签定甲醛不超标协议。
误区十:先装修后治理
目前的建材市场,因为成本的关系,即使是全环保的材料(全实木装修除外),在装修完毕后几乎都会发生超标的现象。有些居民怀有侥幸的心理,希望在装修后进行治理。殊不知,对于部分被天花板,各种支撑框架密封起来的板材,一旦形成严重释放源的话,是很难根治的,除非把墙打掉,重新制作。
其实在装修的过程中,就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在采购材料时,首先就要选择有“十环”认证的材料;在加工的过程中,还要使用专用的甲醛清除剂对各种胶水进行除醛处理,消除释放源头;在装修完工后,还要再进行综合性的除甲醛,除其他污染物的处理。虽然多了工序,但是换来的确实健康的环境,和较低的处理成本,还是很值得的。
结论:边装修,边预防;装修完毕后进行巩固性根治。
相关知识
室内装修污染防治十大误区
家居装饰 装修污染的几大误区
家庭装修污染的十大危害
避免室内装修污染的十大技巧
装修污染的8大误区
装修污染处理的十大误区 不能过于依赖植物
专家支招:家居装修污染十大症状与拆解方法
室内有毒有害气体熟悉上的十大误区
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室内装修污染
妙招破解装修十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