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木作为家具用材其有据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晚期,但是这种珍贵木材被大量地用于家具制作上,还是在进入清代以后,特别是乾隆时期,由于各处皇家宫室苑囿的布置需要大量制作精美的家具,因而宫廷中对于紫檀木的需求远超前代,与这种情况相对应的是在负责为清代皇家制作各种器物的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中留下了许多关于家具制作的文字材料,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记录中一窥清代宫廷中收藏与使用紫檀木的真实情况。
首先就来看一看乾隆时期的档案中关于紫檀木这种珍贵木材的需求:“……奴才等查造办处承办传做活计,每年需用紫檀木甚多,……今应请仍照向例交粤海关监督图明阿采买紫檀木六万斤运送来京,以备成做活计应用……” ;广州是当时对外开放的口岸,很多紫檀木都是从这里由粤海关采办,直接送往京内,但是由于紫檀木的珍贵稀有,各地官员一经发现,即行解送进京:“乾隆四十九年(1784)六月十九日,尚书金简交来贡物来文清册,内开两淮盐政伊龄阿差人送到……紫檀木二百六十一枚(重四万十二斤),奉旨:着伊家人送进京交金简,钦此。” 当然,如此长途转运也有成本方面的考量:“查粤海册报紫檀木每斤连运价用银六分三厘,较比造办处在京采买每斤一钱七分之例省用银一钱六厘零,价既省费悬殊,请照前交粤海关监督德魁采买紫檀木六万斤运送来京以备成造活计应用,并令采买适用件料,毋得仍买弯裂空心之木致多不便” ,实际上对于紫檀木的采买,不止是数量上有要求,质量也不能忽视:“该(粤海关)监督德魁运到紫檀木六万四千五斤,奴才等派内务府郎中诚意、员外郎四福会同造办处官员等详细逐件查验,体质坚实者少,多系空心曲弯水裂之件,内可得材料四五成至七八成者核计得料三万三千余斤,所剩二万七千斤只堪做零星碎小什物,不得大件材料,业经奏明核减在案。” 紫檀木大料难得,素有“十檀九空”的说法,也可以从这两条档案中略见一斑。
可见紫檀木料的采买即使对于皇家来说也是一件相当耗费时间和财力的事,因此对于紫檀木的使用也分外精心和严密,无论用量大小皆在造办处档案中加以记载:“造办处为做珐琅坛城上紫檀木龛三座共约用紫檀木九万三千二百余斤,内除领用造办处库贮木植二千二百二十五斤,采买木植二万六千四百九十四斤,行取户部木植八千九十五斤,共得紫檀木三万六千八百十四斤,现在尚少五万六千四百余斤,……请着粤海关监督采买紫檀木五万六千四百余斤运送到京应用” ;又如:“二月初三日为紫檀木龛(解字十一号):工银二百四十三两二钱,紫檀木两千六十四斤” ;不惟制作用料如此巨大的紫檀木龛,就是一般体量的家具,也都有所费工料的详尽记录:“鸣字一百三十八号:木作为做紫檀木包镶格子一件,用领本库紫檀木九十一斤九两,粗布六尺,外雇木雕匠做过九十四工半,外雇大锯匠做过六工,共外雇工一百工半” ,就算是一件小小的紫檀屉子也不例外“积二百三十六号:广木作, 十八年三月初四日传做紫檀木镶嵌匣内古玩屉子一分,用本库紫檀木十一斤十二两、白檀香三两三分……” 。制作家具之后的剩余木料也不能随意处置,在造办处档案中专门列有“紫檀木楠木红木回残档”一项就记录了散碎紫檀木料的处置情况:“乾隆五十九年三月十六日,木作交回紫檀木五斤十二两、碎小紫檀木十斤四两” 、“乾隆五十九年四月三十日,广木作交回碎小紫檀木二斤十二两” ……
清代宫廷对于紫檀木的搜求始终不遗余力,正是通过这种不断的储备和精打细算地使用,使得内务府库贮紫檀木数量由乾隆初期的不敷使用到后来得以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充裕的水平,通过下面这张表格,或可以看出这一显著的改变:
本文引用的这些档案是从乾隆元年到乾隆六十年的记录,在这号称“盛世”的六十年间,对于紫檀木这种珍贵木料的搜求可以说从未停止,皇家对于紫檀木的推崇更使得紫檀家具成为尊贵的象征,成为中国古典家具史上一道永不磨灭的风景。(黄剑/文)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相关知识
记录在清宫档案里的家具用材——紫檀木
材美工巧、大雅之作——楠木在清宫家居中的应用
陆正大:在面对价格骤降的家具时要更加谨慎
活在木世界里的文化者
妇女节特别策划:那些年 成长在卫浴里的“她”
4.5平米 安放在胶囊公寓里的青春(组图)
《梦想改造家6》|温情收官,恒洁助力藏在握手楼里的公益图书馆
梦幻里的家具设计有那些啊?
儿童房里的家具应该用什么颜色的好?
[推荐]遍布紫禁城里的楠木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