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多地银行下调利率“救市” 房贷政策走向定向宽松

多地银行下调利率“救市” 房贷政策走向定向宽松

https://m.biud.com.cn 2014年08月14日08:01 家居装修知识网  

继各地逐步放开限购之后,首套房贷利率的松动也开始在全国蔓延开来。

不久前,上海农行宣布8月份起下调房贷利率。此后,北京、广州、佛山、深圳等城市的部分银行陆续下调首套房贷利率。

最新加入这个队列的是长沙、河北。

据长沙当地媒体报道,长沙银行的首套房贷可以申请到基准利率,但是银行会按借款人资质、所购物业情况实施风险定价,并不是每个客户都能申请到一样优惠利率的贷款。

不过,《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金融搜索平台“融360”上发现,长沙地区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最低也要上浮5%,如工商银行、招商银行,而其他银行都要上浮10%。二套房贷利率方面,大部分银行都要上浮10%~20%,中信银行甚至要上浮30%。

中原地产湖南公司董事总经理胡治钢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长沙放开限购的作用并不明显,楼市是否能回暖更要看房贷政策。而长沙的资金活跃程度不如一线城市,因而长沙的房贷利率也要比一线城市高。房贷利率一旦有所下调,对市场的影响会比较可观。”

几乎是相同时间,河北也传出了房贷利率松动的消息。据河北当地媒体报道,日前工商银行下调了首套房贷利率,由此前的基准利率上浮20%,下调至基准利率上浮10%。不过,其他大部分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目前没见松动。

以石家庄为例,本报记者在融360上发现,当地工商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确实已经下调至基准利率的1.1倍,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也均为基准利率上浮10%。

更早些时候,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也都陆续出现了房贷利率松动。

最早的是上海,上海农行宣布8月份起下调房贷利率,首套房贷200万以上可以9.5折。

紧接着,北京部分银行出现了打折优惠,但门槛都不低。中信银行为合作的二手房产中介提供9折利率优惠;汇丰银行的政策是如果贷款客户供职于世界500强、上市公司或者是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可以被汇丰银行认定为优质客户,可以最低打9.4折;农业银行对优质客户最多打9.5折。

进入到8月,广州工商银行率先调价,首套房利率已经从此前基准利率上浮8%下调至上浮5%,二套房利率由原来上浮15%下调至上浮10%。

深圳的调整力度更大。本报记者调查发现,与上月的房贷利率普遍为基准利率上浮5%~10%相比,8月以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四大国有银行的深圳分行首套房贷利率均回归到基准利率,而汇丰银行、招商银行的深圳分行则为首套房贷利率分别提供9.4折、9.8折的优惠折扣。

不过,深圳有些银行对客户获得首套房贷基准利率设置了一定门槛,未达到要求的仍需上浮2%~5%不等。例如,中国银行深圳分行要求首套房贷款100万以上才能获得基准利率,而100万以下的则需上浮2%。

福建省甚至出台了“闽八条”,要求银行放松信贷:提出购房人偿清购房贷款后,再次申请贷款购房,按首贷认定;首改房(首次购买改善性普通商品住房)按首贷认定。购房人住房套数认定不包括其自建房、房改房、继承房、征迁安置房和已偿清贷款的二手住房;金融机构在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方面按照政策规定的低限执行。

各地银行房贷利率纷纷松动,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央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另一方面也在于各地放开限购后呼吁房贷放松的压力。

今年5月,央行研究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改进住房金融服务有关工作,并提出“央五条”措施,优先支持首套房贷。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从当前房贷政策变化特征来看,当前,银行房贷审批周期缩短、部分银行房贷利率开始有条件下浮,标志着房贷政策开始“微调”,走向定向宽松。从首套自住用房房贷利率的角度来说,由于福建、广西、成都、武汉、绍兴、包头等地方政府的“救市”措施的不断出台,预计8月份以后贷款审批周期会进一步缩短,额度也会向首套自住需求倾斜,利率高企的状况会有逐步回落的过程。从周期的角度来讲,预计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3~6个月,今年第四季度房贷利率有可能会出现实质性的回落。

相关知识

多地银行下调利率“救市” 房贷政策走向定向宽松
多地银行下调利率“救市” 房贷走向宽松
多地银行下调利率 房贷政策或步入定向宽松
工行:将及时做好房贷政策衔接 部分地区松绑限贷
多地新政引发信贷“救市”热议 房贷放松未到时
地方寄望四大行放松房贷刺激楼市 专家称空间有限
“放松房贷”是真是假? 四大行同声:暂无消息
评论:“放松房贷”是梦游还是现实?
央行挺首套房贷再引救市传言 “房贷荒”短期或难逆转
“银十条”或将唤回利率优惠 银川多银行房贷政策松动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多地银行下调利率“救市” 房贷政策走向定向宽松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425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