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价成交”或者流拍是近期土地市场的写照。“市场下行,销售受压,土地市场亦由热转冷,持续接近半年的楼市降温,逐渐传递到了土地市场。”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记者表示,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均明显降温,标杆房企拿地更是愈加谨慎。
截至8月18日,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家标杆房企年内合计拿地额仅1825.2亿元,相比2013年同期的2946.2亿元,减少了1121亿元,同比减少幅度高达38%。
对此,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张旭也向记者表示,地价不断走高压缩了房企的盈利空间,高价拿地相对风险更大。鉴于此,房企目前抢收回款依然是重点,由于资金受限,开发商投资热情不高。
20强房企拿地骤减
据中原地产监测数据显示,20家标杆房企购置土地连续5个月锐减,此后仅6月份有小幅反弹,而从4月份至7月份的连续4个月内,这20家房企每个月拿地金额都不足200亿元。
从上半年房企拿地的变化来看,从4月份开始,房价下降现象蔓延至全国后,房企拿地态度开始急转直下,在土地市场少有出击动作,骤然间紧缩拿地金额。从月度变化来看,2014年4月份,20强房企仅斥资157亿元拿地,而2013年同期这20家房企则花费291亿元拿地,同比少花134亿元增加土地储备。
而从8月份单月来看,截至8月18日,20强房企花费95.3亿元拿地,其中万达在杭州及青岛有所入账,其他房企均在土地市场保持克制。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截至8月14日,2014年北京土地成交量为105宗,土地出让总收入达1328.1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40.7%。不过,居住类地块的成交宗数与规划面积、以及溢价率出现下降,尤其是7月份出让的4块居住用地块平均溢价率仅为12.2%,大幅低于前4个月37.7%的平均溢价水平。
“从目前市场趋势看,下半年房企拿地有可能继续萎缩,房企全面启动保守模式。”张大伟向记者表示,可见房企非常不看好未来一年内楼市的发展。
土地市场或陷入冰点
值得注意的是,据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在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下降的城市有64个,比6月份增加了9个,而上涨的城市仅有2个。简言之,今年7月份,近九成城市房价出现了环比下跌市场现象。
事实上,房价下行,房企的存货难以消化,现金回流速度减慢,房企资金链承压等现象传导到了土地市场上。近期,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均已出现土地流拍现象,即使是优质地块也有无人问津的趋势。
据链家地产透露,曾于今年2月份被叫停的北京市二环内西城区华嘉胡同地块已经再度挂牌,由于该地块位置优越,被业内戏称为“女神级”地块,自允许竞价至今已有一周有余,但仅有两次报价,且价格不高。
对此,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分析表示,土地市场流拍或底价成交现象可能继续增加。郭毅称,今年上半年楼市成交整体低迷,多数房企销售业绩同比下滑,在房企资金链逐步紧缩、对后市悲观预期加剧的双重作用下,开发商在土地市场上拿地态度将更为谨慎与务实。
此外,2013年初至今年年初内,标杆房企拿地动作较为密集,多数房企手中的土地储备较为充沛,因而拿地并不急迫。
而随着楼市下行趋势显现,开发商对土地的定价逐渐回归理性,也催生和加剧了土地市场上出现流拍、底价成交的现象。
相关知识
20强房企年内拿地额同比缩减1121亿元
20强房企看淡楼市 年内拿地额同比缩减1121亿
四强房企年内花2000亿元拿地创历史新高
20大房企半年拿地金额同比减23%
20强房企拿地额同比缩1121亿 土地市场陷冰点
楼市转冷 20强房企本月拿地金额不足1月份一成
四强房企圈地破费2000亿元 蜂拥一二线城市囤货
年内20强房企拿地同比减近四成
20强房企减购地支出 5月份至今仅万达拿地
20强房企减购地支出 少拿地多卖货成主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