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智能照明焕发 电工产业现状及待解问题分析

智能照明焕发 电工产业现状及待解问题分析

https://m.biud.com.cn 2014年09月04日10:43 家居装修知识网  

  8月上旬,由中山浩客(汉的)照明电器有限公司、世界照明网联合举办的“云格局、云未来智能电工未来发展高峰论坛”在贵州贵阳市隆重举行。论坛上,浩客照明董事长杨世旬分析,仅智能电工将取代传统墙壁开关、电子开关取代传统机械开关一项,中国就有2万亿的市场容量,红外线遥控开关将成为灯具控制的主流开关模式。

  开关之前是作为照明的附属配件或设施的。随着节能需求、智能化发展以及灯具功能不断增加,开关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变为和灯具在照明领域的地位相当的重要产品。而且随着开关和智能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灯具的功能也在延展。目前,开关和灯具厂商都很重视开关行业的发展以及运用。可以说,灯具因开关和智能控制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和市场机遇。本期策划,我们就来解析开关行业产业和技术发展的那些事。

  电工自主品牌仍然弱小

  电工产品(民用开关插座)作为民用住宅必备附件,伴随中国经济和房地产的高速发展迅速成长,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奇胜、松下等产品引进中国内地以来发展迅猛。

  到2013年整体电工行业规模发展为200亿左右,其中中高档约占10%,中档约占35%,低档约占55%。高档市场份额中外资品牌(如:罗格朗、西门子、松下、奇胜等)约占70%,中档与低档市场份额自主品牌约占90%,综合外资品牌约占中国市场份额25%,由于电工行业的丰厚利润绝大部分集中在中高档产品,25%的中高档市场份额约占整个行业利润的70%,综合计算,外资品牌约占中国电工市场份额的25%,却占有整个行业利润的65%以上,2005年以前TCL国际电工一直以来是中国电工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帜,不论从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营销渠道规模均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老大,2005年12月罗格朗收购TCL之后,至今中国电工市场销量第一的宝座就一直被外资品牌占有。

  从电工行业的份额来看,现在还没有占据寡头优势的企业,更不要说已经到了垄断和洗牌的局面,所以中国电工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电工产业现状分析:产业基地三足鼎立

  浙江为全国最大电工集散地

  近年来随着电工行业的不断成熟,中国电工行业的总产值达到近200亿元,如今已经形成了由浙江区域、广东区域、湖南区域等主要产业基地。

  浙江区域有近3000家电工企业,代表的企业是正泰、德力西、鸿雁、王邦、联峰、龙胜等,区域总体产值近100亿。浙江区域温州的企业一般是内外销兼顾并且以低端形象示人,近期有顾此失彼的感觉,但是都在发力,温州企业近期在重新组建电器协会,想借组协会的力量把温州电工形象提升一个台阶;不可忽视的力量是柳市低压企业和慈溪排插企业等进入电工行业,未来会是一个变量。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段提高,浙江的电工企业不断扩大,开始沿着庄泉向外扩展。现在已经发展成从龙湾区的三甲到梅头一带,从温州到浙江全省,浙江已经成了全国最大的电工集散地。

  20世纪80年代初,善于把握机会的浙江人就在温州龙湾区的庄泉一带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电工集群,现在很多大的品牌如松日电器、飞雕电器等就是在那里起家的。由于当时中国的电工市场竞争并不激烈,敢于开拓的温州人在电工产品上进行了不段的更新,最终主导了全国电工市场,在那个时候可以说全国的消费者用的电工产品都是出自这里。

  虽然如今有一批优秀的电工企业如王邦、联峰、托泰等企业脱颖而出,浙江拥有电工企业近3000家的规模,一度占据全国70%左右的电工份额,但是如今国内销售额过5千万的企业不超过15家,因此浙江电工的未来依然任重而道远。

  穗三大产区,特点各不同

  广东区域则以中山、顺德、深圳三个区域为主。其中,广东中山区域有近200家电工企业,代表的企业是朗能、TNC、家的等,区域总体产值在30亿左右。中山区域的电工企业主要集中于小榄,由于靠近照明企业,便于学习古镇照明企业先进的营销模式,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顺德区域有近300家电工企业,代表企业是锦力、福田、美加顺等,区域总体产值在40亿左右。顺德电工产业历史不短,专业电工企业近年动作频频,以前一直在以低端和老牌的形象示人,但是近期都想摆脱这种形象,如锦力的SOK和福田的“点开关”都纷纷在市场上发力,并且都取得不俗的成绩。深圳区域有20家电工企业左右,代表企业是天基、创胜,区域总体总值在10亿左右,主要特点是外销和智能开关。由于深圳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外贸平台,加之深圳企业的产品品质和市场定位始终未变,使得外销市场不断扩张。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整体需求不断攀升,特别是对高品质产品需求的提升,深圳企业也开始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但目前能让行业人士脱口而出的全国知名品牌却廖廖可数,究其原由主要是因为多数深圳企业目标市场不在国内,以海外市场和工程渠道居多。

  湖南品牌有三甲

  湖南区域有近20家电工企业,代表企业是深思、贵派、豪意,区域总体产值约10亿左右;其中,深思电工实业有限公司是湖南电工基地产业的龙头企业,其建设的电工基地是湖南基地中最大的电工产业基地。在业界享有“单品王”的称号,带动了整个湖南电工产业产值的迅猛提高。

  湖南电工企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非常快,如深思和贵派如今都是中国电工行业的新秀,湖南企业由于身处中部,所以刚开始渠道重心都是放在三四级市场,记者曾深入调查其在某些县城的销售量,得出的结果很惊人,他们很多小县城就有每年60万到70万的量。由于渠道网点遍地开花,使得湖南企业人员成本巨大,并且低端形象有逐渐凸显的趋势,近期湖南电工开始在产品和品牌形象上转变,已经取得初步的效果,湖南区域电工基地地位已经非常稳固,未来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链接:他山之石:解析浙江电工行业

  内忧外患,温州电工亟待从贴牌转攻自主品牌

  作为浙江最大的电工产业,温州电工企业占据浙江省电工总企业量的90%,电工市场份额占浙江全省的70%,代表龙头有产值过亿的正泰、天正、联峰、王邦等发展多年的老牌企业。在浙江温州聚集了大量专业的注朔机、开关铜件、空白面板、包装箱以及专业设计开关展板的公司,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产业集群。在这里生产电工产品足不出户可可以完成全套的生产,已经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走上了产业集群良性发展的道路。走在温州龙湾区的街道上,进入视野的全是大大小小的电工户外广告,在这里也可就是一些电工配件的广告也很活跃。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电工国际品牌如罗格朗、松下等企业的的先后强势介入,以及古镇、顺德等基地的发展并不断的壮大,使得温州电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加上一些温州电工企业本来就是为别人做OEM,在市场上一直就没有自己的品牌,生存空间大为减小。

  温州电工企业开始往长三角搬迁

  首先,大部分温州电工企业本来就是靠低档的产品和价格优势来占据市场份额的,但是现在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电工企业提出了产品的挑战。现在普通的消费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品牌辨别力,不但对产品的质量提出了要求,对产品的外观设计和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已经要求越来越高,而有些温州电工本来就是一直以低廉的价格为竞争手段,导致终端市场的不断丢失。 -

  其次,国际上的大品牌和国内电工的崛起,对温州电工企业提出了品牌的挑战。由于大部分温州电工企业都是以低廉的价格为竞争手段,在消费者的眼里觉得温州电工产品都是走低档的战略路线,对温州的电工企业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无疑增加了成本和难度。所以一些优秀的企业纷纷向温州以外的长三角城市搬迁,对温州电工产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瓶颈。

  再而,温州电工企业自身的经营模式阻碍了新一步的提升。温州电工企业发展初期,要不就一般通过购买部分配件自己组装,通过亲朋好友在全国城市组建网络;要不就是替其他品牌OEM,还有就是温州电工企业都是家族式的经营,什么事情都是老板一个人决定和拍板,有时候对市场的反馈观察并不及时。

  这些在刚开始的时候的确帮助温州电工企业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可以在局部的市场上分布自己的网络,但是随着现在国内外竞争的加剧,这些管理和营销方面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这就使得一部分规模很大的企业选择外销作为自己的突破点来应对这种压力。

  电工企业发展路线

  1.一条路线是早期浙江区域的电工企业由于靠近嘉兴浴霸、柳氏地插、慈溪排插等生产基地,所以浙江企业都是在开关产品达到3000万以上的量时就开始把市场延伸到浴霸、地插和换气扇等产品上。这其中的代表是龙胜电器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发出旗下的“懊逶”员品牌,曾经一度主导了中国西南市场,发展到后来捷鹰电器和松日电器也开始上浴霸、地插以及排插等产品。

  2.另一条路线是古镇区域的电工企业由于靠近照明产业基地,所以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地步就会开始上一些照明产品,如TNC、朗能和天基是最早尝试的代表;发展到后来湖南电工企业由于看到照明产业的发展前景也开始走古镇电工多元化的路线,如深思、贵派和豪意都曾经大力开发照明产品;如今浙江的德力西和博坚也开始在LED产品上发力。

  可知,这两种发展模式经过不断的融合,已经开始难分彼此了。

  电工行业发展瓶颈

  电工市场从2004年以来逐渐得到一批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重视,许多企业对电工市场采取了从产品到渠道、品牌的运作,当时推广市场很不错的家的和优腾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几年电工行业发展似乎有点缓慢,虽然有些企业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效果并不突出,一些电工企业都纷纷认为电工市场越来越难做。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电工这个行业的市场发展如此艰难?

  1.低关注度。电工行业的行业属性决定了电工是个低关注度的行业,暂时整个行业的产值才200亿左右,政府对该行业关注力度严重不够;就是普通的消费者也对电工品牌不这么关注,觉得电工品牌只是装修的一个小环节,加上家装公司和电工人员的插手,一些消费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家里装的开关是什么品牌。一个如此低关注度的行业要做市场当然难以运作。

  2.门槛低。电工行业的低进入门槛也是一大瓶颈。由于电工产品的生产模式简单,有些人只要买一些配件自己就可以组装出外观非常华丽的产品来。现在市场上有专门生产空白面板的企业,有专门生产铜件的企业,有提供模具的加工厂,所以现在生产出一款开关产品的成本非常低。这就使得市场上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也直接导致了中低档市场价格战的激烈。这个时候要做品牌的企业开发出一款很高品质的开关需要冒的风险很大,如果新产品市场不接受当然自己要承担损失,但是就是新产品运作成功了也会出现市场上马上出现多款同类产品的困境,这个时候除了价格战之外别无他途。

  3.人才欠缺。电工行业营销人才的欠缺也是电工行业要发展壮大的瓶颈。如今的电工市场里到处可以遇见厂家的营销人员,但是还是停留在基本的推销阶段,由于电工市场起步晚,甚至有些业务员连基本的开关产品知识和营销的基本理论都不明白,可想而知电工市场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人才的匮乏达到了什么局面。如今电工市场的高级营销人才如营销总监以及市场部经理等也是极度匮乏,就暂时的行业局面来看电工市场运作成功的操盘手也是屈指可数,甚至有些中小型企业负责人宁愿自己来管市场也不敢把市场交给职业经理人来管。

相关知识

智能照明焕发 电工产业现状及待解问题分析
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CSHIA秘书长周军:智慧家庭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2年半导体照明产业现状之精准分析
国内各地LED照明“新大陆”的产业现状
智能照明曲高和寡 离大众消费距离甚远
LED净化灯具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米尼智能照明终端盈利系统暨全屋智能新品发布会在成都隆重召开
中国陶瓷产业现状及2012年行业走向预测
解析德国LED照明市场现状及进入策略
LED智能照明渐成行业发展趋势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智能照明焕发 电工产业现状及待解问题分析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436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