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万科等房企降价欲刺激楼市销量 专家:回暖没那么快

万科等房企降价欲刺激楼市销量 专家:回暖没那么快

https://m.biud.com.cn 2014年09月11日00:21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中新网9月11日电(房产频道 马榕)进入“金九”,越来越多房企纷纷推盘入市,降价促销跑量。近日“万科重庆项目单价跳水两千”的消息,更是被不少业内视为“金九银十”降价大潮开始的信号。

  在此之前,百城房价已于5月份结束了持续两年的逐月上涨,至8月份时已连续下跌4个月。不过,与价格的持续下探不同,8月不少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回升,楼市整体情况有所回暖。

  房企降价、多地“价跌量涨”形势下,是否意味着“金九银十”将成为购房者“抄底”买房良机?对此,有业内预测,在新一轮房企降价促销中,今年四季度至明年将是购房者入市较好时机。但也有观点认为,高库存、产能过剩等问题并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改变,市场回暖尚需时日。

  8月多地楼市价跌量涨 杭州等地成交量增两成

  近月来,“价跌量涨”已经成为了全国不少城市的楼市现状。

  8月百城房价显示,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0771元,环比上月下跌0.59%,这已经是百城房价连续第四个月环比下跌。北京、深圳、天津、南京、杭州等重点城市均在下跌之列,其中杭州的跌幅最高为1.81%。

  但与走低的房价向左,不少重点城市成交量有了回暖之势。中原地产数据显示,8月房价环比下跌的北京、天津、深圳、南京、杭州、青岛等城市,成交量环比增幅超过了20%。“8月份,虽各线城市同比数据仍处下滑状态,但环比数据有所回升,整体情况有所好转。”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

  据多家机构分析,这种多地“价跌量涨”态势将有望在九月、十月继续蔓延。以北京为例,据伟业我爱我家数据显示,在“金九”开局的中秋节假期期间,尽管前两日成交情况同比表现冷淡,但比端午节成交增幅约15.54%,比五一节增长了两倍,比清明节增长了一倍多。

  “金九”开局降价快跑 万科被称再度领衔降价

  诸多城市楼市的“价跌量涨”,与房企“去库存”压力下的降价跑量密切相关。进入“金九”,房企降价促销之声更是此起彼伏。

  近日,人民网报道引述业主反映,万科在重庆的两项目于9月5日突然降价,单价跳水两、三千元,上百名业主因此聚集项目售楼处要求赔偿。一时间,万科领衔“金九银十”降价的消息受到业内广泛关注。

  事实上,今年3月以来,万科已有多个项目进行降价促销,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位于北京的万科橙项目,在3月通过精装改毛坯等方式降价,被誉为北京“首降楼盘”。不过,类似万科重庆两项目如此大尺度调价,还比较少见。

  进入“金九”,房企推盘力度、优惠尺度都在加大。在北京,9月商品住宅市场预计将有39个项目入市销售,此数量有望创下今年月度新高。其中已公布售价的项目中,定价多以“低姿态”入市,部分区域定价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在张大伟看来,用大力度优惠吸引购房者将会成为9月入市楼盘的主旋律。

  “金九银十”抄底买房? 业内:跌价两三成可入手

  价跌量涨的市场环境、房企纷纷降价跑量,是否意味着“金九银十”楼市将迎来抄底买房的好时机?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分析称,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为较合适的购房时机,明年房价将见底企稳。在他看来,在一线城市,今年上半年属于近十年以来成交量最低迷的时候,目前住宅成交量已基本见底,9月将会继续回升。而二线城市则会相对滞后。

  另外,杨红旭认为,“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在房价上涨拐点来临之前,只要遇到房价下跌二三成的优质开发商楼盘,就可以出手。”不过,他也表示,对于不同城市,应区别看待。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在接受中新网房产频道采访时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地方区域市场供求关系、库存、产能过剩等问题并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改变,市场回暖尚需时日。”

  张大伟则分析指出,今年以来,相比新房,二手房普遍降价幅度较大,部分跌幅达两成,价格已基本见底。而至于入市时机,张大伟认为,关键还是在于选合适的房子。(中新网房产频道)

相关知识

万科等房企降价欲刺激楼市销量 专家:回暖没那么快
房企降价欲刺激楼市销量 专家:回暖没那么快
北京土地出让金两周破200亿 万科等房企已有斩获
万科等房企力推室内除霾系统 明年或大范围应用
23家房企前7月吸金6000亿 万科等被迫以价换量
安信地板被指甲醛超标以次充好 万科等房企受牵连
安信地板甲醛严重超标 万科等房企受牵连
紧抓市场窗口期 大型房企降价出货
网帖曝安信地板甲醛超标 万科等已启动调查程序
房企分化,精装楼市增长放缓,电视增长成亮点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万科等房企降价欲刺激楼市销量 专家:回暖没那么快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439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