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记者观察:陶卫“产学研”是鸡肋or香饽饽?

记者观察:陶卫“产学研”是鸡肋or香饽饽?

https://m.biud.com.cn 2014年09月19日14:02 家居装修知识网  

        时值初秋,又是一年开学季,陶瓷卫浴行业与高校又掀起了“产学研”的春天。在内需减少,产能过剩的2014年,很多陶卫企业都把希望“押宝”在各大高校“产学研”项目上,希冀借助企业名气、师资、人才、设备资源和科研成果,提升陶卫企业知名度,带动企业的创新氛围,提高产品的设计能力,摆脱同质化的“紧箍咒”。对于高校来说,教学和研究得到企业的资金充实和援助,也是一举两得。于是,校企双方便风风火火地“恋爱”,高高兴兴地“结婚”。然而,在“产学研”实践过程中,却产生了不少让陶卫企业感到“鸡肋”的问题:价值观、投入产出比、成果产权等,让美好的初衷最终化成虎头蛇尾的结果。如何避免分道扬镳的结局?值得高校和企业双方思考。

  

  校企联姻为何成鸡肋?

  第一跟鸡肋,是科研成果的利用率不高。实际对于陶卫企业来说,产学研的投入是一笔不菲的投资,投入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企业的目的和初衷,当然是希望高校的研究成果会带来可观的市场收益,但对于高校来说,他们关心的是产学研所带来的补贴收益、论文数量、获奖可能、职称评审等等,所以,科研成果都比较趋于“概念性”成果,投入生产也有不确定性。这种价值观的不一致,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导致很多研究成果只能扼杀在襁褓之中。

  蒙娜丽莎董事张旗康坦言,过去产学研的“一锤子买卖”,部分高校的“节操碎了一地”让企业寒心:“投入十几万上百万,相对一个几亿的企业来说,可能不会很在意,但扎了几十万进去没有什么成效,换来更多的是抱怨。对于学校来说,收受一个企业十几万上百万也不觉得多,因为它可以找N个企业来合作。曾经也有一个学校报告他们一年产业收入可能是三千万以上,然后我们一打听可能有五千多个企业跟他们合作。最后一谈到学校里面的科研成果有没有转化为生产力,那是未知数,企业也没有办法去跟踪。“

  另外,科研成果的产权和归属不明朗也成为了产学研成为鸡肋的因素。一旦科研成果能带来市场效益,高校面临外界诱惑就会越来越多,产权分属不明,则会导致收益“分赃不匀”,最后校企矛盾越来越大,若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热恋过后的“产学研”合作最终只能“离婚收场”。

  “产学研”=人才工厂?

  同质化严重,成本上涨,需求低迷的2014年卫浴市场,从设计中突破,从创新中求生,成了卫浴企业的破局之举。各大卫浴品牌可谓“求才若渴”,继续招揽工业设计人才。像过去不久的广州建博会,佛山20多家卫浴企业宣布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达成“产学研”合作,开设卫浴专业课,输送卫浴设计人才。

  但最近一次,记者参与清华大学与恒洁卫浴企业产学研workshop上,询问大部分学生“愿意到卫浴企业工作吗”?全场则上演了“沉默的大多数”的真实版。不少陶瓷卫浴企业老板表示,学设计的学生都希望以后从事“高大上”的设计师行业,陶卫,尤其是卫浴产品给人的固有思维就是厕所、马桶等比较“亲民”的生活用品,不是艺术品或数码产品。所以,产学研合作当中,名牌高校特别是211、985院校的学生返回卫浴企业发展的几率较低。相反,二A线本科院校、地方职业技术院校的就业反馈率反而相对比较高。这意味着,产学研为卫浴企业提供高端设计人才的可行性并不如企业预期高。“伯乐常有,而千里马不常有”的无奈,卫浴企业冷暖自知。

  “产学研”新思路:婚前协议+校企课程?

  

  与其纠结产学研的鸡肋,不如先肯定产学研自身是一个令人向往的“香勃勃”。再探寻一种健康的运营模式。近年来,为了摆脱产学研“挂名”大于实际,企业都要求高校直接开设与企业产品设计直接挂钩的专业课程,让学生把课堂搬到工厂,把毕业设计直接变成产品和商品,像2009年厦门人水卫浴与福州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合作, 像蒙娜丽莎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陶瓷(珠宝)艺术设计学院的产学研合作,学生作品通过专家指导,再通过企业销售,转化成产学研投入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更经济,对于教学来说更有效。

  在效益驱动下,如何明确创作知识产权和彼此利益?产学研婚前协议是必须的。近年“产学研基地”的合约上,校企都会用详细具体的法律条文来界定产权。在新思路的驱动下,陶卫”产学研”会不会成为陶瓷卫浴企业突破困局的“主力援军”?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此文系搜狐家居独家原创稿件或者独家披露信息,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转贴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请与搜狐家居联系

由家居装修知识网(https://www.biud.com.cn)转自搜狐焦点家居
http://home.focus.cn/news/2014-09-19/414781.html

相关知识

记者观察:陶卫“产学研”是鸡肋or香饽饽?
地板下乡两重天 是鸡肋还是香饽饽?
深度观察:陶瓷卫浴行业的候鸟迁徙路径
实录:聚焦“3.15” 陶卫产品如何让消费者放心购?
春季装修市场透析 陶卫家具“价格黑洞”有多深?
年底观察:陶企上市是否会成为趋势
消费观察:厨卫顶与全屋顶的消费观点
卫浴行业年中观察:民族卫浴迎来风口期
陶卫企业如何走出竞争怪圈?
记者观察:家居定制 不是土豪也可以任性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记者观察:陶卫“产学研”是鸡肋or香饽饽?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445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