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成都市金堂县房管局及住房保障中心的人员与银行人士对接洽谈,为当地准备在县城赵镇钢城路南侧、水城栖谷西侧兴建的公租房项目第三期进行融资。保障房建设一半资金来自银行贷款融资,而这次洽谈进展顺利,银行将于近期放款。
金堂县的保障房建设颇受外界瞩目,这不在于它的建设体量,而在于它的制度创新。其中,金堂县在全国率先探索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采取“租金补贴”、“实物配租”等多种住房保障方式。
金堂的做法正是成都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构建多层次、全覆盖住房保障体系的一个缩影。成都市住房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宏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成都保障房建设突出特点在于覆盖面广、选址在成熟区域以及严格的准入和科学的后期管理体系等。
近几年来,成都已经投入390亿元,整合不同保障方式,构建起系统的住房保障体系。中央领导先后两次批示肯定了成都的无缝衔接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的做法,以及创新保障房后期管理、优化服务方式的做法。
无缝衔接全覆盖
实际上,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成都起步较早,“十二五”期间,成都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住房共2000万平方米,这是“十一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量的5.6倍。
在大规模建设启动时,为准确摸清保障对象底数和住房保障实际需求状况,成都市建立了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名制档案,并对保障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在制定保障房建设计划之前,有关部门还对待保对象进行了摸底调研,包括他们的意愿及保障方式、保障住房户型、区域等实际需求情况。
成都的住房保障体系就是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保障对象,建立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阶梯型、递进式住房保障体系,“按需建设、应保尽保”,做到“保障对象全覆盖、保障区域全覆盖和城市农村全覆盖”。
首先,针对保障对象的收入状况、需求状况不同,采取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多种保障性住房并存,租、售、补等多种保障方式互补,实现住房保障政策有效覆盖和无缝衔接。
同时,不断放宽准入门槛,扩大覆盖面。成都先后对廉租住房准入线进行5次调整,家庭年收入标准从8000元调整至3.4万元。对经济适用住房准入线进行3次调整,从3.8万元调整至5.0万元。2013年,将限价商品住房收入线从7万元调整为10万元。
覆盖面扩大带来建设量的增加。张宏向本报记者表示,成都保障房建设的量与同等城市相比位居前列,而在选址分布上,也不是选在土地成本较低的偏远地方。成都历来都是在配套比较成熟的地区选址,并尽量考虑保障对象的状况,针对他们的分布情况在城市东南西北方位选址。
为此,成都市以土地和资金投入为重点,优先安排“净地”用于保障房项目建设。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保障房建设用地达4000余亩。采取加大财政投入、政策性减免、市场化运作、单位和个人出资等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目前共投入建设资金390亿元。
截至2014年6月,全市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17.2万套,其中廉租住房3.1万套、公共租赁住房9.3万套、经济适用住房2.3万套、限价商品住房2.5万套;分配7.4万套,其中廉租住房1.6万套、公共租赁住房2.8万套、经济适用住房(含预售)1.3万套、限价商品住房(含预售)1.7万套。
不仅如此,在完善中心城区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的同时,成都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向郊区(市)县和乡镇延伸。全市住房保障范围由县城所在城镇延伸到所有乡镇,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乡镇场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
成都还出台《关于建立农村住房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试行)》,凡符合当地规定的廉租住房保障标准的成都市农村居民,均纳入廉租住房保障。张宏说:“成都住房保障体系不仅仅覆盖到县城所在地的镇,还覆盖到建制镇、覆盖到农村,主要是针对符合廉租房条件的农民。”
张宏介绍说,此前,民政部门有一个“安身工程”,主要是针对农村中无钱建房的特困家庭,对他们自建房有货币补助,但是这一工程涉及的面比较窄,另外就是补贴有限。基于此,把它纳入到住房保障体系后,面就比较宽,针对的是低收入家庭而不是特困家庭,而且是实物保障。
2012年7月底,在金堂县廉租房摇号中,参与摇号的346户申请家庭中,有农村居民23户,最终其中的21户农村居民顺利选到房,成为全国首批享受到住房保障的农村居民。这标志着成都正式推进住房保障城乡全覆盖。
另外,成都将购买社保、在当地具有较为稳定的工作、收入和住房条件符合保障标准的进城务工人员,分别纳入相应的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基本实现住房保障服务均等化。
张宏向本报记者表示:“我们的公租房,包括限价商品房等,对外来务工人员都给予同城待遇。只要是在成都市务工,缴纳社保,没有年限限制,收入和住房条件和成都市居民的条件一致,那么他就可以申请公租房,而且在配租上也是同等待遇。这在全国范围内,力度都是比较大的。”
创新后期管理
住房保障体系的成功构建一方面在于做好覆盖、满足需求,另一方面更在于准入、分配和后期管理三大环节的科学规范。为此,成都在规范准入审查、严格分配管理和创新后期管理方面进行了不少创新,显示出成都特色。
首先,在准入环节,成都市建立起一套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张宏介绍:“这个做法在全国也不多,我们在受理的时候,就把保障对象的所有资料扫描录入,在网上和民政、公安、工商、税务部门一起进行并联审核,这一点也没有减少我们的审核环节,但是缩短了审核时间。而且,保障对象也可以实时查询审核进度、配租结果。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对后期的管理有很大的提升。”
依托这套信息系统,对住房保障申请对象的低收入认定进行优化,准入审核时间大为缩减,进一步增加住房保障公开透明度。另外,成都还在全国率先开通住房保障呼叫中心电话,在房产服务大厅设立住房保障服务中心,随时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咨询。
在分配环节上,成都也制定和完善了《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申请家庭计分标准》、《成都市经济适用住房销售规则》和《成都市限价商品住房销售规则》,通过分配规则和程序公告、分配房源公告、待分配对象公示、分配结果公示,以及分配过程、分配程序公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监督等方式增加公开透明度。
为了提高分配效率,成都调整分区配租为市级保障部门统一配租;新建房源根据竣工时间倒排工作进度,制定配租配售方案,腾退房源建立从退出房源—注销合同—房源回笼入库—再分配的责任分工和系统预警机制,提高房源分配效率。
同时,建立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递进式退出机制,健全纠错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严肃查处住房保障违规行为,共处理违规购买经济适用房46套,停发或调整318户保障家庭的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针对保障性住房小区群体聚集、民生诉求强烈多样、社会矛盾潜藏、管理周期长等问题,成都市创新保障房后期管理,以服务人性化、管理自治化和监督科技化的成都保障房后期管理的三大创新做法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
成都创新性地建立基层社区进小区、社会组织进小区、公共服务进小区的“三进”服务工作机制,使政府公共服务在保障房小区没有“盲区”,在保障房小区设立社区用房,落实社区对保障房小区的社会管理职能,发挥共青团、工会、残联、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以及专业公益组织的作用,发展保障房小区的公益性事业,提高保障房小区居住品质。
其次,成都在全国创新建立保障性住房小区管理委员会,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构建了“社区—楼栋—单元—居民”四级管理机制,并重点发挥楼栋长、单元长承上启下的中间作用,努力实现小区由“社区管理”到“居民自治”。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小区均设立了小区民情联络员,畅通社情民意。在保障房小区组建小区志愿者服务队,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小区管理活动。
最后,依靠科技努力实现管理电子化、规范化。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起保障性住房小区监控指挥中心平台,整合物业、房源和住户数据等资料,确保对保障房小区实现远程、实时、动态视频监控,初步实现了“三排查一确保”目标,即排查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和排查服务缺失,确保小区居民安居乐业。
相关知识
成都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无缝衔接全覆盖
中德银行已获批纳入国家多层次住房政策体系
北京: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让更多百姓“住有所居”
广州市委常委会议强调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九江市副市长卢天锡: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厦门构建多渠道住房保障 将推出公共租赁住房
2020年进城落户农民将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评论:住房保障体系已到转向时刻
评论:住房保障体系已到转向时刻 或令房价降温
广州拟将外来工等非户籍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