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放松限贷福建救市力度空前 南京仍“认房又认贷”

放松限贷福建救市力度空前 南京仍“认房又认贷”

https://m.biud.com.cn 2014年09月24日10:17 家居装修知识网  

  南京房产限购政策取消之后,关于限贷政策的松动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国内几大行纷纷表态“认房又认贷”的信贷政策短期内不会有调整。值得关注的是,福建省近日出台的房产新规中对“认房”和“认贷”双双降低标准,不仅将首次改善房纳入首套房范围,还清贷款的也算做首贷,“认房又认贷”的信贷政策恐将终结。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祚波

  福建新政

  “首改房”算“首套” 贷款结清算“首贷”

  所谓“认房又认贷”,指的是金融机构在向买房人发放住房贷款时的资格认定标准,“认房”是指购房者的房产记录,无论当下有几套房产,只要有购房记录都无法享受首套房的贷款优惠;“认贷”是指金融机构会查询买房人此前有无贷款记录,有过记录再次贷款的话,也无法按照首套房办理。在2010年5月由国家住建部、央行和银监会共同出台的《关于规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的通知》中,已经明确规定二套房贷款必须“认房又认贷”。

  然而,近日福建省出台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认房又认贷”的标准打破了。新政明确规定“购房人偿清购房贷款后,再次申请贷款购房,按首贷认定,金融机构在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方面按照政策规定的低限执行。”

  南京多位房产界人士指出,此举其实是在“认贷”上开了口子,而且银行是否认同也要打上问号。“偿清贷款后,再次贷款算首套还是二套,完全应该由银行来认定,政府部门应该只有建议权”,江苏省房协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李智表示,因为贷款记录只有金融机构才能查询到,认定原则也应由金融机构制定,政府部门规定“认贷”标准有点越俎代庖。此外,也有专家认为应该由银行和地方政府结合当地情况拿出合理的房贷政策。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认房”的原则上,福建新规有了更大突破:“购房人住房套数认定不包括其自建房、房改房、继承房、征迁安置房和已偿清贷款的二手住房”,“首次购买改善性普通商品住房(即首改房),包括增加住房面积、增加电梯功能、优化地段等级、购买学区房等”,“家庭购买首改房按首套房认定”。

  李智认为,如此规定就意味着大量房产将被纳入“首改房”的范畴,而“首改房”又属于“首套房”,只要贷款还清,统统可以享受到首套房的贷款优惠,政策力度之大闻所未闻。

  新华视点

  避免“误伤”刚需 大行建议调整房贷政策

  22日,有媒体报道,央行召集各大行开会透露了放松房贷的想法,四大行或将放松首套房认定。消息一出就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截至记者发稿,央行还未回应此事,但多家商业银行对此事有所表态。

  建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住房信贷政策的出发点是支持自住、抑制投资投机,具体执行时应从实际出发,考虑合理需求。

  工行表示,正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和相关政策的调整,并将及时做好相关信贷政策的衔接,不断完善相应的金融服务。

  “现在房贷政策主要是针对前几年房价持续高涨,泡沫不断的情况,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库存增多,需求存在,但因为各种限制措施难以充分释放。如果继续维持原有政策是不合适的,需要顺应市场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

  据农行的内部人士透露,“对于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总行不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可能会从地方上试点。”

  对此,专家认为,房地产市场区域性本身很强,不同地方的市场有分化,让银行和地方政府结合当地情况,采取合理的放贷政策是正确的。“近几年来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比较复杂,对房贷的逐步松绑应该是回归到正常状态,支持有改善型住房需求的人群,对部分群众是利好。”

  “住房消费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可以拉动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连平认为,房贷政策松绑着眼于惠民生,住房需求与民生息息相关,同时有助于调结构,促消费。 据新华社

相关知识

放松限贷福建救市力度空前 南京仍“认房又认贷”
央行救市力度超预期 绿城等房企接连传出酝酿涨价
放松限购救市收效甚微 地方银行暗中松绑限贷
放松限购救市收效甚微 地方银行暗中先行松绑限贷
央行放松限贷 第二轮救市能否刺激楼市
福建救市猛药背后:房地产“大而不能倒”
地方政策微调难救市 专家称限贷影响远大于限购
地方政策微调难救市 限贷影响远大于限购
46个限购城市松绑率近6成 能否救市仍需观察
一线城市放松限贷“山雨欲来” 上海松绑传闻符合逻辑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放松限贷福建救市力度空前 南京仍“认房又认贷”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448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