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家电回收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最新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1500万台家 电产品进入淘汰期。但这些产品却面临“有米难下锅”的困境,能够进入正规渠道回收的少之又少。有关专家表示,未来只有政策和立法双管齐下,加强消费者的普 及教育,横亘在家电回收的壁垒才能真正消除。
形势严峻:报废量年均增长20%
“中国已进入报废的高峰期,报废量年均增长20%,预计到2020年电子产品每年报废数量将达到1.37亿台。”中再生协会副会长潘永刚日前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等主要家电产量达5亿台,每年的理论报废量超过5000万台,报废量年均增长20%。
“也就是说,今后每年至少要有1500万台家电、500万台电脑和上千万部手机进入淘汰期。”潘永刚认为,如何进一步推动这些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据悉,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例如一台电视含有700多种化学材料,一台彩电约有1公斤铅,一旦处理不当,这些有害物质就会释放到环境中,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可能危害到人类的健康。
最新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工商注册的回收企业13.7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回收企业1.2万家;各类回收站(点)30万个,回收行业从业人员1850万人。但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回收行业发展迅速,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很多现实无法解决的困境和无奈。
回收难题:正规军难抵杂牌军
日前有媒体报道,上海市的罗森、全家、7-11等便利店的500多台“阿拉订”自助终端上,老旧家电回收新功能在推出一年后,不得不悄然退出。
对于便利店的“阿拉订”来说,合作回收家电商业模式的探索以失败告终。据相关人士透露,通过终端机上设置的“家电回收”新功能,每成交1单,“阿拉订”只从森蓝公司收取1-5元的费用,除软件开发和硬件维护成本,几乎都是亏本买卖。
对于环保企业来说,竞争不过的原因关键在于价格。家电回收“游击队”无需四处布点,他们只需聚焦在某一小区内,就能吃饱喝足,再加上长期和居民的亲密接触,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而只有少数市民愿意无偿提供废旧家电,更多的人还是习惯卖废品,而且谁出价高就卖给谁。
一家回收公司的业务总监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作为正规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企业,现在也感到很难,难就难在没有货源,也就是拿不到持续性、大批量的废旧家电。
同时,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游击队”回收的废旧家电,并没有真正被淘汰回收,而是直接进入二手市场。“我们租户中很多家电产品都是从这些回收垃圾的人中购买的,像每台空调他们都能最少赚200-300元。”一位朝阳区房产中介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未来出路:政策立法双管齐下
尽管家电回收困难重重,但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也在“摸着石头过河”逐渐探索。去年底,财政部在北京举行首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补贴下拨发布会,宣布将向四川长虹、TCL奥博等39家企业下拨用于废旧家电拆解的首批6.3亿元补贴资金。这39家企业今后每处理一台废旧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或者计算机,都能享受35-85元不等的补贴。
北京商报记者在百度搜索家电回收,发现基本上都是个人性质的网站,链接右上 角均带有推广字样。点击某家网站进去,也并没有看到相应的回收价格以及废旧家电的处理方法。而除了个人网站之外,目前也有类似于香蕉皮的公益组织网站,对 废旧家电回收采取积分制。上门回收废旧家电后,将以积分的形式反馈给用户,用户可以使用积分换取各种礼品。
“我们的消费者还是习惯于以往卖废品的方式卖家电,也就是说,卖了东西要有 收益。但是废旧家电是不一样的,其对环境的损害是不同的。其实,现在提出消费者也是产品的受益者,也应该负相应的责任,对更多的消费者来说有些超前了,关 于环境保护的教育还要继续强化。”一位环保专家表示。
同时,有关专家建议,立法、政策与监管依旧是家电回收破局的关键。除了国家能够出台相关补助政策外,也希望厂商、消费者能够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同时通过立法手段,大力打通回收渠道。
相关知识
1500万台废旧家电回收难
北京重启废旧家电回收政策
回收范围相当宽泛 北京重启废旧家电回收政策
废旧家电回收,正规军为啥“哑火”
节能补贴不敌以旧换新 废旧家电回收陷尴尬
废旧家电回收陷困局 渠道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进军废旧家电回收 企业先做好亏本的准备
垃圾里取"金" 中外企业布局废旧家电回收行业
废旧家电回收呈现两头难状况 有待规范
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有效回收资源5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