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内楼市还在熙熙攘攘于央行新政、任大炮退休之时,世界建筑界却在热议在新加坡举办的2014世界建筑节。这场为期3天的建筑界盛会上,在已入围的300多个项目中选出了29个单项奖,其中来自中国的设计夺得三项大奖。这场盛会中,获奖热门的知名事务所及其作品表现不佳,例如因为SOHO中国而在北京、上海众人皆知的扎哈·哈迪德事务所设计的香港理工赛马会创新楼、韩国东大门设计广场及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学习中心和图书馆均未能获奖,其它像福斯特、OMA、KPF、帕金斯威尔、Aedas等大设计单位均未能折桂。中小建筑设计事务所和青年建筑师们才是最大的赢家。
其实对于站在建筑门槛之外的普罗大众而言,最关心的并不是谁能获奖,而是什么样的设计获得了大奖。笔者依次看过29个单项奖,很欣慰地发现基本没有“奇奇怪怪的建筑”,或者说参选的300多个建筑设计里,“奇奇怪怪的建筑”很不讨评委们的喜欢。获奖作品用途不一、使用的材质不一、设计的风格不一,但大体却有着隐约共通的理念,即与自然和环境相融合的理念。我们在上海田子坊看到如恩设计的193平方米的私宅并没有违和感,如同在云南双河村看到香港大学的助理教授Olivier Ottevaere和JohnLin设计的公共图书馆和社区中心的木质屋顶时,只觉得是在古老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获得年度大奖的越南胡志明市市郊小教堂,更是以开放的姿态与周围的建筑生态以及居民生活融为一体,同样位于越南胡志明市的树之屋更是将人的居住、建筑的形态与树木的生长和谐融为一体。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的大都市里崭新的、恢宏的建筑层出不穷,庞大的体量、巍峨的形态和磅礴的气势,让人的存在变得无比渺小,建筑不再是人生活、生存外延的一部分,而成为将人与自然、与原生环境隔绝的生硬的空间。当无数人怀念儿时居住的四合院、吊脚楼、围屋时,其实是在怀念人与自然的和谐。新奇特的标志建筑固然无可替代,但对于这座城市最主要的居住者和工作者而言,更需要温情的、治愈系的建筑,投资者与设计者更需要关注除了宏大主题之外,让建筑从标志回归到使用与观赏的“正途”上来。
□鲁欢
相关知识
评论:让建筑回归正常
Nicholson豪宅:让艺术回归建筑欣赏(组图)
立邦卷材涂料彩石雕技术:让科技回归自然
掌上明珠董事长祝词:让一切回归消费者
小小家装:让装修回归服务!
让建筑回归以人为本,朗诗引领绿色生活
尚层装饰郭淳:让别墅回归生活的本质
湖南:让建筑市场“打非制违”落到实处
评论:“弃房断供”将彻底击碎限购令?
评论:是否缴纳公积金 请将选择权还给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