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金融业应助房地产脱困

金融业应助房地产脱困

https://m.biud.com.cn 2014年12月07日10:36 家居装修知识网  

  昨日,由平安银行主办的第二届地产金融创新论坛在深圳举行。此次论坛以“经济新常态 地产新未来”为主题,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以及房地产和金融投资领域近500多位专家共聚一堂,共话“新常态”下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与金融的融合。

  与会专家纷纷指出,房地产行业“崩盘论”是不客观的,未来仍蕴含新的巨大机遇,但需要金融行业助其渡过难关。此外,由平安银行和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合作编著的《城市群发展规律及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研究白皮书》也在该论坛上正式发布。

  房地产大格局带来新机遇

  “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一轮深刻的蜕变”,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在论坛上率先指出,这轮调整的主导力量不是来自于经济危机或者是强有力的政治调控,而是来自市场的自发。

  据了解,诸多房地产企业已经着手顺应市场变化,持续推动转型。“首先是‘新业态’的诞生,一些房地产企业将开始涉足养老地产、产业地产和文化地产,市场细分明显加快。其次是‘新模式’的出现,一些企业已不再是单纯地卖房子,而是通过实施新资产战略管理和技术以及城市配套服务,实施多元化进程,实施入股金融机构的方式转变商业模式。而且可以将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系统,把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有效地融入到日常的运营和服务中,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互动。这些都是革命性的变化。大环境赋予了这些房地产企业大视野和大格局,同时也给平安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邵平表示。

  合作模式发生了变化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也指出,讲到房地产行业“新常态、新未来”时离不开新的变化和新的合作,而关键在于如何“变”与“合”。

  “房地产业要跟上‘新常态’注入新活力,必须要在变化中间寻找新的出路。” 刘志峰认为,其中变化之一,就是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合作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我们讲房地产与金融合作主要是讲银行在房地产开放和在个人住房信贷的支持,现在信托、债券、理财、私募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开发资金来源中间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的金融产品正在改变,房地产资金来源机构正在改变公共资产的金融方式,也在改变金融与房地产进入的机制。”

  刘志峰表示,面对“新常态”,“未来房地产仍有较大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服务业发展、信息化发展、利用人民币国际化走出海外去发展等四方面的动力。我相信,在这四个动力的带领下,2025年前我国城乡每年新增房屋面积将达到17~20亿平方米。”刘志峰预测道。

  在这种情况下,“合”便显得至关重要,刘志峰认为,房地产行业与金融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可以在授信、融资、结算、社区金融等多方面进行合作。“首先是业态供应方面的合作,一些城市的新建园区都需要工业配套和良好的信用做保障,如纽约的华尔街和现在深圳的前海;也可以是总贷组的合作,双方可以通过总贷组的合作,增强双方授信的共识和契合,使房企和金融机构在国际化方面、在功能开发方面、在应用信息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还可以是前台运营与后台支撑的联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金融机构前后台的互动有必要也是一种趋势。此外,信息互补和信息支持的合作也很重要,房地产资产很大的状况决定了金融资产的优劣,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把控风险。”

  金融业助房地产过难关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任志强则在论坛上透露,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正急剧下滑,处于历年以来最低位。“为什么会出现下滑,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银行的信贷规模正在持续下降,社会融资总量也出现一个下降的趋势。”

  深圳银监局副局长胡艳超也表示,“新常态”下中国房地产蕴含着新的发展空间,房地产行业“崩盘论”是不客观的,“如果把中国的房地产比作一个人的话,过去这些年他只是处于青春期,而他现在变成了70后、80后。”

  因此,在他看来,金融行业应该继续加大对房地产发展的支持。“目前中国房地产正进入了调整的关键时期,金融业需支持其平稳过渡,比如放开上市房企再融资,推进MBS(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和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都为房地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相关知识

金融业应助房地产脱困
贾康:房地产税立法应加快推进 明确调节高端
贾康:房地产税立法应明确“调节高端”
胡怡建:房地产税改革应稳妥推进落实
专家:房地产税改革应稳妥推进落实
三行业营改增一揽子方案7月或出 房地产税率11%
马晓河:国企应在房地产等领域退足退够
搜房网董事长莫天全在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年会发表演讲
搜 房网董事长莫天全在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年会上发表演讲
搜房网董事长莫天全在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年会上发表演讲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金融业应助房地产脱困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483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