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买砖技巧:瓷砖吸水率不是越低越好

买砖技巧:瓷砖吸水率不是越低越好

https://m.biud.com.cn 2014年12月25日10:30 家居装修知识网  

  装修后,瓷砖因吸水率太高而开裂脱落、某品牌因产品吸水率不合格上了黑名单……相信你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

  何为瓷砖“吸水率”?专业一点的说法,陶瓷产品对水有一定的吸附渗透能力,吸水率即指陶瓷制品中的开口气孔吸附水的质量与制品质量的百分比——换个说法,瓷砖吸水率就是将瓷砖放在水中充分吸水之后,所增加的水的质量与原干燥砖质量的比率。

  消费者开始关注“吸水率”,有些陶瓷企业便想方设法降低产品的吸水率,并将其作为销售卖点,有企业甚至生产出了吸水率仅有0.05%的瓷砖。在这种诱导下,不知情的业主可能会倾向选购吸水率更低的产品。

  然而,瓷砖吸水率真的越低越好吗?

  吸水率过高过低 都易致墙砖脱落

  吸水率是评价陶瓷砖内在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标准中对各类瓷砖的吸水率均做了明确规定,各类瓷砖的吸水率范围为:陶质砖>10%≥炻质砖>6%≥细炻质>3%≥炻瓷质>0.5≥瓷质砖。

  吸水率过高的瓷砖坯材密度较松、容易吸水,瓷砖经热胀冷缩后会导致表面龟裂,甚至整体瓷砖剥落。

  那么,墙地砖产品是不是要拼命追求低吸水率?非也。专业人士提醒,吸水率是一个相对的数据,吸水率过低的墙砖也容易因为铺贴方式不当而造成脱落。传统的铺贴方法多使用水泥砂浆,而水泥浆液中含有的水分可以被瓷砖吸收并固化,从而形成瓷砖对墙面的抓握力。一旦瓷砖吸水率过低,这种抓握力无法形成,瓷砖脱落的机会便大大增加。

  根据吸水率选择合适的铺贴方式

  目前,瓷砖铺贴主要有水泥砂浆粘贴法和薄贴法两种,不同的铺贴方法适用于吸水率不同的瓷砖上。

  如上提到,传统铺贴多用水泥砂浆,有利于形成瓷砖对于墙面的抓握力,所以这种铺贴方法最好用在具有一定吸水能力的墙砖上。同时,铺贴前要保证墙砖浸泡时间充足,一般2-4小时为宜。

  对于吸水率更低的瓷砖而言,薄贴法更加能防止其脱落的风险。薄贴法需配用专业的瓷砖粘合剂及齿型刮,在施工的基层先将瓷砖粘合剂梳刮成条纹状。然后再按顺序将瓷砖以拼图的方式粘贴在胶泥上,采用揉、挤、压实、定位的干作业粘贴工法。相对于传统铺贴法,薄贴法工艺更为复杂,但施工速度快、瓷砖粘结力强,可以有效避免瓷砖空鼓、脱落等现象。

  如何检验瓷砖吸水率?

  我们也可以通过滴水和敲打等简单方法判断吸水率高低。

  敲击法:轻轻敲击瓷砖,仔细听其声音,吸水率低的产品音色清脆悦耳,吸水率高的声音较为沉闷。

  滴水法:在瓷砖的背面滴水,如果渗水快表示瓷砖吸水率较高,渗水慢甚至不吸水的,则表明吸水率较低。

  提醒大家,一般瓷砖产品的外包装箱上都有吸水率等性能指标,并标明瓷砖的特质、适合的铺装方法、需要预留伸缩缝等详细的施工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监督施工时,一定要参考。有的新产品如果按照传统的施工工艺,容易出现施工不当的情况。

相关知识

买砖技巧:瓷砖吸水率不是越低越好
瓷砖吸水率不被重视 存在安全隐患
瓷砖吸水率并不是越高越好
诺贝尔、冠军标称品牌瓷砖吸水率不合格
8款瓷砖吸水率不合格
瓷砖吸水率被消费者普遍忽视 铺贴不当易酿隐患
瓷砖吸水率被忽视 铺贴不当易酿隐患
瓷砖吸水率被忽视 铺贴不当易酿隐患
瓷砖吸水率高低有区别 铺贴不当易脱落
瓷砖吸水率高低有区别 铺贴不当易造成脱落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买砖技巧:瓷砖吸水率不是越低越好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491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