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浦东“最牛违建”喊拆声中跨年

浦东“最牛违建”喊拆声中跨年

https://m.biud.com.cn 2015年01月05日16:01 家居装修知识网  

  浦东新区东陆路832号近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在一片喧嚣中野蛮生长,在媒体不断曝光中完成施工,在一片喊拆声中依然挺立,成功跨年;难怪被誉为“最牛违法建筑”。

  记者昨天从12345市民热线了解到,此前经过各部门会商,承诺违法建筑将在2014年12月31日前拆除完毕。但昨天记者回访发现,“最牛”光环依然存在。

  两次督办 依然无果

  去年7月8日,本报以《浦东惊现“最牛”违法建筑》为题,报道了浦东新区东陆路832号厂区内正在大兴土木,搭建近千平方米违法建筑,不仅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也让附近居民饱受煎熬,影响十分恶劣。 浦东新区浦兴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当时表示,东陆路832号的改建方并没有相关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实属于违法建筑。

  一周后的7月15日,本报再作报道,浦兴街道表示已联合多个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并上门与违法搭建方沟通,鼓励他们自拆。

  其实,在本报报道之前,从去年5月起,12345市民热线已经连续接到市民数十次投诉电话,希望管理部门依法查处。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于去年7月发出《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决定书》,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也于去年8月发出《强制拆除正在搭建的违法建筑决定书》。然而,违法建筑的第4层虽然被拆除,其余部分却在一片喊拆声中完工,并化身“白领公寓”开张营业,让人瞠目结舌。

  此后,12345市民热线分别于去年11月5日、11月14日两次督办此事,最终得出的处理结果是“2014年12月底之前依法拆除该处违法建筑”。结果如何呢?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浦东新区东陆路832号探访,发现这个位于东陆路利津路口的违法建筑没有丝毫拆除迹象,只是四周的墙上多了几张浦东新区“三违办”的宣传标语。入夜,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发现2层的不少房间亮起了灯,说明这个白领公寓很可能还有人入住。

  更让人捏把汗的是,这一违法建筑背后就是一家“小风车金桥丽都幼儿园”。此前上海消防局浦东消防支队曾经证实:东陆路832号违法建筑并未通过消防验收或备案。记者看到,违法建筑外墙挂满空调外机,一旦发生火患后果可想而知。

  期限已过 再次食言

  拆违工作究竟卡在哪一步呢?据了解,去年5月上旬接到投诉后,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调查发现,该建筑物系钢结构,共4层,呈“L”状,约9000余平方米。该地块属于上海衡山汽车服务公司,公司将厂房出租给另一家公司,后者实施了违法搭建的行为。这家公司收到《决定书》后曾表示,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自行拆除,但最后只拆掉第4层,另外3层则在紧锣密鼓中完成了装修和招商。

  去年11月18日,浦东新区市民热线服务管理办公室在给12345市民热线的书面材料中明确:将由新区“三违办”牵头,浦兴街道配合,做好风险评估,并于2014年12月底之前依法拆除此处违建。从目前情况来看,管理部门再次食言了。

  此前的协调督办会上,相关部门曾解释,此案最大的难点在于:违法建筑是在一幢合法建筑的基础上改建而成,若要拆除,必须拆违并保留原建筑,这就必须先确定哪部分是违法的、哪部分是合法的。相关部门在调查执法时,业主提供了原建筑的批文等资料,但由于年代较久远,再加上行政区划调整、门牌号路名变更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界定合法面积的工作遇到一些“技术性问题”。另外,违建业主比较不配合,更增加了界定工作的难度。

  建易拆难 令人深思

  管理部门的解释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困难很多,工作不易。但如果反过来想想,违法建筑如此难拆,为何当初建起来如此容易?

  任何违建并非一朝一夕拔地而起,何况这一处违建并不隐蔽,就在街边,而且违法施工长达数月,周边居民屡次投诉,只要街道、“三违办”、规划、环保、消防、房管等有一个监管部门跨前一步,及时监管、主动作为,“最牛违建”何来条件野蛮生长?更匪夷所思的是,在媒体不断曝光、相关部门已下发拆违决定书的情况下,该违法建筑竟能继续完工,作为公寓开张营业。这其中暴露出的问题,无法不让人深思。

相关知识

浦东“最牛违建”喊拆声中跨年
“最牛违建”开拆近一年 城管:恢复原状才算拆完
“最牛违建”业主拆完又种树 昨晚已清除
北京最牛违建基本拆完 前后用时近一年
最牛违建拆完 房主:不愿再谈一想房子血压就高
浦东“最牛违建”被拆 6000平米分割成222个小房间
北京“最牛违建”业主拆了假山又种树 称为安全考虑
“最牛违建”业主:违建已拆完 雨季后挪走假山皮
耗时一年 北京“最牛违建”终拆平
北京最牛违建拆了一年 业主称一建一拆花600万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浦东“最牛违建”喊拆声中跨年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496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