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房奴本月起享受降息红利 相当于此前利率打9.4折

房奴本月起享受降息红利 相当于此前利率打9.4折

https://m.biud.com.cn 2015年01月06日11:16 家居装修知识网  

图片

  新年伊始,不止股民们在收“红包”,广大“房奴”们也开始享受到降息红利。广州市民张女士昨日接到银行短信通知,从今年1月起,她所需支付的等额本息还款的房贷月供将由4828.73元降至4613.42元,减少215.31元。据信息时报记者了解,今年1月起大多数商业银行开始执行央行降息后的新贷款基准利率,目前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均已下调浮动利率型房贷利率,这意味着,大部分像张女士一样的房贷一族,每月需偿还的“月供”都将减少。

  相当于此前利率打9.4折

  元旦刚过,个人房贷月供为何会下降?信息时报记者了解到,由于央行去年11月底曾采取过降息措施,不过由于目前绝大多数银行均使用“按年调整”,即一年之内无论利率升降几次,都要到次年的1月1日才能执行最新基准利率。因此,今年1月起大多数商业银行开始执行央行降息后的新贷款基准利率。

  具体来看,5年期以上房贷的基准利率由6.55%降为6.15%,较此前的利率下降0.4个百分点,相当于给此前利率打了9.4折。也就是说,存量房贷客户的“月供”从元旦之后开始减少。举例来说,假设客户贷款余额100万元,剩余期限为20年,使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整个2015年因此可少还大约4000元利息。

  据信息时报记者了解,目前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均下调了浮动利率型房贷利率,这意味着大部分像张女士一样的房贷一族,每月需偿还的“月供”都将减少。

  并非所有房贷月供都下降

  但建行一位客户经理刘先生告诉信息时报记者,并非所有借款人的房贷月供都会下降,有两种情况就是例外。其一,如果客户与银行约定采取固定利率还款,那么在贷款期限内,不论银行利率如何变动,借款人都将按照合同签订的固定利率支付利息,不会因为利率变化而改变还款数额。“因此,即使这次降息,借款人的房贷利率仍将保持不变,我们通常将这种称为‘降息一次,心痛一次’。”

  其二,如果客户当时与银行约定的是按照自然年的月份来调整利息,那么客户暂时也不能享受更加实惠的月供。例如,王小姐在2012年5月贷款买了一套70平方米的两居室,当时贷款100万元,她和银行签订贷款协议时,调息方式选择的是按自然年周期调息,那么就要等到每年的5月份才会调整利率。以这次降息为例,王小姐的房贷要到今年5月份时,月供才会产生变化。

  银行年初仍利率优惠

  据信息时报记者向各家银行处了解到的情况,年初的房贷市场继续延续去年底的回暖势头,由于银行年初贷款额度充足,除了执行新贷款基准利率之外,各家银行在年初仍然保持着利率优惠。刘先生告诉信息时报记者,信贷融资环境自去年底开始变得宽松,导致银行在年初时能够保持非常畅通的放款环境。眼下房贷平均利率下行是大势所趋,对于此前已获得房贷利率折扣的借款人来说,新基准利率的执行并不会影响折扣政策。“如果客户之前的房贷利率是9.5折,那么今年1月起,还是会在降息后的基准利率6.15%基础上再打9.5折,即实际利率是5.84%。”

  不过刘先生也提醒市民,由于新贷款基准利率是从今年1月1日起执行,因此,实际月供中的利息是分段计算的,即去年12月的利息按照老基准利率计算,1月的利息按照新的基准利率计算。假设贷款扣款日为每月20日,那么1月份月供利息就由去年12月最后11天的利息和今年1月份头20天的利息组成,从下月起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因此在扣款日前最好跟贷款银行进行沟通,查询一下月供金额变化情况,最好在房贷扣款的银行账户多存几百元,以免因扣款不足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此外,对于申请等额本金还款的借款人来说,在1月的还款日之前最好也提前存入一部分备用资金用来还款。因为贷款利率下降后,每月月供中的本金部分也会相应提高,所以很可能造成1月的月供金额不降反增,到2月时月供才真正减少。(记者 徐岚)

相关知识

房奴本月起享受降息红利 相当于此前利率打9.4折
央行降息相当于房贷利率9.4折 月供减少得明年
央行降息房贷月供利息减少 楼市回暖尚待观察
央行降息楼市应声而动:房企谨慎涨价购房者恐慌
东莞公积金5年以上贷款利率降至4.25%
非对称降息刺激二手房业主加价 涨幅10至50万不等
央行降息刺激二手房业主加价:有人直接加50万
降息刺激多地二手房业主提价 楼市或反弹升温
降息刺激二手房现加价趋势:涨幅10万到50万不等
楼市新政刺激二手房业主加价 有人直接加50万元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房奴本月起享受降息红利 相当于此前利率打9.4折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496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