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文军 / 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人类,一直因梦想而伟大。“中国富农业必须富,中国美农村必须美”是新历史发展阶段的一个国家的梦,一个亿万民众共同的梦。作为对农业倾注着感情的人们,更是有着深厚的“农业梦”,但这个梦做得却太不容易。从两千多年前走来的中国农业,经历了一段又一段艰难曲折的苦痛。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一群群有农业梦想人的付出中,在亿万民众辛勤的劳作下……今天的中国农业,让世界为之点赞。欣喜之余,土地的子孙们都看得出硬币另一面的不堪重负。人们都知道土地是根、农业是本,没有粮食什么都无从谈起。诗人海子说: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原本属于中华民族传统农业范畴的粮食和蔬菜,因为“吃的不放心”,到了当下社会竟然成为我们的一个奢侈梦想!
发展成就来之不易,未来更需大农业情怀
有一种深刻的感受:发展成就来之不易。
中央一号文件,已经颁布十一年了。在这十一年,我们从小农经济逐渐打开了农业现代化局面,农业发展方式从粗放生产到初步集约化发展,跌跌撞撞的现代农业终于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十一年的时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瞥,但一路走来,成绩来之不易。
这十一年也是农民增收的十一年。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了农业赋税,每年为农民减负上千亿。沿袭两千六百年的“皇粮国税”免了,补贴年年增加,农业连年增产,农民连年增收,农村形势持续向好。在2010年,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自1998年以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农业也不例外。近几年官方资料显示,农业发展成就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一是主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已经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是2264亿斤;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基本格局;粮食生产在2004年出现了重要转机,总产量达9380亿斤;2008年,这一数字达到10570亿斤。而今,全国粮食总产达到12142亿斤,粮食、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品等都多年居世界第一。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十一连快”,则标志着三农发展进入了“黄金期”。
二是农业发展方式方面,已由粗放生产到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0%,特别是农业机械化快速推进,2008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45%,比1978年提高了24.8个百分点;农业部预计2014年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超过61%,比十年前提又高27个百分点。
三是农村经济结构方面,已由第一产业为主到三种产业协调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早在七年前乡镇企业增加值就占GDP的28%,农产品加工业方兴未艾,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农民收入方面,农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1949年到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44元增加到4761元,其中1979年到2008年年均实际增长7.1%。201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其中排名前三位的省份是上海、北京、浙江,分别是19208元、18337元、16106元,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五是农村体制机制方面,经济制度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和价格,彻底取消农业税,逐步建立农业补贴制度。目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法律制度和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六是城乡关系方面,已由二元结构到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启动了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征地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的阳光开始更多地照耀农村。农村水、电、路、气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2015年,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第12年锁定“三农”问题。连续十二张蓝图勾画了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美好愿景,而这背后,饱含的是人民的关心、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
但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扩张,大量耕地被占用,“城市病”也危及了农业发展。耕地保护刻不容缓,国家出台保护政策,土地被划出了不可触动的18亿亩红线,将耕地保护上升到新高度!
农业与市场经济交锋,既促进着农业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弱、国际粮价上涨危及国内粮食价格、转基因、毒大米等等问题,危及着13亿人口“舌尖上的安全”。政府也终于意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在2013年年底,首次把粮食安全提到“国家战略”高度,给“以食为天”的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
近些年,农业触网也有巨大成效,作为最古老行业的农业也渐渐被互联网影响而发生变化,互联网思维正在逐渐渗入农业。2015年的一号文件也提及:“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农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是现代农业未来发展趋势,势必有一番作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农业在这十一年里成绩有目共睹,但谈成绩不是炫耀,而是必须要向土地、向作出巨大牺牲的农民、向农业走过的道路致敬,以及致敬那些具有农业情怀和责任担当的人!
破解一号文件年年发,更需找到可推广的示范路径
有一份难以言表的忧虑,改革进程曲折而艰辛。
中国在2010年获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荣耀,是用农村土地改革为突破口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的,更是用巨大的“剪刀差”支撑的。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我们知道,1950年国家颁布了“土地改革法”,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土地改革,使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我们也知道,1978年底,“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血手印”,搞起了“大包干”,至1984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及推行。
回顾过去的岁月,总有一幕幕颇为沉重的历史画面,久久挥之不去。历经三十多年的风雨兼程,“小岗人”留下的不仅仅是那些农民兄弟按下“血手印”的魄力与勇气,更有对农业困境的切肤之痛与深深的思考!
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到那个特殊而又难忘的历史年代。
早在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工作报告上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当时或许很少有人想到,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都相继实现了,而其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看似容易达成的农业现代化,却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1982年,中央发布了第一个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正式确定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正式确定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此,土地回到农民手中,并再次成为农民唯一的生产资料。此后连续五个一号文件,农业稳定下来。
但随着历史发展的需要,中央转变工作了重心,“三农”转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城乡差距开始拉大,农村、农业、农民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剪刀差”下的牺牲品。
历史就是如此,既有令人振奋的进取与胜利,又有令人唏嘘的挫折与停顿。但无论如何,历史总会再次进入正轨。2004年,在被“遗忘”了18年后,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到“三农”问题,并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的六字方针。以此为起点,此后连续十二年,中央共发出十二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此举,意味着“三农”始终是一个“伤不起”的方向和领域,更传递出中央对“三农”的高度重视。
尽管,连续十二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在为农业“把脉问诊”,但每年究竟兑现了没有、落实到什么程度、下一步如何接续解决,下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如何评价督办上一年的任务落实,中间似乎缺乏一种连贯性、衔接性、持续性,最终仍然无法找到真正彻底治病除根的“处方”,诸多问题依旧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资源的压力、能源的压力、环境的压力、人口的压力……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渐转化为各种社会矛盾,区域发展失衡成为最大的心结;过程中更是出现了一些违背“三农”发展规律、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乱象”;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早已接踵而至,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在日益凸显,更有一些潜在的或被一些表象暂时掩盖的隐性危机充分暴露出来;城镇化发展带来城市经济繁荣的背后,是农村的凋敝、农业的衰败和农民的被边缘化;虽然粮食产量出现“十一连增”,但是因农村和农业都已出现结构性失衡危机,粮食问题、粮食危机却越来越凸显;“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壳化”、“种田爷爷奶奶化”,成为目前农村的真实现状……
——谁能拯救你?我们的农业!这是当前7亿农村人焦急的询问。
——谁能拯救你?我们的农村!!这是远离了农村在城里的2亿多务工者无奈的追问。
——谁能拯救你?我们的农民兄弟!!!这是那些具有农业情怀和责任担当的“梦之队”理性的叩问。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无数次地思考这几个问题:为什么连续十二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不能真正彻底解决农村问题?为什么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的实用性只管一年(文件出台当年),而且文件精神得不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尽管政府部门也曾搞过一些“农业示范区”“农业示范田”,但为什么难以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能不能采取一种切实管用的措施,保证这些一号文件的连贯性、衔接性、持续性?能不能找到一种综合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路子?在农业市场化的道路上,中央能否尝试一下交给社会组织和有责任心的企业家共同去做一次探索?又能否在全国一两个省的一两个县开辟那么一两个完全由市场主导进行的“农业优化新型试验区”,出台一些政策让广大的社会力量去先行先试?……总之,当前急需建立一种能够协调和平衡农村土地流转参与主体多元化利益的制度安排和运作模式。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有一个曲折而艰辛的阶段和过程。多年来,我们已经走过曲折而艰辛的道路;当前,我们仍然处于这种曲折而艰辛的阶段!
新常态下的三农优化发展,更需要社会组织进一步给力
有一片令人眷恋的土地,需要用脚步去丈量。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到一号文件发布后的一段时间里,电视里、报纸上、网络中,关于三农的新闻报道比比皆是;“现代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等高大上的名词不绝于耳;各方领域、行业内外的有关人士发表的观点见解此起彼伏……但是,农业毕竟还是农业,他的天然属性决定了其变化是缓慢的,就像一粒种子要经历从春耕到秋收的漫长过程。在一些人眼中、口中、心中,这种“种子速度”实在太慢,已然跟不上人们的膨胀热情与“现代节奏”。但一些人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和道理:万物有生长,速则不达。说到底,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真实的农业,了解脚下的那片土地?经常有一些人动情地对我说,在谈农业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留守在土地的7亿农民?还有2亿多在城里追逐梦想的“外来者”?他们又是怎么想的?
土地,是需要用脚步去丈量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量,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干,才能走出一条有希望有结果的路子。“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只有什么时候大家都不再“过分”关注农业问题了,一号文件年年发农业的“魔咒”也就解除了。
中华腹地,黄河之南,有一片沃土。这就是河南,我的故乡。华夏文明在这里传承,五千年历史在这里打下绵延的烙印。这片厚重的土地赋予了我对于农村、对于农业、对于农民深厚的情感。
和千千万万具有农业情怀的人一样,我们也在用双脚丈量着这片辽阔而厚重的土地。从9年前开始,我和团队开始深入市、县、乡、镇、村进行调研,与国内外相关商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机构,与三农发展研究领域科研院校,与几大商业银行及涉农企业,等各个层面进行了对接和探讨。一次次召开论证会,一次次思想的交锋,一条探寻着农业走出困境的“一揽子方案”渐渐清晰、形成——实施企业下乡工程,建设“三农”优化示范区、就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新思路,以“三三制”破解三农问题……我们有责任,用我们的双手、用我们的双脚、用我们的汗水,为中国现代农业锦上添花。9年的时间,早已经过了最初的冲动和激情,替代的是理智和冷静。
世间万物,草木皆有情。在调研的一些日子里,生命中总会有一些类似令自己心颤的感动。一些原国家部委的老同志不顾年迈的身体与我们同往,走在农村泥泞难行的土路上。至今我还记得,黑龙江的一个市委书记说:“这个模式适合这里,我们可以先试先行,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探路。”至今我还记得,山东的一个县委书记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找到一条为百姓谋福祉的路子。”至今我还记得,湖北一位市委书记在汇报给省委的时候说:“先干起来,错了可以改。但是机会失去了,就再也不会来了!”……“先干起来”是许多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呼声和迫切愿望。
9年的时间,多次往返于都市与乡村之间,我目睹城乡之间巨大差距,自己内心常常难以平静。许多老领导、专家学者、各界有识之士,无不忧虑地表示,快速改善农业的弱势现状,不让农业问题在我们这一代手里久拖不决,以至最后积重难返。大家也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想法:三十年的改革开改,一大部分人先富起来了,民间有大量闲置资本,能不能让这些资本活起来?无数企业要发展,与其在城市经济竞争中分抢那可怜的一杯羹,可不可以把目光转向广大的农村?当企业家们寻找新的发展点的时候,回头看看,希望正在田野深处!
毕竟,“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如何把饭碗牢牢攥在自己的手中,农业现代化不能拖后腿;建设现代化国家,农业现代化不能缺位;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农业现代化更不能掉队。”
让行动照亮农业大梦未来,更亟待创新顶层设计
有一个关于农业的梦想,让行动照亮未来。
有梦想,路就不会远。这是一个关于探索三农优化实验区、就地新型城镇化的“三农改变中国”梦。
把梦筑“三三制”上,是要破解农民、企业、政府之间在土地上错综复杂的矛盾,使“耕地经营规模化,居住用地城镇化,工商用地市场化”。把梦依托在土地优化方案上,以农民自愿为基础,是要以乡镇为基本单位,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优化为主线,以政府引导为依托,以法律规范为保障,最终是要达到农民富裕为首要目标的落脚点的。
这个梦是不是异想天开?是不是不切合实际?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我们而言,做这个探索,就是要着眼于把确保农民利益同“三三制”优化土地经营模式结合起来,围绕“土地怎么流转、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小城镇怎么建、产城怎么融合发展、怎么能让农民愿意进城?”六个方面,努力破解“土地和农民的关系,农民和企业的关系,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让农民乐“生”,市民乐“活”,企业乐“商”,政府乐“政”。
零八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外需开始乏力。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是纷纷转向。对于很多民营企业来说,中国农村区域约有的2.38亿个家庭单位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庞大消费市场。同时,通过“三三制”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城市工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
在当前新常态“三期叠加”期,经过30多年市场磨砺的一大批企业,早已筋骨有力,具有了“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系统化、产业化、信息化、科技化、生态化、创意化、品牌化、国际化、资源配置高效化”的能力,这些优势将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保障农业生态安全以应对农业国际化的激烈竞争。
企业下乡可以培训当地农民,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产业工人。同时,企业下乡建设美丽新农村,可以为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农民工新生代和农村大学生因为户籍、工作等原因在城市无立足而返回故乡创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自身的价值。进而为农村带来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45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老有所为”,进一步带动社会服务化的蓬勃发展,既促进了新农村的安定,又催生了内部活力,更有效拉动了国家GDP的增长。按照土地“三三制”的制度设想,每个乡镇都能有新退出的宅基地、复垦的荒地,那么,全国的新增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增加数量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不但能够有效解决现在城市工业用地和房地产商业用地紧张的局面,还能够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做出巨大贡献。
期待改革在农村结果,更需中央一个蓝图抓到底
仅仅有梦想,就会不知路在何方。
近年来,资本下乡、上山热潮纷涌。为农业发展带去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但也发生了一些侵害农民利益的圈地行为。辩证地看,不发展,很多问题都不会出现;而发展起来之后问题会更多,但必须要在发展中解决。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四化同步”的过程中,国家怎么打开发展力的“闸门”,怎么设计制度约束力这个“硬杠杠”很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说,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世情国情不断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但要让战略决策真正“落地生根”,依靠的不仅仅是只有梦想的人,而是既有梦想又有责任担当的人。当然,这里所说的“人”,是个宽泛的概念,既包括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又包括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更包括“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广大农民兄弟。总之,包括所有愿为、能为、乐为这个梦想去探索努力和付诸实践的人。毕竟,要达到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的农业“强、富、美”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在中央提出“大胆探索、试点先行、找出规律、凝聚共识”的改革精神指引下戮力而为,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主动有为”。
在发展农业的道路上,我们不仅仅要有梦想的动机,更要有寻梦的决心、追梦的信念、举梦的力量、圆梦的能力。“三农”与新型城镇化这个命题,是农业发展面临的一张“考卷”,也是中国发展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儿”。值得欣慰的是,通过努力,我们已与全国八个县区的地方政府达成了共识,力求先行先试,探索“三农”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科学模式和机制。
关于“三农”,问题已经很清楚了,关键是要有好的对策和措施。那么,这个对策和措施,最终还要靠中央层面来出台。因为农业问题绝不仅仅是哪一两个政府部门的事,也不是哪一两个领域的事,而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过去那种单一的惯性思路和“单打一”的办法,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
在“中国梦”这样一个大梦想面前,这个“实验区”的作用也许是微小的,但是美国西海岸的一只蝴蝶翩飞的翅膀,有可能引发大西洋的海啸,谁又能说某一个微系统不会成为大场景的一部分,引发新一轮发展浪潮?
或许,只要中央能下决心选择一两个省的一两个县或镇,给一些可以先行先试的政策,完全运用市场化的模式和手段去运作,甚至不需要政府部门的干预,以市场为主导的社会力量可能会建好响当当的样板工程。
万事开头难,知难就不难。企业下乡也好,三三制也罢,这是一个具有复杂性、综合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这个思路与模式好不好,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检验和完善。
有一份特别的期待,愿深化改革的利剑早日破解三农顽疾……
相关知识
农业大梦,更需社会组织主动有为
红木界代表杨波参加中央统战部社会组织代表人士理论研究班感言
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会长方向文致辞
衣柜企业缓解产能过剩 渠道之外更需品牌建设
产品需创新,更需生命力延续
六喜源王总:防伪不只是市场手段更是社会责任
万泽集团:打造“同心文化”创建责任企业
辽宁社会组织第一届党代会召开 祖树武当选委员
应对返工返程,更需周全安排
专访|方太集团陈浩:NCP疫情,让健康家居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