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由道
据报载,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近日公布了今年该区的部分小学招生地段,令不少业主大跌眼镜,有业主惊呼,花近700万买下的学位房,家里四位老人连棺材本都搭上了,最后竟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家长倾家荡产购买学位房的选择,可以理解,毕竟购买学位房可以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成才环境,其次,购买学位房也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投资行为——相信大多数购买学位房的家长,这种功利心还是有的。对此,政府也感无奈,为了阻止疯狂的学位房,相关部门不断更新学区划分,甚至与家长打起游击战,但收效甚微。
其实,学位房的存在以及学位房热炒的出现,恰恰说明某些政府部门存在一定的失职之嫌。2006年新修订颁布的《义务教育法》除了规定就近入学,同时要求推进教育公平,其中明确规定,政府应当加大教育经费统筹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可是这么多年来,从“递条子”、“送票子”转化为“拼房子”,某些优质学位房价格持续畸形高企,可促进教育均衡仍然远未达到市民期望。
如何破局?我们不妨看看美国是如何解决学区房问题的:
第一,保障公平。美国不实行户籍制度,也就是说,作为推高房价的户籍因素在美国不存在。划片入学只跟你是否居住在本学区有关,与你是否拥有房子的产权没有关系,租房子一样能够入学。只要到了适学年龄,就能入读公立学校,且享受免费教育。
第二,投入对等。学区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州教育局的拨款,基本占到总支出的一半左右,另一半就是学区内住宅所缴纳的房产税。美国的住房价格不高,但每年都要根据房产市值缴纳一定比例的房产税,其中缴纳给地方的部分就包含相当比例的学区税。好学区房子贵,公立学校得到的教育经费就高。交纳的税费越多,学校的投入越多,教育质量自然相对更好,激励了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体制。
第三,公私分工。美国的教育资源分布相对分散,有公立和私立两条发展线,各自满足家长的需要。有钱不一定非得通过买房才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完全可以将买房的钱用来上好的私立学校。正因如此,降低了公立学区房的绝对价值,因为买房与接受优质教育没有必然关系,如果一个学区的房价实在太高,你完全可以不买,让孩子去上私立学校,享受特色化的教育服务。
综上可鉴,要解决学位房问题并非没有良策,政府应当首先保障学区内儿童的教育权利,其次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再开放办学让民间机构参与竞争,逐步让学位与房产脱钩,这些持续而有效的疏导方式要远比费尽心思阻拦炒作学位房靠谱得多。(作者是民办教育家)
相关知识
评论:学位与房产该到脱钩的时候了
叫板网购最低价,该是出手的时候了
叫板网购最低价 该是出手的时候了
评论:家装市场该改变了 地产大佬搅局是好事
家居市场2013年发展:或与房产市场一起回暖
评论:官员抛售房产恐是想象的真相
评论:学位房已成家长们的刚需房
该到解决国内变频空调“技术瓶颈”的时候了
法恩莎店长张莉:专业与诚恳是门店经营的哲学
评论:学位房是城市教育管理的负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