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6日,根据中国建材集团玉树捐建项目的指示精神,由副总经理赵雁鸣率领的北新集团灾后重建项目组从北京出发,驱车三千公里,紧急奔赴玉树灾区,在青藏高原上打响了一场艰巨的抗震救灾攻坚战。
玉树地处高原,空气稀薄干冷,含氧量只相当于平原地区60%,高寒缺氧的气候给项目组成员的身心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初到高原,头疼、胸闷、乏力、呕吐等各种症状纷至袭来,但为了争取时间,大家没有片刻的休整,次日即前往甘达和禅古工地现场确认具体的施工地点,迅速着手前期准备工作:与当地相关政府部门沟通设计和施工方案;与施工方协商报价,确定项目预算;到省住建厅指挥中心办理项目手续……9月14日,项目组在禅古现场举行了简短的开工仪式。开工当天,禅古村项目开始进行基础开挖,9月16日,甘达村项目开始进行土地平整。
项目驻地就在禅古工地现场,那是一座腻子都未干透、没有任何取暖和供水设施的八十平米新建住宅。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格外珍惜,一起动手,搬来了用模板做的床,挂起了藏式风格的企业介绍,项目组很快有了自己的起居室、展览室、储藏室。吃饭是和工人们在一起,条件清苦却解决了大问题,这也让工作人员很快与工友们打成一片。
玉树气候复杂多变,雨、雪、冰雹、大风各种极端天气经常在同一天中出现,进入十月以来,每天清晨玻璃上都覆有一层冰霜。两个项目工地分散在结古镇的两个方向,相距20多公里。震后的玉树地区路面凹陷,加上大量援建企业进驻,工程车辆充斥道路,晴天漫天飞尘,雨天泥泞难行,路上时常有牦牛和山羊穿行游弋,以及康巴藏人豪迈狂野的车辆,常常令大家心惊胆战。但为了保证项目进度,项目组每天都要在山路上往返数小时,奔波在禅古——结古镇——甘达三点一线上,在紧张的工程进展面前,每个人都被磨炼得格外“强悍”。
施工进程经常受到停电的干扰。由于玉树地区未与国家电网联网,当地电力供应仅靠八座小型水电站,震后5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仅有三座勉强运行,震后大量施工企业施工,且径流减少,停电成了常态,这严重影响到工程进度。此外,人员短缺也是一项十分棘手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人没有接触过我们的房屋结构体系,需要从头培训,加上其大多文化素质不高,沟通困难,从而大大影响了施工进度。当地天气越来越冷,工人们又开始陆续返乡,使施工人员更是短缺。对于这些问题,项目组想尽一切方法解决,最大可能为项目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多方协调,为两个施工工地配置了发电机,又从四川等地抽调技术骨干奔赴玉树前线,保障工程的顺利开展。
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项目组每每迎着第一缕照耀圣洁雪山的阳光开始一天的工作,又顶着满天繁星回到驻地,以向总部发出当天的报告来正式结束繁忙的一天。项目上的事往往琐碎而又紧急,人人都必须成为多面手或者“救火队员”。项目组每个人都身兼多职,从开车到谈判,从材料采购到现场监督。每天七点晨起,大家奔波一天后,晚上还要开会布置好次日的工作、写完当天的工作汇报,都要到深夜才能休息。项目经理孙磊,在项目考察阶段即有明显的高原反应,但他依然主动请缨奔赴一线,行前向党组织正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坚守在捐建现场,制作项目预算、确定工程图纸、与工厂反复沟通……忙碌让他忘却高原反应的折磨。为了圆满完成捐建任务,为了给北新争光,项目组成员克服着各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坚持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已成为大家的座右铭。
玉树地区的正常施工期只有5月至10月这半年的时间,对于援建工作来说,时间就是一切。玉树州已决定今年的停工时间从往年的10月中旬推迟到11月15日。为了保证工期,中秋、十一,项目组始终奋战在一线,不敢有丝毫懈怠;而在大后方北京,工作人员也在加班加点赶制材料,以保证项目材料供应。经过夜以继日的奋战,10月10号,玉树捐建的基础工作基本完成。10月11日凌晨2点,第一辆货车顶着风雪通过通天河大桥;上午9点第二辆货车抵达玉树,结构材料全部到达。“大干五十天,按时完成项目”时时回响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大家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
后记:
截止发稿,援建项目已进入正负零以上施工阶段,不久的将来,两座富有藏式风格的轻钢体系村民活动中心将在青藏高原拔地而起。重建项目组的每一位成员,把北新人对藏族人民的大爱带到了雪域高原,用拼搏与奉献诠释着北新人坚韧的意志,雪山为证。
!--splitnewspage-->!--splitnewspage-->
(以上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知识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玉树捐建项目纪实
奋战在雪域高原上的英雄团队
北新集团援建玉树首个新型抗震节能房屋
甘肃地震系中华 全友家居千里献爱心
心系甘肃灾区 全友家居成震后首家大额捐款企业
世友品质之魂 铸就行业首个全国质量奖
世友品质之魂 铸就行业首个全国质量奖
立邦携手中信, 为教育铸就彩色中国梦
地图上近3万座的“逸夫楼” 比任何文字都更有力量【组图】
邵逸夫107年人生旅程谢幕 曾开劳斯莱斯接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