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买房三年没有房产证 改合同开发商要3万改名费

买房三年没有房产证 改合同开发商要3万改名费

https://m.biud.com.cn 2015年05月21日11:33 家居装修知识网  

  “二手房营业税5改2”,大幅降低了卖房的成本,但有人欢喜有人忧,在山水龙城买房三年的于女士要卖房,却享受不到新政的优惠,因为开发商到现在也没给办房产证,而且改合同开发商还要收3万的改名费。于女士质疑,办不出房产证是开发商的原因,凭什么卖房改合同还要收她的改名费。

  房产证办不出来

  开发商总是让回去等着

  于女士在2011年6月22日交全款买了山水龙城A区7号楼的一套房子,2012年底交的房,到现在交房已近两年半了,房产证还没办出来。“每次去客服部问,总是说快了,让回去等着。”于女士说,她怀孕三个月了,老公在南方工作,前两年在南方贷款买了套房子,现在她也打算去南方,就想把这套房子卖了。她去中介打听过,没有房产证的房子无法贷款,很少有人能一下拿出这么多钱,她的房子不好卖。“如果开发商按照合同交房180天给办出房产证,我就不用交3.3万的营业税了,买房的人也多。就因为没有房产证,能买房的人少不说,改合同开发商还要收3万元的改名费,算起来一点也没省钱。”

  于女士说,房产证的事她还向房产交易中心了解过,对方告诉她A区还没办证,因为商业区的规划有问题,让开发商整改,到现在还没提交资料。房产证能不能办出来都两说,于女士只得向媒体求助,希望弄清办证的问题。

  记者联系了山水龙城客服部,一位接电话的女士说现在正在办8区的房产证,A区排在8区后面。至于什么时候能办到A区,这个客服也不知道,今年不敢保证能办到。而据于女士说,从去年下半年起,山水龙城就说在办8区的房产证了,到现在还是这个说法。

  购房合同条款有变更

  开发商的违约金不好拿

  于女士拿出购房合同,第十五条中说因为开发商的原因办不出房产证买方可以选择退房,不退房也会有相应的补偿,可是在购房合同的后面,开发商附加了补充协议,将这一条进行了变更,没有了退房的条款,而且办证的时间也从交房后的90天延长到了180天。补充协议第七条的第1项说,“在房屋实际交付买方后的180天内,卖方将办理产权登记手续所需资料提交产权登记机构,即视为卖方履行了办证义务。”第2项说,“若买方采用银行按揭贷款或公积金贷款方式付款,按以下约定执行:(1)在房屋实际交付后的160天内,买方向卖方提交办理房地产权属登记证书手续应由买方提供的资料,同时买方全权委托卖方办理该商品房的房地产权属登记证书手续,委托手续应办理公证。因买方迟延交付办证材料,由此产生的后果由买方自行承担。(2)卖方应在该商品房实际交付使用180日内将轮回理产权登记手续所需要的资料提交产权登记机构。若卖方没有按规定时间提交资料(以房产管理部门收件输单据时间为准),每延误一天按照0.01%向买方支付违约金。”

  记者与于女士一起来到山水龙城售楼处,找到了客服部的一位王经理,她也说现在正在办8区的房产证,上半年已经排满了,A区的房产证还要等,下半年能办,至于具体什么时候办要等总部的通知。据王经理说,客服部是给业主办小证的,办大证是由总部负责的,客户部现在还没接到通知办A区的房产证。对于女士打听到的山水龙城因规划问题办不出房产证,王经理没给正面答复。于女士提出房产证已经延误了这么长时间,按合同开发商应该赔偿的违约金怎么算,王经理说现在开发商还没有给出赔偿的政策,就算她现在向领导申请,也肯定没有。至于于女士卖房改合同收取的费用是手续费,因为撤备案相当麻烦,涉及到换收据、换合同等,所以收取3万元的手续费。

  备案合同可以撤不能改名

  房产交易中心不收费

  记者联系了烟台市房产交易中心,了解到山水龙城A区并没有提交资料办理初始登记,而且山水龙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去办房产证的了。就改合同的事情记者也咨询了房产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据了解,已经备案的合同无法改名,但是可以撤销备案,需要开发商和业主提出申请,理由正当合理。撤销备案房产交易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

相关知识

买房三年没有房产证 改合同开发商要3万改名费
阳台改成休闲室 3万省钱装69平精致1居(组图)
35平三口之家1室1厅 3万搞定宜家风(组图)
35平三口之家一室一厅 3万搞定宜家风(组图)
买房后济南开发商钻空不网签 收费改合同再出售
要买二手房给您支几招:改合同能贷款 肯定是忽悠
北京周边买房三年收益不如理财 楼价被指过早透支
购房需防骗局:460万买房 三年后房主成别人
买房不签补充协议 3万定金就打水漂
买房切记规避这三个楼层,未来10年没有升值空间!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买房三年没有房产证 改合同开发商要3万改名费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550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