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GLLO洁利来纯水机带您一起解读饮用水新国标

GLLO洁利来纯水机带您一起解读饮用水新国标

https://m.biud.com.cn 2015年06月02日16:37 家居装修知识网  

从2015年5月24日开始,新的饮用水国标出台了,意味着今后将严厉管理饮用水市场,努力让老百姓喝上健康放心的水。

习惯喝瓶装水的朋友注意了,从5月24日开始,你认识的一波“熟脸”都要说再见了——娃哈哈富氧水,没了;康师傅饮用矿物质水,也没了;蒸馏水、冰川水、离子水、小分子水、功能水等等各种概念水,统统都将退出市场。原因是一部新国标——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从5月24日开始实施,统一了包装水的叫法,今后市面上只会存在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两类。这意味着饮用纯净水将是未来安全饮用水的主流方向,GLLO洁利来纯水机带您一起解读饮用水新国标。

  新标规定两项微生物项目须“零存在”

细看新国标,要求安全饮用水都不能检出大肠菌群和铜绿假单胞菌,这种“一票否决”式的抽检明显更为严格。此外,理化指标方面,旧标准没有将溴酸盐列为纯净水的检测项目,但新国标不论是纯净水还是其他饮用水,一率都要求检测溴酸盐,严格把关溴酸盐这一有可能致癌的物质。过去标准中菌落总数限定较严格,为了达到标准,厂商使用臭氧杀菌。“最后菌是达到要求了,但带来的副作用就是,臭氧杀菌的副产物溴酸盐有可能升高,构成健康风险。对于大规模生产饮用水所使用的这类的化学性杀菌技术本就存在很大的副作用。GLLO洁利来纯水机采用的是5级过滤技术,其RO反渗透滤芯采用美国陶氏滤芯,精度高达0.0001微米,通过压力将水从中挤出过滤,纯物理性杀菌过滤。不但能挡住对人体有害的细菌,还能挡住各种化学添加剂,重金属等物质。GLLO纯水机所制造出的真正的安全健康的纯净水。

  关于“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的标识规定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当添加使用硫酸镁、硫酸锌、氯化钙、氯化钾等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时,需在产品名称的邻近位置标示“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等类似字样。对仅使用加工助剂(如氮气)的,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规定,可不标示加工助剂,也不需标识“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等类似字样。如“康师傅矿物质水”已经完全更换成“康师傅优悦包装饮用水”,并加注有“为口感清爽甘美,特加入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字样。GLLO纯水机所制造的纯净水,无任何添加剂且口感清甜。我们拿专业测试水中杂质的TDS测试笔测试就能发现,左图为市面上某知名号称口感清甜的瓶装水,右图为GLLO纯水机所制造出的纯净水。左图的素质高达57这说明这瓶装水厂家为了追求口感在水中添加了大量的添加剂,而GLLO纯水机的素质在3,是真正的安全饮用纯净水。

  关于包装饮用水的名称

包装饮用水的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包装饮用水。包装饮用水的标签标识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包装通则》(GB 7718)的规定,应清晰、醒目、持久,使消费者购买时易于辨认和识读。包装饮用水的产品名称不得标注“活化水”、“小分子团水”、“功能水”、“能量水”以及其他不科学的内容。 本标准对包装饮用水的标签标识要求(4.1和4.2)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2016年1月1日以后生产的包装饮用水的标签标识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要求,在此以前生产的包装饮用水可以继续销售至保质期为止。

洁利来相信,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包装饮用水的“新国标”必然是我国食品安全走向科学、健康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有了明确的标准和规范,才可能有良性的市场竞争。洁利来以为,这次的“新国标”不仅“接地气”,而且更是“人情味儿”十足。首先是包装饮用水种类的明确,让消费者可以不再为宣传“噱头”买单,为那些“名不副实”甚至是“概念炒作”的瓶装水来掏自己腰包。GLLO纯水机安装方便,且制造健康纯水成本低,让广大消费者在家中就能真正的享受到健康纯净的饮用水。

相关知识

GLLO洁利来纯水机带您一起解读饮用水新国标
GLLO洁利来净水机 聚焦儿童饮水健康
洁利来净水机:质量与技术革新 打响服务战
洁利来RO纯水机成母婴市场新宠
洁利来:如何选购净水器 倡导健康水生活
洁利来:如何选购净水器,倡导健康水生活
GLLO洁利来天猫旗舰店盛大开业
洁利来净水机:专业TDS测试告诉你桶装水的危害
洁利来净水机:TDS测试告诉你桶装水危害
洁利来净水机提醒您关注水质问题不亚于关注奶粉质量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GLLO洁利来纯水机带您一起解读饮用水新国标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55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