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尊敬的恽会长、沈雷老师、莫忠华总经理、饶江宏总编、四位评委老师,以及在座的各位设计师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发现设计新力量”搜狐·特地陶瓷杯第十二届中国室内设计明星大赛杭州赛区启动仪式,我是主持人小欧。在此,我谨代表搜狐焦点家居感谢大家的莅临,同时也感谢各位导师、评委老师对青年设计师的培养作出的努力。在此,也要特别感谢特地陶瓷对本次“发现设计新力量”的赞助与支持。感谢炫捷激光电视对本次启动仪式的大力支持。
接下来,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到场的嘉宾,他们是:
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会长 恽稚荣先生
搜狐焦点家居总编辑 饶江宏先生
杭州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设计总监 沈雷先生
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设计分会秘书长 罗宝珍女士
杭州名居郑陈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高级合伙人 郑竹晴女士
浙江gad(绿城设计)创始合伙人,设计总监 王宇虹先生
杭州意内雅设计机构总经理 朱晓鸣先生
杭州肯思设计创始人 林森先生
希岸品牌服务机构总经理、IFI世界室内设计大会中国组织委员会委员 徐宁女士
特地陶瓷运营中心副总经理 莫忠华先生
特地陶瓷销售中心副总监 邱猛先生
特地陶瓷品牌中心总监 赵蓉女士
搜狐焦点家居设计师频道杭州区主编 于颖女士
特地陶瓷杭州区域总经理 孙国忠先生
以及欢迎来自尚层、九鼎、龙发、峰上大宅、南鸿、中博、铭品、麦丰、圣都、申远、星杰等装饰公司的代表和来自全省的设计师朋友,同样欢迎你们的到来。
在世界大奖赛的舞台上,我们发现来自中国设计界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作为中国网络媒体的翘楚,搜狐焦点家居特联合五地设计大咖一起来发现设计新力量,推出更多有情怀的设计新秀。
如何让中国设计变得更加有力?如何发现更多的设计天才,传递更多的生活美学?希望最终都在年景人身上。Design talent的选拔的重任也就落在了各位导师及评委身上了。大家一定很期待,这么盛大有意义的赛事导师评委都有谁,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
【主持人】:再次感谢导师的大力支持。接下来我们有请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会长恽稚荣先生致辞,掌声欢迎!
【恽稚荣】:尊敬的各位设计师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接受搜狐网的邀请,来参加“发现设计新力量”搜狐·特地陶瓷杯第十二届中国室内设计明星大赛杭州赛区的启动仪式。室内设计明星大赛在杭州的启动已经12届了,作为我来讲,代表行业协会几乎每一次都到场来进行祝贺。一路看来,看着通过大赛我们的设计队伍不断地壮大,看到不少年轻的设计师通过大赛后脱颖而出,心里特别高兴。所以,这次大赛的启动,我代表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衷心的祝福各位设计师,希望你们能在第12届的大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今年搜狐设计师大赛的主题叫“发现设计新力量”,刚刚大家看到了五位导师,我们有名的设计师,在这儿我们是浙江省沈雷老师来了,讲了一句话,“发现设计新力量”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意思,我们设计界不光是像沈雷这些老师们,甚至比他年纪更大的长辈们、设计师们的天下,更是一些年轻人的天下。这样一个主题,我认为这次的设计除了有导师制有授课、启动活动,设计师大家知道,设计这个行业是一个传承、发展的行业、创新发展的行业。年轻的设计师不仅要从那些导师的授课中取得知识、取得发展的力量。同时,要通过大赛展现自己的梦想,展现自己的创新的思维。对他们更好的提升,促进了行业良性的积极的发展,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协会一直以来对大赛表示热烈的支持,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近几年来,杭州和整个浙江室内设计发展非常迅猛,已经成为继北上广之后,最活跃的设计城市之一。因为我们浙江杭州聚集了许多优秀的前辈的设计师,包括今天的王宇虹老师也来了,绿城的设计总监,王老师是建筑设计很有名的,我们一直是好朋友,很多年了,所以我们聚集了很多优秀的设计师,他们为杭州的设计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早前刚刚从青川赶过来,我到青川过6.1儿童节去了,青川我们浙江除了政府援建了,地震过了不到一个月我就到那儿了,我去过几次,但是这次去新县城的面貌建成了。我这次去不是政府的项目,是民间的有些人聚集了很多设计师搞了一个非成年人课外活动中心,少年宫,是浙大设计院一个老师义务设计的,当地很感动。因为我们行业协会在这方面也发了文,为这个少年宫的建立纯粹是我们的公益,没有一点政府的投资。我们资助的设计院很多,我们好多企业有的奉献力量,包括宁波也有很多设计院、设计师都奉献了力量,很感动。所以讲我们的设计力量,影响力非常大了。这几年来浙江杭州的设计力量很强,但是我们作为一个行业来讲,我们不仅有前辈有名望的设计师打响了一个世界,给需要长江后浪推前浪,需要一些年轻的设计师把我们浙江的设计界打得更响亮,让设计师成为一个美好的中国梦。
我相信通过这次大赛,我们将会又涌现出一批很优秀、非常好的作品。设计说实在的,不光是好看,我们很多东西设计师的内涵很多,我就讲早前我去青川的事儿,最后我们发现当地有些更改以后,我们的设计院疏忽了一件事,整个设计很简朴,台阶很宽,屋外很多露天的,但是当地在上面搞了一些绿化带,增加了厚度。当时我们的设计院就考虑了承重,加土、加绿化带,绿化带加上去很美,没考虑加上这个绿化带尘土以后,高度不够了。本来高度是超过1.2米,安全是没问题的,但是这个土一加上,可达面积已经不到1米,这个就是违反强制性条文了。孩子万一爬上去了,出了危险掉下去怎么办?所以这些对设计师来讲,我们考虑一定要很周到。所以我们的室内设计同样,我在很多场合下,很多检查过程当中经常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有些年轻设计师光顾着美观、效果,没有考虑到有些该注意的安全、该注意的违反标准的地方。所以我讲通过这些大赛就是磨炼我们,使我们脱颖而出,有一个好的设计。
我们有这么一个机会,我感到很高兴,也感谢搜狐,今天饶总亲自赶来了,举办了这么多届,为装饰行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为设计界的发展,为设计师的成长进行报道。
最后,预祝“发现设计新力量”搜狐·特地陶瓷杯第十二届中国室内设计明星大赛参赛的设计师们取得良好的成绩,同时也感谢一下举办这次特地陶瓷杯的莫总、邱总,谢谢你们。我想我们一定会一如既往把这次大赛办好。祝大家工作愉快、身体健康。
谢谢。
【主持人】:谢谢。恽会长几年来省装协一直都是非常支持我们搜狐的大赛,再次感谢会长,接下来我们有请搜狐焦点家居总编辑饶江宏先生致词,有请饶总编。
【饶江宏】:首先感谢恽会长对本次大赛的祝愿,以及对年轻设计师的期望。
昨天晚上我从北京到杭州,飞机一落地的时候特别开心,因为知道昨天晚上杭州市下大雨,特别担心会晚点,所以我觉得杭州真是个好地方。今天天气放晴了,所以我想这么美好的日子,我们一定要做一些美好事情,所以才会有今天大家齐聚在这个游轮上,我们共同来见证搜狐·特地陶瓷杯第十二届中国室内设计明星大赛的启动仪式。
这次大赛我们的主题叫“发现设计新力量”,就像刚才恽会长说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去做一个关于设计师传承的命题,这个实际上是之前我们在筹划大赛的时候,跟沈雷老师在杭州有一次交谈,沈雷也特意提出说我们其实在年轻设计师的发现和支持的过程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说如何让他们能看到上一代人是怎么成功的?
但这个成功指的不是说经济上的成功,是说他们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然后有了今天这样一个成就。我们也希望把这样的一些传统能够通过设计师的代际的传承一直传递下去,这样才能够形成中国整个设计界的真正的力量。所以这次大赛就把主题定位“发现设计新力量”。我们也实行了导师制,首先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沈雷老师,他作为杭州赛区的导师,同时还有四位朋友作为评审团的成员。同时我们也要特别感谢合作伙伴特地陶瓷,感谢莫总。当然还有恽会长,作为省装饰协会对我们大力的支持。
因为今年我们大赛实行的是导师制。导师制每个赛区会有一个导师,同时会邀请他的5位设计界的朋友作为他的智囊团和评委团,一起来帮他在整个大赛过程当中去选拔优秀的设计师,同时也一起会对这些设计师进行实战的指导。我们会通过两轮的流程,第一轮会通过海选的方式选拔出50位设计师,在这50位设计师当中,导师和他的评审团会通过对选手原有的设计的案子进行筛选,选出10位设计师。
这10位设计师未来就和5位老师一起参加培训、交流,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导师会出命题,10位选手通过对命题作业的完成,最后5位老师一起来挑选出两位设计师,最后晋级到全国和其他四个赛区的另外8位选手一起参加全国总竞赛,全国总竞赛期间还会有一个全国的命题,各个赛区的5位老师也会就全国的命题再次对选手进行辅导。同时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会举办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就是设计师之间的交流以及年轻设计师和导师团、评委团之间的交流。这就是整个大赛一个基本的赛制。 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年轻设计师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本次大赛中来。
最后,预祝所有的设计师能够享受设计,谢谢。
【主持人】:谢谢饶总编。接下来请莫总,同时也请恽会长、有请饶总编为我们导师沈雷先生以及杭州赛区的几位评委老师授牌(金坚老师因为受安德鲁马丁组委会邀请,启程去了英国,所以我们有请其他三位评委老师,他们是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设计分会秘书长罗宝珍、杭州名居郑陈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高级合伙人郑竹晴女士,浙江gad(绿城设计)创始合伙人,设计总监 王宇虹先生,有请几位导师上台。
【主持人】:接下来将进行我们期待已久的“干货分享时刻”,我们有请本次大赛的导师,杭州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设计总监沈雷老师为大家分享他的设计和旅行,有请沈老师。
【沈雷】: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幻想在船上面开一个会,因为我是一个向来“逃会”的人,上了船就逃不出去了,所以你们今天也逃不出去了,今天我可以讲一个小时。
其实今天在座的都是同行,而且都是专业的设计师。我觉得其实我不想讲案例,因为讲案例是一件私人交流的事情,或许大家一起聊你对我的设计有看法,你可以直接讲出来。在座那么多人是很难去讲案例的,所以我今天想讲的是观点。这个观点是我对设计的态度、我对生活的态度。
我其实算是杭州很本土的设计师,我88年到杭州读美院,92年就一直在杭州工作,中间有出去一段时间,但是基本上算是杭州很本土的设计师。而且我跟孙云的内建筑大家都会知道,其实在很久以前并不是说我们清高或者怎么样,其实我们就想把设计做好就好了。其实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对设计也没有什么态度,对很多日常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态度。但是渐渐地年龄开始长起来,过了40以后,好像对社会上的一些事情,包括设计将会有自己的一些态度。所以我今天主要讲的是差不多十天前刚从意大利回来。我整理了我在意大利十天的一些走走看看的感悟也好,我的观点也好,我今天拿来和大家分享。
其实设计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在座的可能20多、30多的设计师会比较多。我觉得其实我们在大学的教育,中国室内设计教育是不讲态度的,中国的甲方也会引导着你们不讲态度,就是什么设计是你喜欢的?什么设计是你喜爱的?市场喜欢的就你喜爱的吗?或许不是。今天主要是讲这方面的内容。
这是一张我的照片,跟本人会有一些距离。这是一个非常老的工艺,这是一八几几年的工艺。我大概的个人经历,或许我讲一下可能会对年轻的设计师会有一些帮助。我是一个典型的室内设计师的案例,我是88年美院读书,92年毕业。在座的假如说读工科院校,其实88年读环境艺术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环境艺术是干什么的,到了学校里,我觉得美院的四年教育,第一天我们同学到班上上课,我记得很清楚,可能在座的对这个名字已经有点陌生了,当时我们的系主任叫吴嘉华,他说我要培养的学生是要有罗丹的敏感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敏感的心灵是需要设计师有非常高的情商,你要用情商去感知世界的所有状况,包括业主、包括工地、包括所有的东西。
灵巧的双手更多是落地的能力。其实很多设计师都有很多想法,晚上睡觉的时候脑子是都有画面,但是第二天怎么把它变成一个实际东西的时候,我跟你们一样走过了漫长的过程。我觉得我在设计的前十年都是很不落地的想法。渐渐的,前一阶段跟一批年轻的设计师写寄语,我给他们的寄语就是我们都希望有一个高空的跳跃,如梦想一般的,但是要稳稳的落地,幻想很重要,但是落地也很重要。
我作为一个美院的学生,其实那时候设计院里面的学生有一两个文学的,一般到设计院都是工科院校的人,从那儿开始就逼着让很多幻想的事情落地。我在那儿工作了五六年的时间。其实在那个时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包括经验的积累,包括资金的积累。我觉得那段时间可能在座的有很多刚刚毕业不久的设计师会有很多我那时候的困惑。
这个困惑是指每天很辛苦的工作,差不多每天睡觉时间不会超过5个小时,但是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每天很茫然。等到97年的时候,我觉得我难道每天就是这样生活下去吗?或许每个人都有梦想,比如说没有读过大学的人想读个大学,我想或许我可以出国去看看。所以那时候相对已经算是有一些钱,我用自己的钱把我自己送到英国,我在英国待了三年时间,读完硕士、工作。其实在英国那段时间,或许可以今天让大家分享的是,现在设计师都相对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都可以跑到国外去看,关键是旅行的心情和留学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我希望大家能够出去的时候多看一会儿或者多看一会儿,不要看杂志上看到的五星级酒店,你可以跑到街头巷尾,看当地人的生活,或者可以去菜场看看大妈、大叔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其实设计是什么?设计是一种方式的理解。你知道外国人的生活是怎么样,其实这句话到现在还适用。我第一次接到一个五星级宾馆的时候,现在五星级宾馆还在杭州,那个酒店叫香溢大厦。那时候我24岁,94年。
其实我们真的今天毫不讳言地说,那时候五星级酒店都没有住过,突然接到一个五星级酒店要做怎么办,我那时候跑到上海去,一个晚上住四家酒店,就是体验,我觉得在外国的三年时间,让我体会到很多的事情,孤单、寂寞,有一些能力。你跟国外的设计师交流或者跟同学交流的时候,当时你是一个黄种人,当你没有办法去证明你自己的能力的时候,在白种人的世界,其实并不是歧视你,他是看不见你。
所以我觉得这三年的时间,让他们看见我,我们可以平等地交流。其实我现在一直也很自尊地说,其实中国的设计并不差,我们跟老外完全可以平等对话,包括我们现在做的东西,我们跟外国设计师交流的时候,或许他们有很多的艳羡的成分,你们怎么有那么多的工程,我觉得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中国的这些黄金年代,把它运用好就好了,我觉得现在设计师处于一个“黄金年代”。
从我到英国读书,可能在座得有些设计师会看过一本杂志,我一直做他们海外专栏,写很多专栏文章,等到我毕业以后工作一段时间,正好有个机会,他们邀请我回来做执行主编。我做杂志做主编做了三年。从01年的时候我认识了孙云。03年我们开始有了内建筑。大概是这么一个过程。
“室内建筑”这个词大家都觉得挺普通、很正常,我在英国读的硕士的专业叫室内建筑。我在想我回国开公司可以叫内建筑,内建筑一直在做一些人和空间的关系,而且不把它界定为建筑、景观和室内,我们做的是涵盖于很多可以补缺的一些门类,包括建筑师不做、室内设计师不做的中间的狭长地带,我们一直在努力做这些事。差不多十多年了,我觉得有收获,这就是我讲的“内建筑”的概念。
其实内建筑做过很多案例,今天的案例就草草过一遍。我大概讲一下。其实04年的时候,到现在有很多朋友说还在住我们的酒店,这是真正意义上中国第一个设计酒店,在珠海。原来是个办公楼,我们从建筑、景观、室内去更新,成为一个新的酒店。05年还做了光线传媒。反正内建筑的风格,很多人都在说内建筑的风格在变化,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平面设计师朋友叫赵青。他说在零几年的时候看到我们做的东西很单纯的,而现在各种风格都有。我觉得既然市场有这个机会让我们去试,我们为什么不去试了,内心有很多的趋向,每个趋向都可以试,或许找到一个最合适的。
包括我们做过阿里巴巴,做过世博会的中国馆,各个类型的都有。这是04年我们也做了各个类型的项目,办公,包括酒店,包括酒吧,包括餐厅。
昨天在座的有一个设计师说,他是衢州的,问我辣的吃不吃,我说吃,他说他给我带兔头来,他昨天早上问我哪一家外婆家是新开的,我说西湖银泰的外婆家是新开的。外婆家是让大家更加了解内建筑,我们从08年开始做外婆家,我觉得外婆家给了我们一个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去尝试不同的设计方式,可以让更多的设计师可以了解我们,我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这都是我们在进行中的项目。其实有一些是值得期盼的。我们最近做了外婆家的一个村落。那个村落外婆家来做一个类似精品酒店的项目,在浦江。一共有40栋老房子,还有一些新房子。新房子是王宇虹一起在配合,他们做建筑,我们做室内。差不多到年底的时候有一个呈现,希望大家可以去看。我们最近在龙井做了一个餐厅,出来以后应该会不错,内建筑其实在试各种风格,中式风格内建筑也在尝试。
我们内建筑最近在拉面馆,做海底捞,做了一个真正海底捞的世界。下面是海底捞,上面是味千。这是上海最新的方所。这是杨丽萍的博物馆,在大理,现在正在造,再过半年大家去可以看到杨丽萍的一个博物馆。
这是我去意大利的理由。我在差不多上个月的9号的样子去的米兰。其实米兰大家都知道世博会现在很多人去,很多设计师去。我一会儿也会讲我对世博会的态度。我们去的原因是因为南京市政府委托我们在米兰的城市广场做一个南京的展览,介绍南京的云锦。大家去过米兰的话,米兰火车站一出来,那个广场就会看到这个房子。
现在归到正题。关于案例的事儿,其实在座的都可以来类建筑参观,大家一起交流,看我们做的案例都没问题。我更多谈得是我对设计的态度、我的观点。米兰其实我一共去过五次,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去过两次,后来又去过两次家居展。其实很多城市你看表面的时候,你是觉得没有办法去,木兰是一个看表面没有办法爱上的城市,因为世界上有很多城市比米兰美。比如说布拉格、爱丁堡都美,这次在米兰待了十天,我对它有了更深的理解,可能有一些是我自己的态度。
这张图,我以一个编辑的心来编辑我的微信。这是我对欧洲去之前的一个定义。所谓的“定义”是我们有优雅的老欧洲,我们有新的欧洲,我们有梦幻的欧洲,这是9号那天我上飞机之前,我去摘下来了一些图片,我对自己的心里盼望着,我想见新的、也想见旧的,也想看他们包容的方式,这是我上飞机之前发的一个微信。
茶,我是一个喝龙井的人,茶、手机、音乐。我假如说一个人旅行,或者我出差,都会戴耳机,我觉得戴耳机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假如说同行的人,你不愿意跟他讲话,你可以戴耳机。假如说同行,有时候你会碰到不同的人,他一直跟你说话的时候,其实是很累的。我觉得什么时候是最放松的时间?等飞机的时间、火车上的时间,可以让你独立思考的。比如说每次我在国内的时候也会混乱,大脑会不清。
但是当你到国外在那个环境下你会把很多事情想得很清楚,包括设计,包括人生。这些都是我出国以前,因为正好我走那天是母亲节,所以我说与自己的习惯随行,看世界,知当下,昨天整理像机拿了出来,又放回去,常常想到十年前,寻找与现在不同的角度可以保持到初衷,再次去有养分的地方,让自己再从容。其实每天的工作大家都很忙,大家有机会,不管是国内旅行,还是国外旅行,让自己全部放下,让自己归到一个本初的状态,在座的假如说有在杭州读大学的,比如你来求学时候路上的心情,会到那种心情的时候,或许你吸纳有些东西更容易一些。
感动的是,意大利人真的是会包装的,你会发现意大利航空全部都是世博的标志,包括飞机的机翼、舱门都是这样的。其实在这个里面你可以看到设计无处不在,而且用心落地的精神。
我的助理给我订的一个酒店,是一个位置非常好的酒店。这个酒店我发了张微信以后,我一个很好的朋友,他在米兰读书的,叫孙建华,厦门人。他说你住了那个酒店,那个酒店真的除了景观,它的地毯上标的是七星,但是房间很普通,因为有了这个景观,可以号称七星级的酒店。这是我那天晚上在自己的阳台上拍出去的照片。
第二天一早,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库哈斯,他其实是有结构的方式去描写文字,然后把文字转成他的建筑语言。其实库哈斯的东西,大家的认识因为中央电视台做出来以后,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我特地去看库哈斯改造的帕拉达基金会。我觉得在时尚中醒来,由大都会基金会操刀设计的米兰会址是一个艺术基地,使艺术和建筑彼此进行了挑战。大家前面的话都可以不看,关键是艺术和建筑彼此构成了挑战,这句是最关键的话。
因为里面沉淀的都是帕拉达收集来的艺术品,库哈斯用非常强势的语言去做了建筑,而艺术品放进去以后,就觉得那个艺术品放在里面,就是一个大混凝土的房子,全部刷上灰色,中间放一个艺术品,而那个大的气场是建筑的气场,这个艺术品看上去就很奇怪。比如有一个地下室,有一个长长的坡道。人走坡道的时候会有一定的盼望,觉得下面有更好看的,结果你跑下去以后,做了一些艺术家做了一些觉得是艺术的东西。这句话是关键,艺术和建筑彼此构成挑战,所以建筑空间感非常好,所有的语言都无可挑剔,但是里面的重点是看什么,是看库哈斯的房子呢,还是看艺术品?
这是我写得,帕拉达基金会改造的木是九日开幕,行走半日,空间自然是库哈斯的主张,材料的运用可见仍是个富有的厂房改造项。这个厂房本来是闹鬼的厂房,他把闹鬼的区域用金箔贴掉,你去看,所有的女生都会去摸金箔,但是保安告诉她你不要摸,摸了会掉下来。但是这个里面有一些是值得建筑师去看的,里面用了非常多的新材料,包括大尺度的铝板,包括不锈钢,包括有机玻璃,各类的东西,意大利的檐口基本上都是铜做的,但是你觉得真是一个有钱的项目。
这个就是我说的闹鬼的房子。其实你走进去,我心里充满期待,我觉得这个房子里面室内一定会更精彩,或许有壁画,或许有残留的东西,结果跑进去什么都没有,里面就有一个电梯,里面的空间是不知所谓的现代艺术,或许那个年代,或许那个人心理状况是存在的,但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是不会被感动的。在这个里面唯一我能够看出点来的是它的最顶层。地面上出现了一个窨井,窨井下面还有一颗跳动的心脏,其他的大家就看房子就好了,这就是一个金屋子。
其实原来老的厂区,其实地面全部是金属做的,这个也都是金属做的。所有的檐口都是铜来做的。而且你看基本上里面用的一些感觉全部是在跟以前的建筑做切割的这样的方式。这是我在楼顶上朝下拍,这个咖啡馆是有由来的,是《布达佩斯的咖啡馆》,是那个导演拍的。我用所有的感觉去感觉这个空间好的地方、感动的地方,我记住了,我走了。等到我下次要做设计的时候,我想出来是什么样子,是我想象的,到我的图面上去,或许别人说这有借鉴的成分,我说没有,我说那是我的,所以我经常用这样的方式来做设计。
这是我讲过的,其实这个很漂亮,全是用铝的来做的。我看最高的将近有五六米,整块板直接到顶,这个可能是中国工艺做不到的。这个里面你会看到,其实它的方式,这是金房子的下面,进入一个罗马式的展厅,这就是刚才说的铝板的一些方式,铝板的收口做的非常的精致。里面用了大量的石材和金属,而且我数了一下,金属的不同机理的方式超过10种,就是不同的金属板在不同的地方出现。
我觉得设计本身就是藐视这些共存的,库哈斯的观点是藐视这些共存的,他只是做自己的,很多人看他写的文章,包括中央电视台,他会觉得他愿意跟中国这个城市共存吗,没有。他在这里,帕拉达基金会的方式和北京的方式是一样的。就是把那些放在里面,让你自己去理解他的生存方式。因为是帕拉达的产业,我去年去看了路易威登的基金会,那是最张扬的,在巴黎最好的一个树林里面,其实他们身上还是商人,不管是路易威登,不管是帕拉达,设计师还是要为这些商人服务,这就是现在的商业的方式。
这是基金会里面的一些东西,包括你看,其实我们在用的,包括五星级酒店在用得方式,他也拿来用,有机玻璃全部陈叠起来。这是里面的一些展品,然后有一个大空间,放了非常多无聊的汽车。
这个就是我说的那个金房子,我跑到四楼去,看到地下有个窨井盖,那个窨井盖不不停的动,像个玻璃心。我向来是比较轻松的人,所以说看展览回到酒店睡一觉,你们看得是半夜,这个是中午。让生活过得悠闲一点,工作去的心,也有度假的心情,所以说调一杯咖啡自己喝一下。
然后该聊聊世博。我觉得前面了得是我对以前喜欢的建筑师的态度,我觉得他本身也是有态度的,可以从他的设计里面看到态度。而世博我觉得我也有态度,是我自己的态度。因为内建筑参与过上海世博两个项目,所以说上海世博我进进出出很多次,但是开展以后一次也没进去过。这个我很认真地去,我用了差不多大半天时间看了一下世博。这是我写得一些文字,我说看世博知天下,或许看世博知当下,在2010年参与世博前去过里斯本、汉诺威的现场,上海世博会没看过。
其实我没有关注日本馆,我对日本的设计还是有好感的,也没有排斥。而且他们态度非常谦卑,先把你引导进去,骗你排一段队,再把你引导进去,再骗里排一段队,我就这么被骗了进去。日本馆是我这次去第一次看的馆,也是我觉得内容大于形式的馆,因为今年世博的主题跟食物有关,日本做了很多的内容是跟食物相关的,后面有图片,但是我描述给你们听。他们把我骗进去以后,我就听到走道上有非常多的声音,发现边上的木头的条子其实都是像乐器一样可以去滑动的。
声音敲起来有点像木屐的声音,走进去之后其实做了非常多的场景,先进去一个场景讲日本的文化,再进一个场景,讲日本的禾苗、田野,讲所有的东西。再走进去就会走到一个空间,是讲所有的美食,各种各样的日本的美食,看了以后一定是心动的。最后是走到一个未来餐厅未来餐厅的展陈方式,这是它的表皮,用日本或者是中国的方式来做了表皮。这是讲日本文化的,去了以后你会发现有些文字,这些文字的东西讲日本的文化,其实你觉得很相近,因为中国也是这样。我觉得讲日本文化的东西并没有惊喜,你走了一个空间全黑的,就像我们这里一样大,做了很多荷叶一样的东西,上面加投影,远处开始放日本古代农民一样的人先走出去,一下子墙面上所有的农民都出现的,光线打到禾苗上,打春夏秋冬所有的感觉,你会觉得还是被感动的,这是我被感动的一个场景。
这是我拍的,其实这个圆片只有这么高,做了也么一个层面,打了很多投影,边上配合很多的图像来做这么一个全新的空间。这是未来的餐厅。在这个里面所有的桌面全是显示器。你去了以后要用筷子去点,你选中的食物会有更多的介绍,包括春天的感觉,秋天该吃什么,冬天该吃什么。这个还是做的非常互动的一个感觉。
这是一个标准的餐厅。标准的餐厅,其实他做了一个最低的,从最低的、最高的,上面陈列一些日本的茶器,包括吃饭的一些器皿。这个就是教你怎么样用筷子,怎么样点菜,这是整个的一个屏幕,都是循环放映的。
这些全是桌面上的显示器,比如你点菜,你点了以后,马上整个桌面是很长的,点好了以后突然就会变成类似旋转寿司一样,整体会滚动起来,还是很用心在做这些东西。
英国馆是我一直想去看的,我一直在找自己想去看的馆。我觉得在这个地方,你其实可以看到每个国家他们自己的自信。日本人会让内容吸引你,英国馆全部是开敞的,没有封闭的空间。它的概念是做一个蜂巢,这些东西迎风以后会发出蜜蜂的声音。这是我当时写得一些文字。我很赞赏一些态度,比如说你来与不来,我都在那儿,没必要叫你排队,没有必要展览你过来看,我独自美丽就好,这是英国馆的态度。
我走马观花过了,这是意大利馆,我没进去。我觉得我不需要去看它的内部,看一下它的空间就好了。
其实这些网上都有图片,其实在现场的感觉,说实话或许没有图片好,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其实所有的米兰世博会,假如你去过上海世博会,米兰世博会的规模整个缩水三分之二,只剩下三分之一的感觉,所有的尺度就变成三分之一的尺度,这就是所有的当时的感受。
巴西馆是个特例,在上海的世博会,荷兰馆是开敞的,巴西馆是一个大型的互动,你在很远就可以听到里面很喧闹,其实整个的展馆从一楼到二楼做了一个大网,所有的小孩可以从这个网走到二楼,上面可以看到很多回到儿时的状况,这就是我当时在那儿写的一些东西。
这个上面是一层网,下面是种着巴西的各种热带的植物。这都是路过。这好像是中东的一个馆。这是它的表皮,这个表皮很有意思,其实做的并不复杂,就是用了一片钢网,揉邹了以后,用角铁固定在一块金属板上,这个是大家都可以用的。
看完世博会了,我又找个地方吃饭,这是当时我所有的老欧洲和新欧洲的感觉,在这张图里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体现。你可以看到欧式的柱头,现代的内容,精细的细部。墙上有东方,再加上一个老的感觉,这就是欧洲,所有新与旧的感觉,但是它们可以共生。
吃完饭以后继续走,世博门和世博不在一起,假如说世博会在这儿的话,世博门在武林门。所以我就一路走,走到世博门,后面大概过一遍而已。
然后开始谈工作,那天下午约了意大利的搭建方,还有意大利的建筑师,一起聊一下之前说的南京周的一些展览。因为我在那儿等,我就先要了啤酒喝,他来的时候我已经喝了三瓶了,等来了以后我又给他点了两瓶,然后我自己又点了两瓶,然后他一定要买单,我说你买吧,然后他一看帐单怎么这么多,就是这个老外。
这个是米兰的火车站,我们那个工地就在这个前面。
继续喝啤酒。
然后换地方了,第二天我去了维罗纳。我应该算是很八卦的人,我去维罗纳之前,我并知道维罗纳是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故乡。我在大学里喜欢一个建筑师,叫斯噶帕(同音),我毕业设计的时候学了他的设计做了我的毕业设计,所以我一直想去看这个地方。我那天就叫那个付酒钱的建筑师帮我订酒店,他说我给你订一个位置非常好的酒店,我该去了,到那儿我发现它的位置好到就是在朱丽叶家里,去了那么多人去看的阳台就是我的对门,到了晚上还关门,别人还进不来,我建议大家去订那个酒店,那个酒店到了晚上没有人的,你可以直接看到朱丽叶的阳台。
维罗纳老城堡的背景就不需要讲了,因为就是一个很古老的房子,古罗马时代的房子,斯嘎帕对它进行了改造,1978年才完成,1977年他就死了。你会看到有很多的语言,大家可能在象山见过。我建议去意大利的时候,这个地方还是值得去看的,有非常复杂的关系。
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到,整个老的古堡,一九五几年改造的新的,跟旧的碰撞,河边,安静的、神秘的。我觉得在这个里面可以看到做设计的修养,其实斯嘎帕的设计可以看到他对设计的琢磨、修养、细部,意大利人的工艺,不同石材的对比在这里都可以看到。我想给大家看得是它的方式,不说你们可能不会去注意它的方式,是它的栏杆,栏杆到地斜切,只有四五公分的收口,其实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得出他对设计的用心。
这就是我住的那个院子,就是莎士比亚写的,我就住在它的院子里,这是最着名的朱丽叶的阳台。这是我晚上回来,正好拍的那个场景。我在我的房间落后的女孩去都要在那个地方留影。
讲好玩的事儿给你们听,我想既然已经去了,住在朱丽叶的房子里面,我去看一下她的墓吧,我就顺着河边走,走到了朱丽叶的墓,去到门口的时候,突然觉得门口的雕塑很像中国人的雕塑,跑过去看是宁波市政府送给他们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我去逛城,我是基本上步行或者是打车,我很少去坐地铁。因为我觉得坐地铁去看一个城市,其实对它只有地下的认识,对表面是没有认识的。所以我经常自己用步行来解决一个城市。这是我做的一些图,对一些城市的印象。因为很多设计师的视角、摄影师的视角,或者说一个旅行者的视角,视角会不一样的,图上可以看得出来我是一个怎么样的视角。一个非常漂亮的城市,其实有些旧的漂亮,其实苏州或者杭州跟它有很多一致的地方。你去看一些很破烂的小区,跟意大利街头拍出来的小区的感觉也很像。
这是意大利的国酒,类似像鸡尾酒这样的。我正好那天穿了一双彩色的鞋,我觉得跟这个酒很配,拍了这张照片。
然后回到米兰,其实每次去米兰,去订阿玛尼酒店的时候都巨贵,我上次去的时候是两万块,这次便宜,差不多五六千块,我这次住了一次,非常的失望。我就写了一些。我去看,它的踢脚线也坏了,掉在那里,其实在里面住的都是同乡,吃早饭的时候三分之二是中国人,大部分是东北口音。
最终还是中国味,假如你们去米兰,我推荐你们一个米其林的日本餐厅,非常好吃,最主要我在那儿碰到了很多明星。这是去看米兰大学,其实米兰展的时候的一些东西,这是红场,整个用红颜色做掉。我不知道大家对大师还有没有尊敬,其实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我对库哈斯也好,对这些人都是很尊敬的,去看了以后,我觉得中国发展到今天,我们渐渐地觉得那种尊敬在下降,因为他们做的东西也是我们可以做的。他在米兰大学里做了这么一个雕塑。这是一个魏安武做得一个茶具的展览。这是另外一个装置。
反而是这个,我当时去另外一个地方吃饭,正好经过这个楼,这个楼被抄的差不多的样子在西安,我觉得国内有的楼忽然在米兰有,我拍一下让大家看一下。这个拍一下的原因,是有个留念,这是米兰,然后我就住在这一间。我去了科莫10号,这是米兰很时尚的场所。我跟孙云为什么要弄LOFT49,就是因为去上海看了他的场地,我们又重搞了一个。我今年45岁,他在41岁流浪欧洲的时候写的一篇文章,我觉得到今天来讲都很有意义。大家可以把这本书找来看。
我又找出了那时候我们的一些照片。在这个里面可以看到,这些我,这是孙云,有很多人。这是我发了以后,我一个朋友给我回的。
我去买衣服,想起了为什么我跟孙云要做我们自己的服装品牌的原因,所以我大概写了一下。我说记得迅哥穿行于东洋、西洋、南洋,寻找那些本土的物,探寻梦蝶的幻化方式。然后去科莫湖,我觉得科莫湖边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我在那儿渡过一个晚上,我讲完最后一个细节我就不讲了。
那个一定要讲给你们听,就是科莫湖边上有一个老酒店,它的名字被搬到拉斯维加斯,变成一个巨大的酒店,而这个老酒店渐渐被人忘却,但是他们里面的人还继续坚持他们自己的老派,我作为一个旅行者,我要吃晚餐,他说不行,你不能到这个餐厅吃,你到另外一个餐厅吃,因为这里是正装的。我回去穿了一双袜子他就让我进去了。如果大家看过很多老的美国电影,那些老的大饭店,你一进去的时候,完全气场被他们控制,所有都是老先生,吃饭人的年龄都是50岁以上,都是正装。边上有一个酒吧正在跳舞、唱老的歌,里面一些老先生都在优雅的吃饭,你去看它所有的服务员,包括经理,包括那些女服务员、男服务员,他们是非常在自己的状态下,假如说有四个人一起吃饭,他们要端盘子上桌的时候,两个服务员会对望,一对望盘子上去,再对望盘子撤下去。
这是酒店来过的名人。这个老酒店原来的样子,这是我吃他们的晚饭,然后冰激淋很好吃。然后它的房间。我把最后一段读完,我说了解了一隅,可以从度假开始,昨日火车经过维罗纳休息在科莫湖边上,或因为螺丝维加斯的翻版的酒店,据说创意就是来自科莫湖的优雅景致。湖边的餐厅是一百年前的,那里的就餐者大多数上了岁数,衣服正装,女士有些正式晚礼服,让人想象年轻时候的模样,翩翩起舞,仿佛回到往日的时光。
这是早晨起来那时候的酒店。
其他的我就不讲了,因为我在那边写过一篇文章,讲中式建筑的我的看法。快回来了,搬一个酒店去住了宝格丽,宝格丽很不错,比阿玛尼强太多了。然后又看到一个明星,日本的踢足球的。然后去了达芬奇的展览,达芬奇的展览我觉得去了以后,你所有的自信、所有的一点点优越感已经完全击溃,在达芬奇面前,这次展览很牛的是,把他画的草图很多都复原成为很真实的地方,你会觉得飞机也是他发明的,什么也是他发明的,出来以后很郁闷,所以我去喝了一杯。但是后来我心里又平衡了,这是全世界最有名的一个现代建筑,在60年代,一个意大利人把他的屎分了很多份,卖了600英镑,然后我心里又平衡了。
时间匆匆,以习惯的记忆,回溯的方式仍模糊不清。米兰小雨,经过乡间田野,喝一口淡水,龙井在心,回来了。所以说都是要用心的,回来以后我想给朋友带什么礼物呢,罗米欧和朱丽叶的雪茄就好了。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年代对话,挖掘每一个年代成功人士背后的故事。有请我们的对话嘉宾:
广东特地陶瓷运营中心副总经理莫忠华、杭州名居郑陈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高级合伙人郑竹晴。杭州意内雅设计机构总经理朱晓鸣、上海鼎象国际设计机构宁波公司设计总监凌礼迪。同时邀请了我们的对话主持嘉宾:杭州肯思设计机构设计总监创始人林森老师,有请以上各位。
【林森】:大家好,今天有一个关于7080后的对话,我也是突然被通知来主持一下串场,我可能话比较多,委以重任。我再介绍一下来宾,今天这个场合有点压抑,但是倒是个好机会,如果大家掌声热烈一下,会有爆棚的感觉。
今天对话的主办方说是关于7080叫“设计年代论”,这边我一直冒充80后很久,其实我70后,等一下我跟郑女士谈一下70后所谓“年代论”的概念。朱晓鸣先生是80后,但是他一直混迹在70后的圈子里面。凌礼迪先生应该是80后,我们这个对话首先第一个题目是请每位嘉宾谈一下各自的职业经历,就是怎么到这个职业里来的,为什么选定这个职业作为自己的为之奋斗的职业?我觉得从70这边开始讲,就莫总这边先开始吧。
【郑竹晴】:我先开始吧。我怎么到这个行业里面来的。我是学建筑学的,跟我师兄王宇虹一样是学建筑学的,我们是工科出来的,所以我觉得我的人生不算是特别有激情的人生,完全非常正常的,大学毕业以后去做了两年建筑,然后就进入了这个行业。
我对自己从事这个行业的态度,说心里话我真的就把它当成一份我比较喜欢的工作来对待,不觉得一定是怎么样的爱好,怎么样精彩的人生,我对我做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项目也就是非常认真把它当成一个工作来完成,这是一个工科女的实实在在的心声。
【林森】:问一个比较俗气的问题,如果给你再一次选择的机会,你还会选择这个行业吗?为什么?
【郑竹晴】:好吧,一万年,永远。
【林森】:大家听到没有,一万年,来点掌声,很不容易。
接下来就要问一下朱晓鸣先生,您也谈一下自己怎么会到这个职业?如何看待这个职业?
【朱晓鸣】:这个话题其实比较复杂,我简单说。读大学的时候跟一个老师,因为我是一个外地人在杭州,上了贼船,我觉得到现在,期间有很多波澜,现在挺好,简单来讲就是这样的,其实我不是原先喜欢这个行业,喜欢画画,读了室内装璜专业,跟着老师,后来就上了贼船,就剩下我一个人在杭州,我就在这里一直到现在。
【林森】:我知道朱晓鸣是一个很多才多艺的人,是不是有别的行业可以发展的?
【朱晓鸣】:我觉得跟现在也差不多,梦想想做一个飞行员,为什么说差不多,是另外一个角度看世界,设计师也可以让我经常看很多人和物内心深处的一些事情。
【林森】:下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挺有意思。就是在自己的设计的生涯过程当中,肯定会碰到很多的波折、打击,但是会有一个作品,让你突然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或者非常坚定的按照自己既定的风格,或者以这个事业给你打了一剂强心针一样的,按照刚刚那样的顺序,我想大家介绍一下是什么样的一个作品,给你的感触特别深?
【郑竹晴】:我是觉得今天在这样一个场合里讲作品也没有图片,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来说。再说对一个设计师来说,他有很多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过后往后看怎么都觉得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所以事先于颖给我一个提纲,在你的事业过程中你觉得对有成就的一件事是什么。我觉得在事业中我最有成就的一件事情肯定不是一件作品。我可以说在事业中我最有成就,是我找到了一个好搭档。因为刚才是讲,我是一个工科生,从毕业到现在,一直在做这一件事情。
当然,我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安分的人,期间我做过老师,我在大学里报过知青,当了四年的老师,自己也去做一些电视节目,开过美食专栏等等,开过咖啡吧、酒吧,现在开餐厅,做过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有这一切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兄长,很好的一个搭档给了我很多的包容。我觉得设计师很多时候不懂得合作,他们都很个性。但是我非常幸运,我跟他没有互补的,我们两个能力是彻底重叠的,事实上没有道理一起合作,完全可以分开做。但是就是这样一种支持感,是我一生在事业上最最有成就的事情。
【林森】:郑老师的话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非常非常强大的男人,可以这么总结吗。接下来朱先生来。
【朱晓鸣】:其实我觉得作品自己都不是很满意,但是曾经有一个设计作品之前的事情我很满意,这个可以分享一下。这个应该是年少轻狂比较自负的我,是自己给自己打了强心针的事情。有一个项目是政府招投标,我们去了,15个公司招标,我们是最后一名,也是最小的一名,也是最不起眼的一名,是一个政府的办公室改造,我们最后一个过去,他已经很不耐烦了。我说我先讲完你们才可以看。其实那时候只是想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而已。我上台讲的第一句话,我说各位领导,你们平时上班在打游戏炒股,他们很不高兴看着我,说这个小鬼是来拆台的。
我说你们大概是在玩游戏,政府是亲民、爱民、便民,那个时候还是胡总书记的时候,公务员为公民服务的人员,你怎么把这个字理解,老百姓的位置放在第一位,我没觉得放在第一位,我感觉你们像爷爷坐在那里,这样有点不好。我想讲一下我的想法。我看到很多老百姓看到一包中华,想来办事情,但是打了两圈事情没办好,我想讲一下我对空间的想法。其实空间我什么都没做,我就做了一个一边大一边小的桌子,我说这是零距离的接触,我模拟了一个瞎子,从进门到引导到一系列的触控,来找到他想找到的人。
这个时候他们觉得挺有意思。我在台上我现在给你们一个小小的建议,他们说什么建议?我说把项目交给我们,不是为了你们,不是为了我们,是为了老百姓,结果全票通过。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弱小,我的目标怀着一种去牺牲的状态去做,成功就是失败。其实做设计师也不一定要附和,也有责任去表达一些主张,当然我有机会遇到新一代的领导班子,我说不要再出现城管的事情,从你们开始吧。
【林森】:讲得非常好,朱晓鸣是80后,我估计那天那个领导是70后,这个案例特别有意思,应该说是有很大的毅力去挑战权威。有请凌先生一起来分享一下。
【凌礼迪】:我可能没有朱晓鸣老师的很有正义感的经历。我从业经历来讲的话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过程,我在北派的公司待了很多年,我自身的感觉就是在一个南派的公司,南与北的互补,或者对于我来讲也是一个碰撞。整体上来讲,因为我觉得我们很多经历的设计都是从打工再到各自的创业,包括未来,可能我想做的一些事情也是我们现在在座的大多数的前辈所想做的事情。所以说,其实这个经历一直在动的,而不是一个停止的某个阶段。首先我是想作为我个人来讲,可能未来我想做的东西会很多,包括刚刚郑老师讲的,开过咖啡吧、服装店,作为男性设计师,未来我想做的也是一种跨界,但是毫无疑问是脱离不了设计,脱离不了我最初的初衷。
【林森】:我觉得你说得太官方了一点,太商业了。我刚刚说了,既然麦在我手上,大家可以稍微煽情一点。凌先生,是不是有一个触动比较大,有没有一个案例或者是一个事件让你觉得非常难忘?
【凌礼迪】:可能朱老师讲的这个故事,我刚刚听了也是蛮感慨的。作为当时的年少轻狂也是非常不错的。因为你刚刚讲到了,我只能说是一个比较难忘的经历,也是一个项目,是一个外地的项目,当时我是属于北派的公司,因为这个项目在舟山群岛,当时业主的一套别墅,找了杭州的设计公司,上海找了设计公司,包括我这边,还有包括甚至还有深圳的,因为他本来的关系网非常强大。最终也经过常规的洽谈,包括沟通,后来最终业主没有选择我。但是几个月以后,应该是将近半年还是七八个月以后,业主突然某一天打电话给我,说凌礼迪,能不能有空来一趟舟山?
我说怎么了,然后他把事情告诉我,他前面的设计已经经过了两个设计师的参与,最终我跟他沟通之后,我为什么去了?其实像这种项目,如果这个客户是第一次跟我接触的话,我肯定也不会接触这个案子。当时我舟山还有项目,当有一天我再去舟山的时候,我给业主打了电话,后来碰了个面,我才了解到其实当时没有选择我的原因,当时一个是感觉问题,第二个还是设计费用的报价问题。后来经过沟通之后,继续接手这个案子,到现场之后,所有的水电,包括木工,基本所有的造型都已经完成了。后来经过了一番波折,最终把所有的效果图,有我的想法最终变成了一个落地的作品。这个作品的参与,我首先没有比其他的设计师更牛,或者更好,但是最终客户能再想到你,其实最终他还是花了费用找到你的时候,这是我当时的满足感,并不是我觉得自己有多少好。
【林森】:我记得我刚做这个行业的时候,做家装豪宅的。那时候做了几年,觉得很辛苦,那个时候杭州的设计圈做私宅有郑老师这么一个旗帜性的人物。我那时候做了一个私宅,其实觉得做的很好了,有一些未来的概念在里面,客户也很喜欢。后来我带别的客户去参观这个房子的时候,结果被拒之门外了,说这是我家了,已经住进去了,不让你看了,本来我想听郑老师是怎么样处理这个事情的,我觉得蛮心灰意冷的,家装的自己的作品没有办法呈现出来,后来我就转到做公装。那时候我其实只有一个方法,刚刚到公装这个行业的时候,不是有很大得名气。很累,我先按照客户的意见做一稿,自己的意见再做一稿,每个设计都是这么做的,差不多前十个单子,所有的案子都是这样的,后来很幸运,就碰到了有一个单子,正好可以让我的想法可以表达出来的,得到的客户的感受还不错。其实我觉得在座会有一些比我年轻的设计师,其实要得到别人的信任,如何确立自己的一个设计的思想和想法,不妨在服务上做得更到位一点,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
最后谈谈对自己的未来人生的期许。我觉得这个问题,讲到后面会很高大上,会很空。今天的主题是7080的年代,是不是谈一下,比如我是70的,我们谈一下我们在80身上学到什么,或者80觉得在70身上会学到什么,对于设计方面的想法甚至于做人做事,顺着这个话题谈开,可能跟今天的主题更贴切一些。
【郑竹晴】:我觉得这个问题好,大家更想说,也更想听。我是70后的,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可能比80后的设计师,现在已经是90后了,我觉得我们的优势可能我们别他们更懂得坚持。而他们的优势比我们更容易去开始。有一句话就说,人生没有更晚或者太晚的开始,只要你想。哪件事情你很想做很想做,不管你是什么时候,你想开始,它也许就是你真正擅长的事情。
我讲一下我的开始,我也是在国营的设计单位里做,我说我要自己做老板了,25周岁的时候,大学刚毕业,好好的建筑设计院我不要做,我跟妈妈说我要开公司,她扔下两卷钞票说郑竹晴你嫁妆没有了,我觉得在70后能这么顺利开始不是很多了,尤其是女生。但是我们懂得坚持,我跟你们分享一下我的坚持。我25岁开始了,26岁年三十的前一天,我在办公室里,发现迁了好多钱,客户有钱没给我,算算都要比我付出的多得多。我办公室里有13个人,后来我叫自自己“十三妹”,我给他们泡茶,我的搭档说,我出去要钱了。我一直跟他们喝茶,有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我真想上厕所,但是我很担心我一出那个门,电脑都没了,他们会认为老板跑了,那年我26岁。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在年三十的前一天被尿憋哭了。当时他来的时候我觉得我已经不会走路了,这就是我的坚持,一直坚持到现在。
跟大家分享,谢谢。
【林森】:非常感动,非常感动。尤其是26岁,有些人30多岁还没有这么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我在翻我的记忆,我26岁那一年,可能我当场就发飙了,居然可以撑得下来,真的很不容易。
【凌礼迪】:作为一个80后,先谈一下我刚刚进入这个行业被客户问我几岁的时候,那时候我22、23,有的时候我说28,有时候说29,什么意思呢,这是我一开始所做的所谓骗客户的一个过程。好比我刚刚进来的时候还年轻,要让很多的甲方,不管是怎样一个案例,要让他去信任你,包括要给予他的东西最终是他能认可的。即使有的时候在私下做再多的努力,但是你私下是看不到的。最终要经过很多个甲方,最终还有一个甲方去认可你,你才得到一种欣慰。因为我后来真正进入工作之后,我所接触到很多都是跟我年长的同事朋友在一起包括相对而言,我可能自认为觉得成长比较快的原因,我一直在学习。但是我不觉得今天70或80,甚至有一部分的60,还有未来的90,哪个年代的设计做的最好?毫无疑问,时间、经历包括实践,对今天做设计的人来讲都是一种经历。所以作为70后,你也不能倚老卖老,包括未来80后,对90、00去讲,也不能倚老卖老,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缺点在,谁都有谁的优点和缺点。
【林森】:说的很好,我觉得70后一说自己的过往都说得像催泪史一样的,都想哭。
我最后总结一下,从各位谈的时候,我也觉得对于年代的命题,我个人觉得也是很虚的一个命题,前面朱晓鸣讲到,郑老师也讲到,学习的点很多,跟客户都可以学。郑老师是从案例当中,甚至于从事业的失败当中汲取的教训都可以学到,我觉得各位说到的东西都很好,没有必要以年代来分段。
我觉得每个嘉宾说起来,可以用一句话来作为对话的结尾,只要心够强大,其实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最好的时代。
谢谢大家,请各位老师入座。
转自搜狐焦点家居
相关知识
直播:发现设计新力量 搜狐设计师大赛杭州启动
直播:发现设计新力量 搜狐设计师大赛华北启动
发现设计新力量 搜狐实战营5月15日开讲
预告丨发现设计新力量 搜狐设计大赛深圳赛区启动
发现设计新力量 搜狐设计师大赛华北赛区即将启动
发现设计新力量 搜狐实战营成都站16日开启
发现设计新力量 搜狐设计大赛成都完美帷幕
寻找设计新力量 搜狐第12届室内设计大赛启动
发现设计新力量 搜狐设计大赛杭州站3日启动
发现设计新力量 第12届中国室内设计明星大赛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