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莞城旧楼宇管理遇难题 催生“一事一议”制度

莞城旧楼宇管理遇难题 催生“一事一议”制度

https://m.biud.com.cn 2015年06月09日13:48 家居装修知识网  

莞城创业新村户主进出楼宇都要使用视频门禁系统。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莞城作为东莞城市的中心,历经城市的发展与变迁,留下了2000栋旧楼宇,这些旧楼宇曾为莞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不过在当前,又将面临解决服务管理的出路问题。为此,莞城积极探索旧楼宇管理的做法,包括安装出租屋门禁系统、创建“一事一议”制度、开展全方位视频监控等,不仅为莞城社会管理带来了新气象,也为东莞探索旧楼宇管理带来了新经验。

  南方日报记者 何建文

  ①

  旧楼宇管理遇难题

  催生“一事一议”制度

  莞城作为东莞的老城区,旧楼宇遍布街巷,旧楼宇的管理问题日益凸显。这些旧楼宇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时期,由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单位房及早期商品房等构成,以多栋或独栋形式呈现。

  经过时间的沉淀,这些旧楼宇几乎都成为了“三无”旧楼宇(无物管、无单位、无业主委员会),不仅年久失修破损、安全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而且无人管理,存在外墙剥落、楼梯破损等安全隐患,而且部分住户流动性大,居民结构相对复杂,导致在小区管理上群众意见不统一,为社区管理服务与治理带来了困难。

  莞城的旧楼宇极具典型,不仅拥有2000栋的庞大数量,而且旧楼宇位于市区新旧交替的特殊地带。莞城日渐重视对旧楼宇管理的探索,2013年,莞城选取罗沙社区作为试点,创新建立“一事一议”制度,设立了居民议事室,将一系列的居民议事制度和管理办法等制度向外公开,引导和鼓励居民协商解决社区旧楼宇“下水道堵塞”、“外墙补漏”、“公共围墙修建”等与居民密切相关的生活事、身边事。莞城继而设立财政奖补管理办法,大大激发了居民自治的热情。2014年,莞城推广罗沙社区的经验做法,在余下7个社区全面推广“一事一议”制度。该制度的运行,有效动员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活动及建设。

  对于莞城而言,旧楼宇的管理关乎到社会稳定,是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莞城街道党委委员叶小敏表示,老城区集中了很多旧楼宇,需要探索解决管理难的办法,经过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以及实地的调研,便以罗沙社区作为试点,探索建立“一事一议”制度,立足于居民的诉求与利益,通过“一事一议”制度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叶小敏称,“一事一议”制度的出台,为群众解决了不少难题。像博厦社区“桃运城”小区由于水电费的缴费方式存在历史原因,小区一直深受停水、停电问题的困扰,居民怨声载道,为此事也多次上访,有关部门和居委会多次调解无果。随着“一事一议”制度的出台,为该小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契机,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另外,像步步高小区荔苑13座一直是无门状态,经过“一事一议”制度的介入,居民同意由集体筹资安装防盗门,加上政府的补助,顺利安装了防盗门,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截至目前,通过该制度完成了老旧楼宇维护项目25宗,财政奖补金额两万多元,受益面达850个住户。

  ②

  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

  解决旧楼宇管理的外在要求

  多年来,莞城将探索社会管理作为打造“幸福莞城”的重要载体,取得了显著成效。罗沙社区作为莞城实施“一事一议”制度的试点,其经验做法备受关注。今年4月,东莞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改革动员部署会议召开,罗沙社区面向全市作汇报,阐述了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做法。

  罗沙社区推进创新基层治理,主要依托“一事一议”居民议事机制,探索拓展“一事一议”延伸至社区治理领域,引导和鼓励居民协商解决社区旧楼宇及与居民密切相关的生活事、身边事。另外,大力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协助居民成立住户管理委员会、业主管理委员会、居民议事会等居民自治细胞组织等。由小见大,由点带面,莞城通过罗沙试点运行了一年多时间,于2014年在余下7个社区全面推广该制度。

  莞城推行“一事一议”制度,如何形成经验做法?叶小敏认为该制度的出台,切合了莞城的实际情况,把群众的利益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并健全了管理机制,为老百姓解决了不少难题,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如果说“一事一议”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是人性化的做法,那么,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制度化的举措,则是确保制度执行的有力保障。莞城积极探索形成“居民代表议事会制度”,进一步拓宽居民参与渠道,提高议事、决策效率,充分发挥居民在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议事项目参加对象主要从社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人士、党员干部、退休干部群众、居民户代表、楼栋长、企业及单位代表、常住新莞人等筛选推荐产生,建立议事会不同组别的人员档案,充分体现参会代表产生的广泛性、代表性和主动性。

  不仅如此,“居民代表议事会制度”同时赋予代表一系列的权利,包括提出议事会议题;代表参与议事会议题讨论并发表意见;对议事会决策事项情况进行监督,督促整改落实等,提高了议事决策能力。

  莞城形成了制度化的做法,推动了“一事一议”的实施,而设立财政奖补管理办法,则是确保“一事一议”实施的后盾。奖补管理办法范围是以居民“一事一议”筹资为基础的社区项目,主要是居民群众反映强烈、受益直接的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项目,如旧楼宇“物业维修”等生活服务类项目,逐步拓展对群众“点餐”的公共服务类项目进行奖励。叶小敏说,为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规范项目建设,探索居民自治管理新途径,结合莞城实际,于是制定了财政奖补管理办法。莞城“一事一议”的做法,获得了市社工委、民政局的肯定,并吸引了不少外市行政机构前来考察。

  ③

  开展全方位治安管理

  解决旧楼宇管理的内在需求

  探索莞城的旧楼宇管理,创业新村小区是最具典型的案例之一。该小区建成时间长,规模大。小区由早期的业主自住型,演变为自住与出租相结合的现状,出租屋占了很大比例。由于历史原因,该小区一直没有物业管理,盗窃、传销等案件频发,住户曾集资去聘请保安,但由于开支较大,后来不了了之,导致治安环境较为复杂。

  2013年9月以来,创业新村小区的治安环境发生了很大转变,实现了“零发案”,让外界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卢伟文是莞城街道城南中心警务区副警长,他负责创业新村一带的治安管理工作。他表示,创业新村的治安环境大为改观,得益于试点安装了视频门禁系统,视频门禁的摄像头像织成的天网,有效提升了对不法分子的震慑力,并增加了见警率,增强了居民安全感。

  在城南中心警务区监控中心,十多块监控屏幕,实时显示创业新村周边一带及小区视频监控摄取的情况。莞城公安分局在2013年开始在辖区内试点实行视频门禁系统建设,创业新村作为首个受益的旧楼宇小区,数据显示,2014年至今小区入室盗窃的犯案率为零,小区外围的总案件数量下降25%。张伯伯是创业新村的老住户,他所住的楼宇过半为出租屋,他经历过治安复杂时期的提心吊胆,如今对于治安环境的转变,他深有感触地说:“以往门很容易开,而且没有视频监控,经常搞不清出入者是租客还是小偷,现在有了视频门禁系统,住得更踏实,更舒心。”

  创业社区党委委员梁凤玲表示,创业新村有60栋楼房,有90个楼梯出入口需要安装视频门禁系统,目前已安装了74套,另有20多套待安装,将惠及所有住户,营造安全舒心的生活环境。

  视频门禁系统为何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卢伟文警长表示,住户进入住宅楼时,只能凭警务区授权的居住证或者智能卡刷写感应后才可开启进入。当门禁系统被强行撬开或其他非法方式进入时,该系统会立即报警,并同步将信息传输至派出所视频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可迅速利用视频进行实时监控并派警前往处理。

 

  视频门禁系统让小区从“人治”转变为“技治”,更安全,也更经济。目前,视频门禁系统在创业新村试点安装后,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在2013年全市出租屋门禁系统推广现场会上,莞城创业新村试点因成效显著,获得了东莞市公安局的肯定,该局在现场会上表示将在全市推广创业新村出租屋门禁管理模式,最大面积地惠及群众。

  创业新村视频门禁系统的普及安装,是莞城对旧楼宇开展治安管理的缩影。莞城集中了数量庞大的旧楼宇,往往位于视频监控力量相对薄弱的老城区,治安形势不容轻视,莞城现正寻找更多的破解之道。

  为构建“平安莞城”,莞城公安分局结合辖区实际,积极推进五个平安工程,其中“平安家园”工程之“端窝行动”针对入室盗窃、入室抢劫犯罪和非法传销等突出问题。另外,莞城公安分局针对旧楼宇入室盗窃警情相对频发的情况,结合“3+2+2打击整治行动”,推出了一系列有效的举措。包括实行出租屋网格化管理,推动建立门楼牌长效管理机制,制定统一的出租屋和流动人口信息标准和采集表;进一步完善视频监控、卡口建设,加强视频巡查和治安检查布控;加大便衣伏击力度,重点加强对入室盗窃案件高发区域、路段进行的布控等。

  ④

  旧楼宇管理构想与探索

  将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一事一议”制度的建立,是莞城探索社会管理的良好开端,如何将该制度拓展到其他服务领域,形成更深远的影响?“一事一议”制度应该循着怎样的发展方向,备受外界关注。

  “一事一议”制度现时主要围绕生活服务类项目,这只是初始阶段的内容。莞城街道党委委员叶小敏表示,接下来,莞城将进一步探索,扩展到更广阔领域,比如探索有一定社会效应的公益性项目,以及整合社会资源,引进企业赞助等,不断拓展受惠范畴。

  按照计划部署,莞城将进一步优化“一事一议”制度促进居民自治,并通过制度运行的落实情况与居民的反馈,进一步完善制度,并适当扩大财政奖补范围,同时探索拓展“一事一议”延伸至社会治理服务领域,拓展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渠道等。

  借力“一事一议”制度的深入开展,将服务范畴从旧楼宇小区的局部扩展到整体上,是众多居民热切期盼的。像创业新村小区已具备物管小区的住户规模与空间格局,居民希望进行封闭式管理,不过这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该如何筹集?小区以出租房居多,封闭管理能否实施?卢伟文警长表示,创业新村可以做个尝试,关键要筹集前期的运作资金。现在大家越来越习惯有物业管理,因而在观念上容易接受。以前安装门禁系统,每间房要交四五百元,现在物价上涨了,要交八九百元,但是大家还是很愿意的,因为大家看到了治安整治的效果。《东莞经济》主编李智勇认为,由开放式小区转为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是可行的,不过核心问题是谁来支付物管费用,是用政府补贴的方式操作,还是依靠住户自筹资金。当政府用较高的补贴来改善群众生活,使财政资金更有效率、更合理,也是未尝不可的。

  除了改善旧楼宇的管理水平,莞城同时对老城区的治安管理作出更多的尝试,包括将小区或楼宇的视频监控连接到警务区,掌握实时监控,并让警方辨别租客信息的真假,并充分发挥旧楼宇的楼长、栋长的作用,打造网格化的管理格局等。东莞市人大代表王柏全表示,视频监控进行对接肯定是好的。以往由于警方尚未介入小区或公寓楼的视频监控,等到案发后才调取视频,容易错过侦查的有利时机。现在不少小区出入利用指纹录入,脸谱摄录等,如果该录入系统对接警务区,会起到很好的监控效果。

  ■案例

  第一宗旧楼宇维护

  得到妥善解决

  2013年4月初,罗沙社区华艺村小区的4座楼宇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水现象。经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协调,6名相关业主召开了“一事一议”居民议事会对此事项进行讨论,一致同意对出现漏水的居民楼进行集体筹资防水补漏。根据预算,相关业主迅速踊跃筹资3300元,于6月份顺利完成工程。工程竣工验收后,根据《莞城街道社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莞城街道财政给予奖励。第一宗旧楼宇维护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特写

  义务治安巡逻队

  成街头风景线

  在市桥社区同德街,“义务治安巡逻队”走上街头,队员们精神抖擞,肩上系着红袖章,格外引人注目。巡逻队的足迹遍布街头巷尾,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义务治安巡逻队”除了肩负治安巡逻的职责外,还充当社区宣传员、监督员、调解员、护送员等,包括监督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场所,当起社区的调解员,帮忙邻居照顾孩子或者护送儿童上学、放学。队员们还会利用暑、寒假期,免费对辖区小孩进行辅导,部分队员为街坊提供家电维修、水电修理服务等。

  “义务治安巡逻队”发展至今,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其背后凝聚了队员们的辛勤汗水,巡逻队发起人黎树林便是其中的代表。黎树林是退休干部,在2007年他向社区提出成立义务治安巡逻队的建议,他还以身作则担任北正居民小组义务巡逻队队长。有朋友笑他:“太傻了,既没有工资,又危险,何必呢?”黎树林却认为所做的一切很有意义,很值得。“得得失失平常事,是是非非任由之,高高兴兴心不愧,平平安安我自知,凡事不必太在意”,这是黎树林最常说的话,鼓舞队员们更加齐心协力,认真执勤,成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力量。

  市桥社区的“义务治安巡逻队”是莞城警民联防蓬勃发展的缩影。目前,莞城共有32支“义务治安巡逻队”,每日巡逻在大街小巷,为保一方平安奉献力量。

  ■观点

  如何管好旧楼宇

  东莞市人大代表王柏全:莞城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出台财政奖补办法,是解决旧楼宇问题的有益探索,政府主动去管,让广大群众受益,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另外,旧楼宇不仅是外墙维修等日常问题,同时存在整体改造等问题,需要一笔不少的资金,旧楼宇也应该形成类似维修基金等制度,形成制度化管理。旧楼宇不是单纯出租收益,同时也要付出维修成本,将两者结合,有利于旧楼宇发挥更大的价值。

  《东莞经济》主编李智勇:莞城要管理好旧楼宇,要懂得利用好市场。莞城有大片的旧楼宇,如果将资源整合起来,将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自然会吸引企业的介入。政府要做的,不是具体的管理工作,而是考虑怎样将市场有效地管理起来,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资源的利用效率会更高,社会价值更大。

  如何拓展“一事一议”服务领域

  王柏全:可以将“一事一议”制度拓展到更广阔的服务领域,比如以“一事一议“的方式,搭建小区的沟通平台,关注住户最为关注的小区整体管理等问题。将开放式小区改进为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像东城的花园新村小区原先是开放式的,现在设立了出入关卡,将车辆管理好,并完善了视频监控网络,小区的安全度、舒适度大为提升,莞城的旧楼宇管理可以仿效这一做法。

  李智勇:将“一事一议”的服务范畴延伸,是一种有效的探索与尝试。政府在推行这一制度时,要有规划意识,同步将专项资金进行规划使用,用创新的方法将财政资金用好、用活,让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实在的好处。另外,政府无论提供怎样的服务形式,从本质上讲,市场上已经有了,政府不要操心怎样做好具体的工作,而是应该用市场的方法将市场的活力激发出来,让市场愿意配合政府做这一民生工程。

相关知识

莞城旧楼宇管理遇难题 催生“一事一议”制度
家具“以旧换新” 催生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济南老旧小区绿地少 物业管理遇难题
北京以旧换新政策拓展 家具以旧换新遇三大难题
整体衣柜下乡遇难题 消费习惯成拦路虎
旧家具再次销售难 以旧换新遇瓶颈
旧家具成木制垃圾 回收再利用遇难题
木门涉足以旧换新遇难题
“家具以旧换新”遇难题 废旧家具处理成瓶颈
定制家具尴尬走红 售后退换货遇难题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莞城旧楼宇管理遇难题 催生“一事一议”制度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55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