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一位业内朋友的电话,他说整个建材市场都很难见到人,对未来的市场非常悲观,一再追问,消费者究竟去了哪里。在谈话中间,我们还谈了关于促销的问题,就几个话题做了交流:消费者究竟去了哪里?是否在今后的时间里,没有降价促销,正常销售很难进行?大幅度的进行产品延伸,是否能增强品牌的竞争力?
首先,先分析一下为什么市场中越来越少的见到消费者。
卫浴产品的消费,对于多数国内消费者来说,尚处于启蒙阶段。消费市场往往以初装为住,而没有形成重复性消费的市场。初装市场的特性就是对于新房屋的开发过度依赖,消费不稳定,波动性大。
在过去10年中,对整个行业而言而言,首次置业的群体成为卫浴消费的主体。因为缺少消费经验,消费者往往不会特别注重卫浴选购。消费者虽然花了很多心思在装修方面,但在卫浴产品的消费方面投入偏少。我们经常会看到,不少家庭虽然住着高楼洋房,却还在使用100多块钱的顿厕,即使不少人装了马桶,也几乎很少会考虑到更换新的马桶。很显然,消费者的忽视,导致卫浴产品的消费力不足,直接地影响到了整个行业的规模。
而重复性消费市场是随着消费者对于此类产品的消费认知而形成的。在装修入住使用后,消费者才会开始对卫浴产品的品质、使用效果等产生直观的感受。这种使用感受,是引导消费者重复性消费的内在原因,久而久之重复性消费市场就会逐渐形成。如同电视机,虽然原来的模拟信号电视仍然可以使用,但消费者为了追求更美好的感官享受,很快就开始把电视更换成了液晶数字电视。在这种重复性消费性消费的带动下,电视机市场就会不断发展、壮大。很显然,卫浴重复性消费市场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而且不成熟。
卫浴行业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过度依赖于初次装修市场,房子卖的多,消费者初次装修的多,则卫浴市场繁荣;如果新房销售和装修少,而卫浴产品改造形成的“重复性”消费市场尚未形成,则卫浴市场随之受到“冰冻”。
尽管重复性装修市场尚未形成规模,但在过去十年中,中国房地产市场始终处于井喷状态,新房大量入市,初次装修市场庞大,为卫浴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卫浴行业也形成了“一次性消费”的消费特性。
随着房产市场刚性需求的逐渐饱和,投机性消费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体,刚性需求增长逐步平缓,装修市场也开始放缓,卫浴市场自然受到影响。今年5月份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来抑制投机性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刚性消费者也受到影响,开始进入观望状态,房屋销售处于冰冻状态,卫浴产品的消费自然也随之冰冻。
此外,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竞争加剧,开发商开始越来越注意增加房屋的附加值和附加利润,精装修房屋逐渐开始占据市场的主体。开发商为了谋取更多的附加利润,在装修材料的选择上往往会借助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所以科勒、TOTO等国际品牌占据了精装的主要分额,绝大多数国产品牌被排除在外。房屋精装修的发展,最直接影响到的就是零售市场,尤其是在二次消费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的时候。
那是否政府解除房地产调控,就能让房地产市场回暖,卫浴行业随之受益呢?问题自然不会这么简单,政府去处房地产泡沫的用意也在于释放房地产压制的消费性需求。房地产市场泡沫化虽然能带来房屋的大量销售,但过高的房价会吞噬大量的社会财富,不但造成房屋的大量空置,而且也会影响到其他行业的消费能力。从去年开始,一边是房屋价格飞涨,一边是卫浴产品陷入了降价的旋涡不可自拔。如此下去,房地产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的论调早就应该休已。
通过以上诸多因素的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市场中为什么很少见到消费者了。这种市场的“冰冻”状态,在短时间可能是无法解决的。一方面,我们寄希望于房地产市场尽快进入理性发展状态,让刚性的居住性消费市场发展起来;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继续加强对“重复性消费市场”的培育,让卫浴产品避免成为“终身”消费,只有不断、重复性的消费,卫浴行业才能健康地发展壮大起来。
相关知识
建材市场很难见到人 试问消费者去了哪里呢?
春节期间五金建材市场很淡定 商家普遍理性
建材市场招商透射行业“秘密”逆境有生存法
木门等家居建材产品很难做到“零甲醛”
衣柜等家居建材品很难做到“零甲醛”
地板“优等品”市场为何难寻?
北京土洋建材市场谁将取代谁?
北京建材市场VS洋超市,谁灭谁?
2014·中国地板渠道未来发展趋势论坛
【家装视点】家居市场的消费者究竟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