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业风头正劲
我国家具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紧缺到今天,一路呈上扬趋势。据中国家具协会负责人介绍,在继上个世纪90年代办公家具攀高后,民用家具也表现出强劲的攀升势头。据了解,上个世纪80-90年代,国内家具规模小、档次低、竞争力差,内地中高档家具多来自于台湾、香港等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家具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现有家具企业5万家,从业人员500余万,2002年全国产值达到1650亿元,较2001年增加17.8%。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我国家具生产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有时候甚至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出现家具出口大幅度增长也就理所当然了。
据统计,近年来国内家具业年生产能力递增达到15%以上。2000年-2003年国内家具出口增长始终保持在30%以上,仅美国2002年就从我国进口木制家具28.9亿美元,占美国2002年同类产品进口总额的1/3。在出口的强劲拉动下,2002年我国家具行业产值达200亿美元,已占世界家具总产值的10%,1996年以来,我国家具出口平均增长三成以上,2002年家具行业实现产值1650亿元,比2001年增长17.8%。2003年8月,全球家具销量排名第一的瑞典宜家家具公司将其采购中心从新加坡转移到我国。据中国家具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世界家具制造业中心正向我国转移,发达国家是我国家具的主要买家,在我国家具出口总量中,美国、日本、英国分列前三位。紧随其后的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荷兰、法国、韩国。这9个国家进口我国家具的总量占我国家具出口总量的76.5%。在家具出口中广东、福建、浙江名列“三甲”。
品牌发展三大软肋
我国家具长期大量出口美国,这已引起美国家具厂商的不满。2003年7月,美国家具行业的部分企业组织起来正式向美政府提出针对中国家具的反倾销动议。事情的起因,缘于美国14家家具生产商组成美国家具生产商合法贸易协会,联合向美国政府提出,中国产品已经对美国的家具行业造成严重打击,造成了约10000名工人失业。该协会递交了反倾销申请以寻求行业保护。这暴露出中国家具存在两大潜在的危机,一是由于28家美国家具制造商针对中国家具提出“反倾销”申请,引发出口美国的中国家具企业将被课以惩罚性倾销税的可能性。二是由于美日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以出口为支柱的家具业对此异常敏感,这可能使家具企业雪上加霜,面临更大的出口困难。
在中国家居业总裁(博鳌)论坛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程路认为,目前,我国家具企业大都仍处于品牌的原始积累阶段,缺乏名牌,更缺乏响当当的国际名牌。
第一,贴牌生产代替自主研发。我国家具出口过分依赖价格优势,而大部分出口产品都是通过贴牌生产,很少有自己的名牌。我国家具企业家很多都要去意大利、德国等地方学习取经,模仿欧美家具设计与产品造型款式,这严重制约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家具生产。应该说,我国只是世界上的家具“生产厂”,国外很多品牌家具都在中国设厂生产,而中国本土的家具企业生产的具有知名度的家具却极为缺少。
第二,细分市场缺乏,同质化竞争激烈。面对国际家具市场严峻的现实,国内家具业除了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外,还缺乏系统的营销体系,没有一个完整的成熟的市场网络。
第三,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现象比较普遍,低水平竞争加剧。由于家具生产投入小,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各地都将其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大力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与盲目投资,在国内家具市场同样存在,这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
应注重设计人才培养
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贾清文强调:“中国家具的生产和出口一定要提倡民族化特质与国际化设计的概念,要花大气力培养国际知名品牌。”
据介绍,菲律宾家具行业工人的日均工资为5美元,约为我国的3倍,由于拥有独特的家具设计风格、款式以及竞争对手难以获取的藤、草、椰子树等原料,近几年其家具出口一直保持10%左右的稳定增长,有些产品甚至进入了发达国家的高端市场。菲律宾经济并不发达,何以拿得出如此前卫的家
相关知识
中国家具业:出口大国的品牌之痛
2011年建材家具:内忧外患下的品牌之“伤”
中国家具业:制造大国 品牌优势却为“零”
中国家具业:制造大国 品牌优势却为“零”!
中国家具“品牌之争”背后的三大困局
中国家具业:逆境下寻求变革
中国家具业十六年的巨变
“浅谈新时代陶企的品牌之路如何走?” ——恒福陶瓷黎佩摄做客佛山电台FM92.4《家满分》
中国家具业:何时能过品牌关?
北京艺威木业的品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