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知识网

首页 装修资讯 家居知识 家居百科
当前位置 >> 装修资讯 戴为红木:亮相三大家具展,为中式设计宣言

戴为红木:亮相三大家具展,为中式设计宣言

https://m.biud.com.cn 2015年09月23日16:56 家居装修知识网  

近期,第34届国际(东莞)名家具展、第36届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红木艺术展相继圆满落幕,一直为这三场展会忙碌的东莞市弘开实业有限公司(简称戴为红木),则因独具一格的展馆和精品亮相行业盛宴,大放异彩,成为全程瞩目的焦点。为此,记者特意对戴为红木在展会中的表现进行了回顾,期许能在其身上获得更多启发。

为传承创造价值

在为期五天的9月东莞名家具展中,戴为红木除了一如既往地驻守在3号馆外,还以“为传承创造价值”的理念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譬如戴为红木展馆以藏式建筑风格设计,十分新颖独特;产品系列以新理念贯穿主线,风格独特,民族文化气息极浓;服务更加专注、专业、贴心,充分展示了一个品牌的内力,因而最终受到了众多参会者以及全国经销商的称赞。

戴为红木馆内中式 家居 氛围浓厚且别具一格

戴为红木与往届参展更加不同的是,它的创新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行动上,尤其是其设计所带来的视觉震撼感让人为之动容。戴为红木的产品及 家居 空间设计,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宗教哲学、国画艺术、神话故事、鲁班传奇等多样经典文化,这些在展馆建筑风格、馆内唐卡文化、产品丝翎檀雕工艺等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眼前一亮。

如果说“设计”是戴为红木最明显的标签,那么这次名家具展也再次证实了这一点。从展馆外景到产品,戴为红木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悠久的多元文化艺术神韵,一种全新审美角度的创新与雕琢,让人叹为观止。

在上海家具展上,戴为红木契合设计沙龙“轻装上阵”

表达设计,颂扬工匠精神

第36届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为期5天,汇聚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品牌企业,吸引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地区的观众,旨在融合家具和文化,对话中国,对话世界。在此次展会上,戴为红木契合展览EAST设计沙龙“轻装上阵”,以木为主题,展示了三款不同风格的红木椅,结合材料、工艺、文化、传统等,来表达红木家具(红木家具装修效果图)设计,颂扬工匠精神。

戴为红木总裁戴爱国直言,在设计相对论中,越简单的东西越难被超越,但也是最恒久的。“所有的人和物到一定阶段,都会返璞归真!所有的产品也一样,能走到最后的必然是最真实、最自然的产品。”也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戴为红木设计的精品总是受到专家、学者、同行及消费者的啧啧称赞,引领潮流。

戴为红木总裁戴爱国在 2015中国传统家具发展高峰论坛发表观点

坚守“三分传统,七分创新”理念

为期四天的2015中国(深圳)国际红木艺术展暨中式 (中式 装修效果图)生活文化博览会,于9月21日圆满落幕,戴为红木以独具特色的藏式建筑风格设计,以及别具一格的特色产品系列,充分展现了红木与中式生活的主题,吸引了参会领导嘉宾的眼球,让众人纷纷为之驻足鉴赏,流连忘返。

同期,戴为红木总裁戴爱国先生应邀参加2015中国传统家具发展高峰论坛,与行业大佬们共同探讨红木家具发展破局之路。戴爱国根据多年的红木从业经验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坦言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企业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并坚守自己的特色,不能受外在风潮的影响。在产品设计方面,亦要坚持传统与创新三七开,要保留中式文化,再逐步创新改变。

实际上,为了更接地气的将设计理念落地,也为了更好的传播家具文化理念,戴为红木在发展过程中,亦一直坚持在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合理创新,充分展示传统榫卯结构之严谨,“丝翎檀雕”之鬼斧神工,中式设计风格之新等,以此向人们展示一种时代家具的气质,以及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后记:

戴为红木9月积极出击各大展会,展精品,表设计态度,传播国粹文化,或真诚服务广大客户,于他们而言,已是常态。但凡关注和喜爱戴为红木的人,必然也能从他们的行为表现中,感受到一股执着的力量,而他们是如何执着产品设计,如何用心与经销商共赢,如何努力打造品牌等,或许只有一个答案:坚持将产品品质、设计做到极致。

相关知识

戴为红木:亮相三大家具展,为中式设计宣言
喜临门亮相杭州家具展,只为遇见更好的你!
SLG Kids亮相东莞家具展,引领婴童居室新奢尚
利豪客厅定制亮相杭州家具展,打造定制化客厅生活!
MPE寝具即将亮相上海家具展,与您共享千亿商机
016深圳国际家具展,彰显原创设计力量
利豪沙发亮相深圳家具展,“两好一新”助力终端盈利!
卓木王红木:携“红木新贵”进军东莞名家具展
友联•为家、祥利•为家精彩亮相深圳家具展 勇夺一金二银
穗宝集团中国首家引进360°深睡测试仪 璀璨亮相广州家具展

本文来自 家居装修知识网 戴为红木:亮相三大家具展,为中式设计宣言 https://m.biud.com.cn/news-view-id-598856.html